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馬可福音12:28-34)

香港作家張小嫻寫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這句話成為戀愛中的經典金句,讓人遇見心儀對象時能展現浪漫情懷。

網路上也有許多搞笑版,例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或「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上完大號,卻發現自己忘記帶衛生紙。」

我把這句話改寫為信仰的反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上帝國離你不遠,你卻愈行愈遠。」

因此,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為題,我們可以一起思考:我們究竟與上帝國相隔多遠?


耶穌辯論的最終章: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重要的?


我們首先來看馬可福音12:34的最後一句話:

「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向耶穌問難。」(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句話標誌了一段故事的結尾,這段故事其實從馬可福音11章27節就已經開始。

耶穌來到耶路撒冷,便受到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們的挑釁,問祂:「憑什麼權柄做這些事?」於是展開了好幾場的辯論攻防。

第一場辯論中,耶穌反問道:「約翰施洗的權柄是從上帝來的,還是從人來的?」將問題丟回給挑釁者。

接著是第二場辯論,希律黨人問耶穌:「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否違背我們的律法?我們應該納稅嗎?」

耶穌借用一枚羅馬銀幣,問他們:「這上面的像和名號是誰的?」

第三場辯論,撒都該人(不相信復活的群體)向耶穌提出問題,假設七兄弟依次娶同一個女人,那麼在復活之日,她會是誰的妻子?

耶穌回答他們說:「復活之後,人將如天使般,不再娶嫁。」

今天的經文屬於這場辯論的最終篇章

12章28節記載:

「有一位經學教師聽見他們的辯論,覺得耶穌的回答很好,就來問祂:『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重要的?』」(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位經學教師的態度看似誠心請教,但事實上,他更多是想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非真正想學習上帝的話。

根據猶太教的拉比傳統,妥拉(摩西五經)中共有613條誡命,拉比之間經常討論、辯論哪條誡命最為重要。

因此,經學教師問耶穌這個問題時,心裡其實已有自己的答案。

猶太經典《塔木德》記載過一位外邦人曾挑戰猶太拉比希列(Hillel the Elder),要求他在單腳站立的時間內教導整本妥拉的精髓。這挑戰就如同三國演義中曹丕要求曹植七步成詩,意在刁難。

因此,經學教師故意問耶穌的問題,其實跟外邦人挑戰拉比希列的做法很類似,都是故意刁難耶穌。

拉比希列回答外邦人:

「你所憎惡的,勿行在鄰人身上;這就是整本『妥拉』,其餘都是相關的注釋;去學習做看看吧!」(《馬可福音》,Lamar Williamson, Jr.,鄭慧姃譯,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2010,p310)

經學教師對這個回答心知肚明,卻依然提問耶穌,顯示他並非真心求教,意在測試耶穌的回應,表達他的機智。


愛上帝、愛人的深度思考:避免成為呼口號的信仰。


耶穌的回答與拉比希列的回答有相似之處,但耶穌進一步深入探討了信仰的核心。

耶穌回答經學教師說:

「第一是:你要全心、全情、全意、全力愛主你的上帝。第二是:你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馬可福音12:29-31,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在這裡,耶穌引用了申命記6章4-5節「愛主」的經文,以及利未記19章18節「愛人如己」的經文。

耶穌總結妥拉613條誡命,另外也總結摩西十誡:前四誡呼籲「愛主」,後六誡強調「愛人如己」。

雖然我們對這段經文耳熟能詳,甚至倒背如流。但遺憾的是,這些誡命常成為基督徒的口號,卻未必實踐在生活中。

馬可福音強調「全心、全情、全意、全力愛主你的上帝」,用了四個「全」字。

馬太福音22章37節則少了一個「全力」,僅三個「全心、全情、全意」。

經學教師在馬可福音12章33節的回應中也用了三個「全」字,缺少了「全情」。

我們有時會因這些詞語的不同而過度鑽牛角尖,卻忽略了真正的重點:那個「全」的態度。

真正的問題不在詞彙數量,而是我們是否真心、全然投入在愛主的行動中。

因此,我們可以反思:我們是否只是熱愛教會的氛圍、聚會中的人際關係,甚至是崇拜結束後的團聚午餐,而非全然愛主?

也有可能我們從來沒有愛上帝,只是因為基督徒的責任,將「愛上帝」成為基督徒的一種口號?


接著,耶穌指出第二條誡命:「愛人如己」。

這句話似乎在說,只有懂得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然而,約翰.加爾文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我們「太過熱愛自己了。」(《馬可福音》,Lamar Williamson, Jr.,鄭慧姃譯,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2010,p313)

在個人主義的文化中,我們往往愛自己勝於愛鄰人。

因此,丹麥神學家齊克果說:

「對鄰人的愛是忘我無私的愛,而無私的愛既放逐了自戀,也摒棄了偏私的愛。」(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林宏濤譯,出版社:商周出版,2015,博客來電子書)

愛人是無私的愛,首先要「放逐自戀」,就是放下自以為是的愛,然後要「摒棄偏私的愛」,就是摒棄大小眼、自私的愛。

然而,我們的愛往往帶有自戀的成分;我們自以為是的愛,對他人來說,可能反而是一種溺愛或帶有壓迫性的愛。

舉例來說,韓國繪本《手,琵琶魚》描述了一位母親因過度溺愛,反而剝奪了孩子的自主能力。

當孩子開始會吃飯時,這位母親從不讓孩子自己動手,總是讓他張大嘴巴,一口一口地餵他;當孩子學會走路時,母親也從不讓他自己走路,而是四處背著他。
有一天,母親病倒了,她對孩子說:「親愛的寶貝,媽媽現在需要休息,能不能幫媽媽準備一些食物?」
孩子回答:「媽媽,我沒有手,因為從來沒用過它們,所以它們已經消失了。」
母親又說:「那麼,寶貝,你能背我嗎?媽媽的腳現在無法行走。」
孩子回應:「媽媽,我也沒有腳,因為妳一直背著我,我的腳從來沒有碰過地。不過,媽媽,我有一張大嘴巴。」說完便張開他的大嘴巴。
母親憤怒斥責:「現在看來妳並不是我完美的孩子,而是一隻沒用的琵琶魚。只會飯來張口,什麼都不會的失敗品。」於是媽媽把他扔到遙遠的海裡。

這就是自以為是的愛造成的結果,讓孩子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另外,我們的愛也常帶著自私的偏見。

我們只選擇愛那些符合我們價值的人:聽話、溫順、與我們有益的人。相反地,對於那些有缺點、觀點不同的人,便不予接納。

繪本中的母親正是如此,當孩子不再是「完美的孩子」而是「失敗品」,便毫不猶豫地將他丟棄。

因此,我們需要反思的不是「誰值得被愛」,而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愛」,才能夠去愛人。

約翰一書4章20節說:

「若有人說『我愛上帝』,卻恨自己的弟兄或姊妹,他就是撒謊的;他既然不愛那看得見的弟兄或姊妹,怎麼能愛那看不見的上帝呢?」(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愛上帝是我們愛人的根基。

如果我們無法愛看得見的人,就無法真正愛那看不見的上帝。同樣,若我們愛那看不見的上帝,我們就能真正愛身邊的人。

最後,我們基督徒要警惕,千萬不要讓「愛上帝和愛人」僅成為口號。

不然,我們就像經學教師一樣,空有「愛上帝及愛人」的口號及智慧,卻沒有實踐的作為。


滿有智慧的經學教師:耶穌是不是在諷刺他?


當經學教師回應耶穌新的誡命時,他說:

「32老師,你說得對!正像你所說的,上帝是唯一的,他以外沒有別的。33以全心、全意、全力愛上帝,又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這比在祭壇上獻燒化祭和其他的祭物給上帝重要得多了。」(馬可福音12:32-33,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他的回應看似完全符合耶穌的教導,甚至在接下來的34節:

「耶穌看出他的回答滿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然而,耶穌的話或許暗含一絲諷刺,因為這位經學教師的智慧僅停留在「知識」的層面,而非「行動」的智慧。

如果我們繼續閱讀馬可福音12章38至40節,耶穌警告我們要提防經學教師,因為他們表面虔誠,但卻偏愛在公共場合受人敬重,甚至侵吞寡婦家產,並藉著冗長的禱告展示自己的虔誠。

這段話揭示出經學教師的信仰僅僅是表面的知識,缺乏實際行動,與真實的愛神、愛人的教導相去甚遠。

從馬可福音11章27節的辯論開始,到12章34節的討論結束,這一系列的經文充滿著微妙的諷刺。

耶穌對經學教師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似乎隱含著對他們的提醒:僅僅「知道」是不足的。

耶穌在馬可福音1章15節就宣講上帝的福音說:「上帝的國快實現了!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

這表明上帝的國度並非單憑知識進入,而是需要悔改並付諸行動。

馬可福音10章23節的例子進一步強調了這點:那位財主雖然遵守誡命,卻無法捨棄財富跟隨耶穌,於是耶穌告訴門徒:「有錢人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是多麽難哪!」

這不僅是對財主的諷刺,也是對所有在知識上追求上帝國、卻不肯以行動實踐的人的提醒。

這讓我們思考:基督信仰是否僅停留在「知識」層面,而缺乏真實的「行動」?

我們在教會中宣講愛上帝、愛鄰人,卻私下心存怨恨?

我們在台上虔誠禱告,私下卻缺乏真正的禱告生活?

我們勸他人寬恕,但自己卻不肯放下過去的怨恨?

我們聲稱愛教會,但當需要付出時,卻無人行動?

若信仰僅止於「知道」,未轉化為「行動」,那我們不免像那位經學教師,雖然滿有智慧,卻仍與上帝的國有一段距離。


上帝國最遙遠的距離,由你、我的行動來決定。


上週四(11/7),南投竹山教會來到新港參訪。

17年前,竹山教會需要建堂,曾來新港募款,當時深深感受到新港教會會友的愛與溫暖。

一位王長老一直記得這份情誼,甚至珍藏著2007年新港教會的週報,等著有一天回到新港表達感謝。這一等就是17年,但王長老和竹山教會的會友從未忘記這份恩情。

我們從竹山教會會友的身上,看見了他們愛上帝、愛人的心。他們並未在募款完成後就此放下,而是帶著感恩之情持續在禱告中紀念,期盼有機會親自來到新港道謝。

對新港教會而言,這是一份美好的見證,讓我們看到愛的回應——正如我們當初所給予的愛,他們今天帶著愛回來。

同樣地,我們也從竹山教會這17年後的回應中,感受到他們愛上帝、愛人的心。

原來,上帝國離我們並不遠,上帝國就在我們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的行動中。

看似遙遠的上帝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願意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的道理,我們就離上帝國不遠了。

然而,雖然上帝國近在咫尺,實際上我們與上帝國之間仍有一段距離,因為要真正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並不容易,這是一條需要長久學習的道路。

願我們一起努力,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再是上帝國,而是我們攜手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的道理,使上帝國臨到我們新港教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