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8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心理特權:如何理解想享受特權待遇的人?

我有權如此!這是我應得的!我本該享有特別禮遇!人們為什麼這樣想?心理特權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提供很好的解釋。

您遇過想要享受特權待遇的人嗎?明明沒什麼特別,不符合給予特殊待遇的條件,但卻認為別人應該給予他特權待遇。這樣的人,可能強調自己的身份不同,或者強調自己與權貴的社交連結,以證明自己與眾不同,進而要求別人給予特別的待遇。這樣的現象,可以用心理特權(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來加以解釋。

心理特權

在心理學中,心理權利是指一種自我膨脹感(inflated sense),是一種浮誇(exaggerated)的應得感(deservingness)、自我重要感,以及對理應獲得特殊待遇但又不必付出相對應代價的期望。這可算是一種特權心態(Entitlement Mentality),是指根本沒有被特殊禮遇的必要時,一種自己應該獲得禮遇的感覺,當自己沒有獲得禮遇時,就產生了被虧待的感覺。

心理特權屬於心理學理論,並被用於組織行為。除了組織行為以外,也可以用於解釋消費者行為。

工作上的心理特權

在工作上,抱持特權心態的人,會覺得自己在工作上應該有特殊待遇,覺得自己的付出可以較少,但應該獲得更高的報酬。

工作上的心理特權,可能是個人的主觀想法,根本沒人要給特權,只是當事人的一廂情願。

但心理特權也可能真的是有依據的,是因為該員工與高層主管熟識、高層主管特別照顧、受到高層主管賞識。

如果員工與高層之間,確實有特殊關係,此時若再搭配上員工的心理特權感,則會在組織內,要求能享有特別待遇。這種情況下,會在組織內形成小團體,以及特權群體。這裡所講的特權,可能是受到長官重視、被安排較重要的工作、被安排較為簡單的工作、被優先升遷。

消費活動上的心理特權

在消費活動上,抱持特權心態的消費者,會認為自己應該要享受VIP特殊服務。即使自己並非VIP,也認為享受這些特殊禮遇是理所當然的。

嚴重的心理特權感屬於心理疾病

嚴重的心理特權感,可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指出,患有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會出現「雖未達可獲得特權對待的資格,卻認為自己有權獲得特殊待遇」。

因此,嚴重的心理特權感,屬於心理疾病。

有心理特權感的人,並非一定有心理疾病

不是所有具有心理特權感的人,都是心理疾病患者。如果心理特權想法並不嚴重,沒有達到疾病的等級,不需要將之視為疾病。

很多心理疾病狀態,只要不嚴重,就不算疾病,而只是正常的心理狀況。舉例來說,嚴重自戀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普通的自戀,只是一種人格傾向。自戀的人,會在Facebook, Instagram之類社交網站不斷張貼自己的動態,但這不代表一直張貼動態的人,就有心理疾病。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強迫性購買。嚴重的強迫性購買是一種心理疾病,是強迫症的表徵,但不嚴重的強迫性購買,只是一種購物癖。例如:愛收集棒球卡片,看到新的棒球卡片就想買,也許可以說是一種強迫性購買,只要不影響生活,不造成財務危機,就只是棒球卡的收集癖好,沒啥關係。

消費者的心理特權感

擁有心理特權感的消費者,會在消費行為上,期盼自己獲得禮遇。

舉例來說,出國旅行時,如果發現飯店自助餐廳沒有自己國家的食物,或者旅館房間沒有自己國家的電視台,一般旅客可能會覺得沒什麼,畢竟人在外國,但具有心理特權感的消費者,會覺得特別的不滿意。

利用心理特權來進行消費者區隔

廠商也知道有些消費者希望能有「尊榮感」,也就是心理特權。這種心理特權感,很容易轉換為商品,成為行銷的工具。

舉例:優先登機的心理特權感

商務艙、頭等艙,就是最典型的滿足心理特權感的尊榮商品。透過可以提前登機這種心理特權感,來讓消費者的心理特權需求獲得滿足。

商務艙、頭等艙,或許還有牽涉到成本增加,包括座位較寬敞、餐點較佳、福務人員較多、免費行李額度較高、有專屬貴賓室休息等。但有些尊榮服務,成本其實沒有增加,例如航班 優先登機,成本就沒有增加,但仍能滿足心理特權需求。所有人都需要登機,讓擁有貴賓卡的消費者提早登機,只是改變登機順序,並無成本,但卻滿足這些消費者的心理特權需求。

舉例:電話客服優先接聽的心理特權感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銀行的電話客服,或是銀行的專屬理財專員服務。對於電話客服系統來說,每一通電話都要被接聽,只是接聽順序問題,改變接聽順序並不會影響到成本。但讓VIP顧客不必等待,就能讓VIP顧客感覺到自己的心理特權。

舉例:名牌專賣店將其他客人清場呈現心理特權感

有一種江湖謠言說道,貴婦、尊榮VIP、金字塔頂端消費者,到名牌奢侈品專賣店購買時,只要是夠重要的顧客,名牌奢侈品廠商會進行清場,讓貴婦、尊榮VIP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進行選購。這其實是善用心理特權的一種行銷手法。因為這些名牌奢侈品專賣店本來就比較少消費者,被干擾的程度其實不會太高,但進行清場是一種「特殊禮遇」,可以滿足這些金字塔頂端消費者的心理特權需要。

心理特權與消費行為

具有心理特權需求的消費者,會購買能讓自己獲得特權的產品。

而能夠讓自己與眾不同的商品或行為,例如奢侈品、商務艙等,都有可能成為心理特權會影響的消費行為。


心理特權?心理權利?心理賦權?心理特權感?心理權利感?

要找到一個中文,來翻譯Entitlement這個名詞,還有點困難。主要是因為翻譯成權利,容易被誤解成Right,翻譯成特權,容易被誤解為Privilege,翻譯為賦權,容易被誤解成Empowerment。因此,我們先用Google Scholar搜尋,看看中文學者都怎麼用中文稱呼這個專業術語。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特權" = 4ˇ3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權利" =24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賦權" = 3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權利感" = 15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權利感" = 9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應得權利" =13篇

就學術論文主題來說,這數目不算多,表示這主題還沒被做爛。但要怎麼翻譯,也仍無普遍共識。

心理特權量表

要衡量心理特權,依發展歷程,大概有三種可能:自戀人格量表中的自戀特權、心理特權量表、特權態度量表。

自戀人格量表中的自戀特權

在沒有專屬量表之前,要衡量心理權利,可以使用1979年的自戀人格量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而心理特權是自戀人格的一部分,稱為narcissistic entitlement。

NPI 這個量表隨著時間演變,從1979年的220題,演進到NPI-40 (1984)、NPI-16 (2006)以及新版的NPI-1 inventory (2014)。

不過,這個量表與自戀這種心理失序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自戀型人格障礙有關,屬於心理疾病。若使用此量表,在觀念推導時,幾乎無法脫離自戀這樣的心理狀態,成了心理特權這個主題發展時的限制。

心理特權量表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Scale (PES)

學者在2004年發展了心理特權量表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Scale (PES)。因為有了簡明易懂的衡量工具,使得這個領域也開始蓬勃發展了起來。

特權態度問卷Entitle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

學者在2015年發展的另一份量表權利態度問卷Entitle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進行了28國的跨國研究,將權利區分為三個構面:Active主動權利、Passive被動權利和Revenge報復權利。積極權利是指保護個人權利的傾向;被動權利是指期望其他人或機構應該滿足個人需求的義務和期望。報復權利是指個人權利受侵犯時保護個人權利、以及以牙還牙的傾向。 此問卷共有15 題。

心理特權的前因

自戀

因為心理特權的觀念,先來自於自戀,因此自戀當然是心理特權的主要前因之一。

優越感

優越感與自戀息息相關,自然有可能成為心理特權的前因。

社會階級與財富

社會上,許多優先順序特權,都與消費金額或社經地位有關,許多奢侈性消費,也都與財富有關。因此,高社會階級與高財富,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優越感,進而產生心理特權感。

法律上的權利,以及心理上的權利,不一定完全相同

Entitlement也可用來稱呼法律上的應得權益。此時的權利,是指在法律上應得的權利。

心理權利與資訊系統的權限管理,是完全不同一件事

不同使用者登入資訊系統時,可以使用的功能不同,這種根據不同帳號賦予權限,在英文也叫做Entitlement Management,合宜的中文翻譯為權限管理。因為同樣使用Entitlement這個字,因此,有可能會被搞混。必須注意,在資訊系統中,Entitlement Management是指給予使用者的權限管理。與本文所說的心理權利(Psychological Enetitlement),沒啥關係。

延伸閱讀

Raskin, R. N., & Hall, C. S. (1979).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 APA PsycTests.

Campbell, W. K., Bonacci, A. M., Shelton, J., Exline, J. J., & Bushman, B. J. (2004).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and validation of a self-report mea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3(1), 29-45.

Żemojtel-Piotrowska, M. A., Piotrowski, J. P., Cieciuch, J., Calogero, R. M., Van Hiel, A., Argentero, P., ... & Wills-Herrera, E. (2017).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in 28 countr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33(3), 207-217.

Martin, B. A., Jin, H. S., & Trang, N. V. (2017). The entitled tourist: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and cultural distance on tourist judgments in a hotel context.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34(1), 99-112.

本文作者:

汪志堅,台北大學特聘教授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f-wan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