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桃園米干節談起:美食節慶與文化認同的交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桃園市政府自2023年停辦本土大溪豆干節,改擴大舉辦來自中國的米干節,此舉引發不少討論。大溪豆干節於2015年由鄭市長任內創辦,至2022年持續舉辦,期間曾因地方立委爭取補助得以延續。然而,隨著政黨輪替和立委席次變更,大溪豆干節不再受到資源支持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雲南米干節。

這一事件表面看似只是地方活動的存續問題,實則關乎文化認同的培養與維繫。有人認為活動的取捨無關緊要,但是否真是如此?

飲食即文化:地方節慶的重要性

飲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國際上許多美食節慶,如德國啤酒節、蘇格蘭威士忌節、法國紅酒節、瑞士起司節等,無一不是當地文化象徵。這些節日每年一辦,都引起世界各地觀光客湧入,不僅帶動觀光、連帶帶動當地的工廠、餐廳與相關產業,還深化了居民對地方特色的認同。

raw-image

(圖片來源:stockfeel)

地方文化的建立與守護

在地文化並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需要用心經營。當地的美食、習俗、節日是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石。以瑞士為例,提到這個國家的代表食物,你會想到什麼?『巧克力、起司鍋』的答案想必已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雖然這個位於法、德、義三國交界的小國自然資源匱乏,但通過長期推廣起司鍋和巧克力等特產,成功塑造了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文化形象。

即便歐洲多國擁有類似產品,瑞士人仍對自己的特色深感驕傲,進而鞏固了國家認同。

若瑞士未能建立自己的文化符號,鄰國可能輕易質疑其文化獨立性:義大利或法國或許會主張其歷史與語言根源,而德國則可能以語言或食物習慣相通為由納入文化版圖。

試想,瑞士人民是否可以接受義大利提出義語區『都是我們這邊過去的移民』、法國提出『瑞士的宗教源自我們法國移民過去的天主教,起司也是我們的啦』等謬論?又或者讓他們接受老德們大聲嚷嚷『我們兩地都一樣只會煮香腸來吃,嘿嘿』?


raw-image

(圖片來源:Dreamtime)


答案是不可能的。

瑞士人民的文化自信讓這些聲音無法撼動其國家意識。


台灣飲食文化的困境與挑戰

台灣的處境與瑞士相似,卻未能有效發揮自身文化優勢。例如,台灣的威士忌品質享譽國際,但國人卻缺乏深度認同。同樣地,「台菜就是中菜」的模糊認知,使得台灣飲食文化難以建立鮮明的特色。

許多台灣人在文化認同上採取「無差別」的態度,對地方特色的忽視反而導致他文化的快速滲透。從韓流、日系文化到小紅書與中國影視的流行,年輕人甚至將漢服與簡體字視為潮流,顯示台灣文化在全球化與鄰國文化輸出下的脆弱性。

這種對自身特色的不重視,也影響了教育與認知。例如,若在學校詢問「台菜與中菜的差別」,恐怕多數人難以回答。而飲食的模糊化進一步延伸至其他文化層面,使台灣人在談及文化時總顯得游移不定。


從飲食看文化輸出的可能性

飲食節慶不僅是地方產業的推廣工具,更是文化認同的載體。瑞士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用心經營,即使是看似平凡的起司與巧克力,也能成為文化輸出的成功案例。

飲食即文化,這些細節不容小覷。

相比之下,台灣卻因忽視自身文化資產而顯得迷茫。許多年輕人質疑台灣的文化定位,在網路上發表這樣的言論:「日本有日本文化,韓國有韓國文化,台灣好像沒什麼文化。」實際上,這是對自身文化缺乏認識與重視所致。

在地文化是要認真培養、積累的。當你認識自己的在地特色時,對那個城市的認同感也會自然產生。反之,打壓在地文化,讓地方文化逐漸式微,久而久之,你也會忘了自己是誰。試問,如果連我們自己都覺得無所謂,誰還會認同這些文化價值?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歐洲與台灣的兩地文化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民國六十五年,雲南傈僳族的「饒八妹」帶著李福英兩姊弟到桃園忠貞新村投靠祖父在市場裡賣起滇緬家鄉味「米干」,後來饒八妹的大女兒「李詩梅」跟著丈夫「王根深」到桃園,民國七十年開始也在市場裡做起米干的生意,因為李詩梅的小名叫「阿美」,所以以阿美為名成為龍岡地區最出名的「阿美米干」。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1.農村生活的美食魅力: 鄰近產地,食材新鮮且便宜 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美食 2.農村文化的獨特性: 傳統節慶活動,如客家義民祭 宗教活動,如媽祖遶境和王爺出巡 多元文化交流(客家、原住民、眷村、新住民等) 3.農村生活的挑戰: 人口外流和老齡化問題 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交通、教育資源等)
Thumbnail
頂豐潮州豆花位於馬來西亞怡保,是當地一間著名的甜品店。這裡以其美味的潮州豆花聞名,吸引了眾多本地和外地的食客。潮州豆花是一種傳統的中式甜品,以其滑嫩的豆花和甜美的糖水為主要特點。頂豐潮州豆花提供多種不同口味的豆花,如原味、花生、紅豆、黑糖等,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需求。 怡保作為馬來西亞著名的美食之都
Thumbnail
新竹市有九降風,而米粉製作就和九降風息息相關。新竹米粉之所以有名就來自於老鍋米粉的渡台先祖郭乾兄弟帶著郭泉等四個小孩,在清朝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SINCE  1858),從中國大陸福建省惠安市引進台灣。米粉製作需要稻米、水、強風。作為新竹米粉發源者老鍋米粉承襲著一百多年來的祖業,隨著時代的更迭,
Thumbnail
現在台灣已經看不太到的景象,挑著扁擔販售食物,豆花、水果等食物,穿戴傳統帽子兼具文化傳統,讓我們觀光客總是會想拿起相機📷遠拍,當然也有遇到專門朝觀光客下手,看到觀光客說試試挑擔,這時事後要收費,但也可以購買挑擔的食物,但…會比較貴一點
EP49. 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x1iq49c0bh401ycfnybfqo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為什麼「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呢?我們得先從臺灣總督府在昭和10年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臺灣豬血糕是一道充滿在地特色與歷史的美食。從早期農家文化到現代街頭小吃, 豬血糕承載著許多溫馨回憶與情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民國六十五年,雲南傈僳族的「饒八妹」帶著李福英兩姊弟到桃園忠貞新村投靠祖父在市場裡賣起滇緬家鄉味「米干」,後來饒八妹的大女兒「李詩梅」跟著丈夫「王根深」到桃園,民國七十年開始也在市場裡做起米干的生意,因為李詩梅的小名叫「阿美」,所以以阿美為名成為龍岡地區最出名的「阿美米干」。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1.農村生活的美食魅力: 鄰近產地,食材新鮮且便宜 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美食 2.農村文化的獨特性: 傳統節慶活動,如客家義民祭 宗教活動,如媽祖遶境和王爺出巡 多元文化交流(客家、原住民、眷村、新住民等) 3.農村生活的挑戰: 人口外流和老齡化問題 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交通、教育資源等)
Thumbnail
頂豐潮州豆花位於馬來西亞怡保,是當地一間著名的甜品店。這裡以其美味的潮州豆花聞名,吸引了眾多本地和外地的食客。潮州豆花是一種傳統的中式甜品,以其滑嫩的豆花和甜美的糖水為主要特點。頂豐潮州豆花提供多種不同口味的豆花,如原味、花生、紅豆、黑糖等,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需求。 怡保作為馬來西亞著名的美食之都
Thumbnail
新竹市有九降風,而米粉製作就和九降風息息相關。新竹米粉之所以有名就來自於老鍋米粉的渡台先祖郭乾兄弟帶著郭泉等四個小孩,在清朝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SINCE  1858),從中國大陸福建省惠安市引進台灣。米粉製作需要稻米、水、強風。作為新竹米粉發源者老鍋米粉承襲著一百多年來的祖業,隨著時代的更迭,
Thumbnail
現在台灣已經看不太到的景象,挑著扁擔販售食物,豆花、水果等食物,穿戴傳統帽子兼具文化傳統,讓我們觀光客總是會想拿起相機📷遠拍,當然也有遇到專門朝觀光客下手,看到觀光客說試試挑擔,這時事後要收費,但也可以購買挑擔的食物,但…會比較貴一點
EP49. 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x1iq49c0bh401ycfnybfqo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為什麼「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呢?我們得先從臺灣總督府在昭和10年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臺灣豬血糕是一道充滿在地特色與歷史的美食。從早期農家文化到現代街頭小吃, 豬血糕承載著許多溫馨回憶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