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從桃園米干節談起:美食節慶與文化認同的交織

桃園市政府自2023年停辦本土大溪豆干節,改擴大舉辦來自中國的米干節,此舉引發不少討論。大溪豆干節於2015年由鄭市長任內創辦,至2022年持續舉辦,期間曾因地方立委爭取補助得以延續。然而,隨著政黨輪替和立委席次變更,大溪豆干節不再受到資源支持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雲南米干節。

這一事件表面看似只是地方活動的存續問題,實則關乎文化認同的培養與維繫。有人認為活動的取捨無關緊要,但是否真是如此?

飲食即文化:地方節慶的重要性

飲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國際上許多美食節慶,如德國啤酒節、蘇格蘭威士忌節、法國紅酒節、瑞士起司節等,無一不是當地文化象徵。這些節日每年一辦,都引起世界各地觀光客湧入,不僅帶動觀光、連帶帶動當地的工廠、餐廳與相關產業,還深化了居民對地方特色的認同。

(圖片來源:stockfeel)

地方文化的建立與守護

在地文化並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需要用心經營。當地的美食、習俗、節日是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石。以瑞士為例,提到這個國家的代表食物,你會想到什麼?『巧克力、起司鍋』的答案想必已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雖然這個位於法、德、義三國交界的小國自然資源匱乏,但通過長期推廣起司鍋和巧克力等特產,成功塑造了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文化形象。

即便歐洲多國擁有類似產品,瑞士人仍對自己的特色深感驕傲,進而鞏固了國家認同。

若瑞士未能建立自己的文化符號,鄰國可能輕易質疑其文化獨立性:義大利或法國或許會主張其歷史與語言根源,而德國則可能以語言或食物習慣相通為由納入文化版圖。

試想,瑞士人民是否可以接受義大利提出義語區『都是我們這邊過去的移民』、法國提出『瑞士的宗教源自我們法國移民過去的天主教,起司也是我們的啦』等謬論?又或者讓他們接受老德們大聲嚷嚷『我們兩地都一樣只會煮香腸來吃,嘿嘿』?


(圖片來源:Dreamtime)


答案是不可能的。

瑞士人民的文化自信讓這些聲音無法撼動其國家意識。


台灣飲食文化的困境與挑戰

台灣的處境與瑞士相似,卻未能有效發揮自身文化優勢。例如,台灣的威士忌品質享譽國際,但國人卻缺乏深度認同。同樣地,「台菜就是中菜」的模糊認知,使得台灣飲食文化難以建立鮮明的特色。

許多台灣人在文化認同上採取「無差別」的態度,對地方特色的忽視反而導致他文化的快速滲透。從韓流、日系文化到小紅書與中國影視的流行,年輕人甚至將漢服與簡體字視為潮流,顯示台灣文化在全球化與鄰國文化輸出下的脆弱性。

這種對自身特色的不重視,也影響了教育與認知。例如,若在學校詢問「台菜與中菜的差別」,恐怕多數人難以回答。而飲食的模糊化進一步延伸至其他文化層面,使台灣人在談及文化時總顯得游移不定。


從飲食看文化輸出的可能性

飲食節慶不僅是地方產業的推廣工具,更是文化認同的載體。瑞士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用心經營,即使是看似平凡的起司與巧克力,也能成為文化輸出的成功案例。

飲食即文化,這些細節不容小覷。

相比之下,台灣卻因忽視自身文化資產而顯得迷茫。許多年輕人質疑台灣的文化定位,在網路上發表這樣的言論:「日本有日本文化,韓國有韓國文化,台灣好像沒什麼文化。」實際上,這是對自身文化缺乏認識與重視所致。

在地文化是要認真培養、積累的。當你認識自己的在地特色時,對那個城市的認同感也會自然產生。反之,打壓在地文化,讓地方文化逐漸式微,久而久之,你也會忘了自己是誰。試問,如果連我們自己都覺得無所謂,誰還會認同這些文化價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