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馬可福音12:28-34)

更新於 2024/11/09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香港作家張小嫻寫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這句話成為戀愛中的經典金句,讓人遇見心儀對象時能展現浪漫情懷。

網路上也有許多搞笑版,例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或「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上完大號,卻發現自己忘記帶衛生紙。」

我把這句話改寫為信仰的反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上帝國離你不遠,你卻愈行愈遠。」

因此,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為題,我們可以一起思考:我們究竟與上帝國相隔多遠?


耶穌辯論的最終章: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重要的?


我們首先來看馬可福音12:34的最後一句話:

「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向耶穌問難。」(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句話標誌了一段故事的結尾,這段故事其實從馬可福音11章27節就已經開始。

耶穌來到耶路撒冷,便受到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們的挑釁,問祂:「憑什麼權柄做這些事?」於是展開了好幾場的辯論攻防。

第一場辯論中,耶穌反問道:「約翰施洗的權柄是從上帝來的,還是從人來的?」將問題丟回給挑釁者。

接著是第二場辯論,希律黨人問耶穌:「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否違背我們的律法?我們應該納稅嗎?」

耶穌借用一枚羅馬銀幣,問他們:「這上面的像和名號是誰的?」

第三場辯論,撒都該人(不相信復活的群體)向耶穌提出問題,假設七兄弟依次娶同一個女人,那麼在復活之日,她會是誰的妻子?

耶穌回答他們說:「復活之後,人將如天使般,不再娶嫁。」

今天的經文屬於這場辯論的最終篇章

12章28節記載:

「有一位經學教師聽見他們的辯論,覺得耶穌的回答很好,就來問祂:『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重要的?』」(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位經學教師的態度看似誠心請教,但事實上,他更多是想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非真正想學習上帝的話。

根據猶太教的拉比傳統,妥拉(摩西五經)中共有613條誡命,拉比之間經常討論、辯論哪條誡命最為重要。

因此,經學教師問耶穌這個問題時,心裡其實已有自己的答案。

猶太經典《塔木德》記載過一位外邦人曾挑戰猶太拉比希列(Hillel the Elder),要求他在單腳站立的時間內教導整本妥拉的精髓。這挑戰就如同三國演義中曹丕要求曹植七步成詩,意在刁難。

因此,經學教師故意問耶穌的問題,其實跟外邦人挑戰拉比希列的做法很類似,都是故意刁難耶穌。

拉比希列回答外邦人:

「你所憎惡的,勿行在鄰人身上;這就是整本『妥拉』,其餘都是相關的注釋;去學習做看看吧!」(《馬可福音》,Lamar Williamson, Jr.,鄭慧姃譯,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2010,p310)

經學教師對這個回答心知肚明,卻依然提問耶穌,顯示他並非真心求教,意在測試耶穌的回應,表達他的機智。


愛上帝、愛人的深度思考:避免成為呼口號的信仰。


耶穌的回答與拉比希列的回答有相似之處,但耶穌進一步深入探討了信仰的核心。

耶穌回答經學教師說:

「第一是:你要全心、全情、全意、全力愛主你的上帝。第二是:你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馬可福音12:29-31,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在這裡,耶穌引用了申命記6章4-5節「愛主」的經文,以及利未記19章18節「愛人如己」的經文。

耶穌總結妥拉613條誡命,另外也總結摩西十誡:前四誡呼籲「愛主」,後六誡強調「愛人如己」。

雖然我們對這段經文耳熟能詳,甚至倒背如流。但遺憾的是,這些誡命常成為基督徒的口號,卻未必實踐在生活中。

馬可福音強調「全心、全情、全意、全力愛主你的上帝」,用了四個「全」字。

馬太福音22章37節則少了一個「全力」,僅三個「全心、全情、全意」。

經學教師在馬可福音12章33節的回應中也用了三個「全」字,缺少了「全情」。

我們有時會因這些詞語的不同而過度鑽牛角尖,卻忽略了真正的重點:那個「全」的態度。

真正的問題不在詞彙數量,而是我們是否真心、全然投入在愛主的行動中。

因此,我們可以反思:我們是否只是熱愛教會的氛圍、聚會中的人際關係,甚至是崇拜結束後的團聚午餐,而非全然愛主?

也有可能我們從來沒有愛上帝,只是因為基督徒的責任,將「愛上帝」成為基督徒的一種口號?


接著,耶穌指出第二條誡命:「愛人如己」。

這句話似乎在說,只有懂得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然而,約翰.加爾文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我們「太過熱愛自己了。」(《馬可福音》,Lamar Williamson, Jr.,鄭慧姃譯,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2010,p313)

在個人主義的文化中,我們往往愛自己勝於愛鄰人。

因此,丹麥神學家齊克果說:

「對鄰人的愛是忘我無私的愛,而無私的愛既放逐了自戀,也摒棄了偏私的愛。」(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林宏濤譯,出版社:商周出版,2015,博客來電子書)

愛人是無私的愛,首先要「放逐自戀」,就是放下自以為是的愛,然後要「摒棄偏私的愛」,就是摒棄大小眼、自私的愛。

然而,我們的愛往往帶有自戀的成分;我們自以為是的愛,對他人來說,可能反而是一種溺愛或帶有壓迫性的愛。

舉例來說,韓國繪本《手,琵琶魚》描述了一位母親因過度溺愛,反而剝奪了孩子的自主能力。

當孩子開始會吃飯時,這位母親從不讓孩子自己動手,總是讓他張大嘴巴,一口一口地餵他;當孩子學會走路時,母親也從不讓他自己走路,而是四處背著他。
有一天,母親病倒了,她對孩子說:「親愛的寶貝,媽媽現在需要休息,能不能幫媽媽準備一些食物?」
孩子回答:「媽媽,我沒有手,因為從來沒用過它們,所以它們已經消失了。」
母親又說:「那麼,寶貝,你能背我嗎?媽媽的腳現在無法行走。」
孩子回應:「媽媽,我也沒有腳,因為妳一直背著我,我的腳從來沒有碰過地。不過,媽媽,我有一張大嘴巴。」說完便張開他的大嘴巴。
母親憤怒斥責:「現在看來妳並不是我完美的孩子,而是一隻沒用的琵琶魚。只會飯來張口,什麼都不會的失敗品。」於是媽媽把他扔到遙遠的海裡。

這就是自以為是的愛造成的結果,讓孩子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另外,我們的愛也常帶著自私的偏見。

我們只選擇愛那些符合我們價值的人:聽話、溫順、與我們有益的人。相反地,對於那些有缺點、觀點不同的人,便不予接納。

繪本中的母親正是如此,當孩子不再是「完美的孩子」而是「失敗品」,便毫不猶豫地將他丟棄。

因此,我們需要反思的不是「誰值得被愛」,而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愛」,才能夠去愛人。

約翰一書4章20節說:

「若有人說『我愛上帝』,卻恨自己的弟兄或姊妹,他就是撒謊的;他既然不愛那看得見的弟兄或姊妹,怎麼能愛那看不見的上帝呢?」(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愛上帝是我們愛人的根基。

如果我們無法愛看得見的人,就無法真正愛那看不見的上帝。同樣,若我們愛那看不見的上帝,我們就能真正愛身邊的人。

最後,我們基督徒要警惕,千萬不要讓「愛上帝和愛人」僅成為口號。

不然,我們就像經學教師一樣,空有「愛上帝及愛人」的口號及智慧,卻沒有實踐的作為。


滿有智慧的經學教師:耶穌是不是在諷刺他?


當經學教師回應耶穌新的誡命時,他說:

「32老師,你說得對!正像你所說的,上帝是唯一的,他以外沒有別的。33以全心、全意、全力愛上帝,又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這比在祭壇上獻燒化祭和其他的祭物給上帝重要得多了。」(馬可福音12:32-33,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他的回應看似完全符合耶穌的教導,甚至在接下來的34節:

「耶穌看出他的回答滿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然而,耶穌的話或許暗含一絲諷刺,因為這位經學教師的智慧僅停留在「知識」的層面,而非「行動」的智慧。

如果我們繼續閱讀馬可福音12章38至40節,耶穌警告我們要提防經學教師,因為他們表面虔誠,但卻偏愛在公共場合受人敬重,甚至侵吞寡婦家產,並藉著冗長的禱告展示自己的虔誠。

這段話揭示出經學教師的信仰僅僅是表面的知識,缺乏實際行動,與真實的愛神、愛人的教導相去甚遠。

從馬可福音11章27節的辯論開始,到12章34節的討論結束,這一系列的經文充滿著微妙的諷刺。

耶穌對經學教師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似乎隱含著對他們的提醒:僅僅「知道」是不足的。

耶穌在馬可福音1章15節就宣講上帝的福音說:「上帝的國快實現了!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

這表明上帝的國度並非單憑知識進入,而是需要悔改並付諸行動。

馬可福音10章23節的例子進一步強調了這點:那位財主雖然遵守誡命,卻無法捨棄財富跟隨耶穌,於是耶穌告訴門徒:「有錢人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是多麽難哪!」

這不僅是對財主的諷刺,也是對所有在知識上追求上帝國、卻不肯以行動實踐的人的提醒。

這讓我們思考:基督信仰是否僅停留在「知識」層面,而缺乏真實的「行動」?

我們在教會中宣講愛上帝、愛鄰人,卻私下心存怨恨?

我們在台上虔誠禱告,私下卻缺乏真正的禱告生活?

我們勸他人寬恕,但自己卻不肯放下過去的怨恨?

我們聲稱愛教會,但當需要付出時,卻無人行動?

若信仰僅止於「知道」,未轉化為「行動」,那我們不免像那位經學教師,雖然滿有智慧,卻仍與上帝的國有一段距離。


上帝國最遙遠的距離,由你、我的行動來決定。


上週四(11/7),南投竹山教會來到新港參訪。

17年前,竹山教會需要建堂,曾來新港募款,當時深深感受到新港教會會友的愛與溫暖。

一位王長老一直記得這份情誼,甚至珍藏著2007年新港教會的週報,等著有一天回到新港表達感謝。這一等就是17年,但王長老和竹山教會的會友從未忘記這份恩情。

我們從竹山教會會友的身上,看見了他們愛上帝、愛人的心。他們並未在募款完成後就此放下,而是帶著感恩之情持續在禱告中紀念,期盼有機會親自來到新港道謝。

對新港教會而言,這是一份美好的見證,讓我們看到愛的回應——正如我們當初所給予的愛,他們今天帶著愛回來。

同樣地,我們也從竹山教會這17年後的回應中,感受到他們愛上帝、愛人的心。

原來,上帝國離我們並不遠,上帝國就在我們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的行動中。

看似遙遠的上帝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願意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的道理,我們就離上帝國不遠了。

然而,雖然上帝國近在咫尺,實際上我們與上帝國之間仍有一段距離,因為要真正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並不容易,這是一條需要長久學習的道路。

願我們一起努力,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再是上帝國,而是我們攜手實踐愛上帝、愛人如己的道理,使上帝國臨到我們新港教會。

avatar-img
7會員
42內容數
每週講道篇,提供參考、複習用。 如有問題或引用錯誤,請不吝指教,協助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馬的講章 的其他內容
只有在承認錯誤之後,我們的眼光才能得到真正的修正。 真正的改變,並非來自於視野的擴大,而是源自於願意承認錯誤的謙卑態度。如果我們固執己見,即便已經錯誤,也難以改變。
日內瓦神學院教授亨利.莫杜(Henry Mottu):「當上帝失去了祂在我們內心的深度,難道我們不會失喪了我們的人性嗎?」 (《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168)
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牧師:「如果靈修研讀無法在真實世界中產生更大的忠心與服事,那麼,這便是『沒有完整研讀』上帝的話語。」(《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童貴珊譯,出版社:校園書房,2023,博客來電子書)
法國的蘇哈樞機主教(Cardinal Suhard)曾以自己的生命見證說:「倘若沒有上帝,人生毫無意義。」 (《復活的操練》,畢德生(Eugene Peterson),屈貝琴、黃淑惠譯,台北:校園,2012,p223)
約翰.加爾文:「宗教如果以民意為主,那人憑什麼隨己意決定超乎萬有的真理?為何降服祖先的吩咐,或多數人的意見,甚至毫不猶豫接受人所教導的神?」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32)
畢德生(Eugene Peterson):「用企業的方式來經營,教會和牧師的呼召都持續蒙受其害,扭曲變形。」 (《復活的操練》,畢德生(Eugene Peterson),屈貝琴、黃淑惠譯,台北:校園,2012,p28)
只有在承認錯誤之後,我們的眼光才能得到真正的修正。 真正的改變,並非來自於視野的擴大,而是源自於願意承認錯誤的謙卑態度。如果我們固執己見,即便已經錯誤,也難以改變。
日內瓦神學院教授亨利.莫杜(Henry Mottu):「當上帝失去了祂在我們內心的深度,難道我們不會失喪了我們的人性嗎?」 (《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168)
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牧師:「如果靈修研讀無法在真實世界中產生更大的忠心與服事,那麼,這便是『沒有完整研讀』上帝的話語。」(《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童貴珊譯,出版社:校園書房,2023,博客來電子書)
法國的蘇哈樞機主教(Cardinal Suhard)曾以自己的生命見證說:「倘若沒有上帝,人生毫無意義。」 (《復活的操練》,畢德生(Eugene Peterson),屈貝琴、黃淑惠譯,台北:校園,2012,p223)
約翰.加爾文:「宗教如果以民意為主,那人憑什麼隨己意決定超乎萬有的真理?為何降服祖先的吩咐,或多數人的意見,甚至毫不猶豫接受人所教導的神?」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32)
畢德生(Eugene Peterson):「用企業的方式來經營,教會和牧師的呼召都持續蒙受其害,扭曲變形。」 (《復活的操練》,畢德生(Eugene Peterson),屈貝琴、黃淑惠譯,台北:校園,2012,p28)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地毯的那一端 婚姻的聖殿,而 海洋彼岸啊 愛情的墳穴
Thumbnail
不久 明明就在近尺, 為何會覺得遙遠? 明明是戀人, 為何見面時就像陌生人般? 明明...明明... 我們曾經在一起的回憶, 如今你把它遺留在心的一角, 還是遺留在當時?還是早已被抹滅? 你常說,不久... 不久,就在下一秒, 我們一直在迎接不久, 但,你所謂的不久是何時?
我們之間沒有距離 從相識開始 只想一直擁抱著妳 呼吸著妳散發的香氣 牽著妳的手 一起走到世界盡頭 妳喜歡看我高興的笑 喜歡聽我說的笑話 喜歡有我在妳的身邊 隨時給妳一個溫柔的吻 愛跟距離有關嗎?妳問 我搖頭 但是我害怕 有一天妳會消失在眼前 妳拿出一條用愛編織
所以讓我們的愛 只於相見時存在吧 如此一來 我就不會徹夜未眠 就不會因你而感到不寧 不會糾結
Thumbnail
序 「能不能愛,真的很重要,十九歲的距離。」 人海茫茫,尋尋覓覓,還要多久何懿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合意的另一半,那滿腔的愛意,滿腔的熱血,隱藏已久的感情、塵封已久的心思。 曾經嚮往的浪漫愛情,曾經經歷過的轟轟烈烈、曾經受過的傷害,何時才能獲得釋放,讓自己勇敢的再愛一回? 他把酒望夜
最好的感情,不是朝夕相處、不是信誓旦旦,而是人遠心不遠。
Thumbnail
哪管前途依舊是千辛萬苦。 今後就讓我牽著......陪著你一起渡過......
千年以來 我只選擇這個時空 與妳相遇 千年以來 我只等待這個時刻 與妳重逢 千年的孤寂 擬寫的情詩 用鮮紅的悸動 濡染妳那似也多情的心 千年的夢迴 凝思的情話 用純白的心靈 體享妳那似也多情的笑 再等千年 再等千年 學庸76.04.30初稿/78.05.15修稿
Thumbnail
他們突然都笑了,邁開步伐走向對方。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地毯的那一端 婚姻的聖殿,而 海洋彼岸啊 愛情的墳穴
Thumbnail
不久 明明就在近尺, 為何會覺得遙遠? 明明是戀人, 為何見面時就像陌生人般? 明明...明明... 我們曾經在一起的回憶, 如今你把它遺留在心的一角, 還是遺留在當時?還是早已被抹滅? 你常說,不久... 不久,就在下一秒, 我們一直在迎接不久, 但,你所謂的不久是何時?
我們之間沒有距離 從相識開始 只想一直擁抱著妳 呼吸著妳散發的香氣 牽著妳的手 一起走到世界盡頭 妳喜歡看我高興的笑 喜歡聽我說的笑話 喜歡有我在妳的身邊 隨時給妳一個溫柔的吻 愛跟距離有關嗎?妳問 我搖頭 但是我害怕 有一天妳會消失在眼前 妳拿出一條用愛編織
所以讓我們的愛 只於相見時存在吧 如此一來 我就不會徹夜未眠 就不會因你而感到不寧 不會糾結
Thumbnail
序 「能不能愛,真的很重要,十九歲的距離。」 人海茫茫,尋尋覓覓,還要多久何懿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合意的另一半,那滿腔的愛意,滿腔的熱血,隱藏已久的感情、塵封已久的心思。 曾經嚮往的浪漫愛情,曾經經歷過的轟轟烈烈、曾經受過的傷害,何時才能獲得釋放,讓自己勇敢的再愛一回? 他把酒望夜
最好的感情,不是朝夕相處、不是信誓旦旦,而是人遠心不遠。
Thumbnail
哪管前途依舊是千辛萬苦。 今後就讓我牽著......陪著你一起渡過......
千年以來 我只選擇這個時空 與妳相遇 千年以來 我只等待這個時刻 與妳重逢 千年的孤寂 擬寫的情詩 用鮮紅的悸動 濡染妳那似也多情的心 千年的夢迴 凝思的情話 用純白的心靈 體享妳那似也多情的笑 再等千年 再等千年 學庸76.04.30初稿/78.05.15修稿
Thumbnail
他們突然都笑了,邁開步伐走向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