真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被我擺在書櫃上整整有11年從未拿下來閱讀過,誇張到自己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更毛骨悚然的是,我取下這本書的日期,也正好是11年前把它放入購物車的日期,這究竟是什麼奇妙的巧合啊!
當時,我正在整理書適圈【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的課堂筆記,被蔡昌雄教授分享《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一書心得尾聲所冒出的一席話深深感觸───
只有真正地活在別人的心目中,你才是有價值的!
就這麼一句話,我瞬間有種被救贖的感覺,也非常認同。真的,我們一路所追求的價值如果都是外在的、現實社會框架下的、別人要求你的那些「你應該要有的」的東西,那不止很可能永遠無法獲得(或是得到了還會想要更多),且整段過程也很難獲得發自內心的喜悅,因為在追求的其間你並沒有真正與人有所連結。
那天晚上我就馬上開始展開閱讀。
米奇年輕的時期也與我們大部分的人們一樣,對於未來總有個理想存在,他想追求的夢想是───音樂家,然而,始終無法實現,那是他第一次嘗到失敗的滋味,同時,親近的舅舅離世帶來的衝擊之大,喪禮後,他的生命改變了,時間對他來說變得超級重要,於是米奇重返校園,勤奮求學,成為一名體育記者。
時間很重要,一刻都不能浪費,米奇整日埋首於工作,外在的一切名利、財富都有了,他成功地用成就滿足了自己,就在這時候,他在電視上看見了自己大學時期的老師,那個總是以「教練」稱呼的老教授。
有了「中年之路」的概念之後,其實很明顯可以看出來米奇正好就是要踏上中年之路了,而引領他的是即將離世的恩師。
死亡,能夠讓我們看見生命中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但事實上,我覺得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想要正視這個議題,所以,可能也會用盡方式去麻痺自己害怕死亡的感受。
話說,前幾天正好與朋友分享,以前自己追求的是哪些事情會讓自己快樂,但在經歷幾次生死議題的現在,則是追求美好記憶的累積,絕大部分是需要與人一起創造的。因此,我甚至認為這本書如果當時買來馬上讀的話,或許還無法會意投入與人連結的重要性。
書啊,果然會在最適合的時候被打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