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敏感”的自我標籤中反思,自我標籤的背後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篇呢,算是一個自我覺察的小小分享討論,先說不會有什麼結論,因為我自己也仍在學習中 : )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

具有這樣特質的人在現今社會也滿常見的,有些領域更清晰地將這樣特質的人將它稱之為"高敏感族群"或者"共感人"。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我沒有深入的研究過,但這兩者最大的共同特質就是,都具有非常敏銳的情緒感知能力。然而,這樣的情緒感知力,曾經卻讓我備感困擾,甚至有幾度陷入深深的憂鬱。

因為情緒感知力很敏銳的人在還沒有學會如何分辨自己與別人的情緒之前,會滿容易對自己所感知到的情緒,不論好壞照單全收。

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在我靈性還沒覺醒前,我深深對此特質感到非常痛苦,因為這讓我對於處理人際關係感到很心力憔悴,既期待又害怕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

因為可能我今天原本心情是開心的,但只要是我在意的人可能是家人、伴侶、關係較密切的朋友,只要他們心情不好,我就會下意識捨命陪君子的跟著對方一起共感對方情緒。

或者一位陌生人隨意的情緒宣洩,也會讓我的情緒從本來的開心,一落千丈直接共頻了對方的情緒,但天知道他們的情緒根本就跟我毫無關係。


這讓我漸漸地會下意識去責怪影響我情緒的人,有時候甚至還會因為自己感到無助而情緒爆走,爆走的背後是因為我對於「如何不被影響」感到身心憔悴,我光忙別人的情緒以及處理自己的情緒,這讓我非常身心俱疲。

所以在當時逐漸地演變成,我有時會"提前提醒"跟我比較熟識的人,告知他們我情緒感知力很敏感,很容易感知到別人情緒,如果你情緒不好的話就離我遠一點,等你情緒好了我們再聯繫,並且告誡對方不要把情緒垃圾丟給我!

哈哈哈哈哈,現在回想,我由衷感激那些曾經聽到我這番言論的親朋好友們,當時沒直接給我個大白眼。


有次我聽到蔡康永的情商課其中一集說道:「內心渴望被了解的人,最時常會說,人們都不懂我、他們都不懂我!常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那篇的內容下一句蔡康永提問:「那麼,為什麼你不讓自己好懂一些呢?」

雖然這段話跟文章主題沒有關係,但某天當我又在提前提醒跟我相處的人,我是個情緒很敏感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被別人的情緒給影響,講到一半,突然內在浮現出一個聲音,

那聲音問:「欸!那你為什麼要這麼容易被別人影響?你未免也太沒原則了吧!」

我當頭棒喝!對耶!那麼為什麼我要這麼容易被別人影響呢?根本就不是別人的問題,是我自己的問題啊!

我跟別人告誡的行為就彷彿像一個人告訴你,欸!我很討厭紅色喔!你穿紅衣服時不要讓我看到,離我遠一點!但天知道,你怎麼不閉上眼睛就好了咧?這般的莫名其妙吧!哈哈哈哈


我才發現,有時候當我總拿著特定標籤拿來貼自己,實際上我們在對自己做的事是:不斷地放大標籤,無時無刻提醒自己,我很特別,大家都要好好謹慎地跟我相處!結果自己變成了最難相處的人。

但實際上是,我們其實不需要有這些標籤拿來貼自己,每個人本身就是個獨一無二非常特別的存在了。光是你絕對找不到跟你一模一樣的星盤,這點就足以能夠強而有力的向你證明,你真是個獨特的存有。


我有位朋友,每次跟那位朋友聊個幾句,他就會一直不斷強調,你知道的,因為我有OCD,所以我怎樣怎樣XXX,或者,你知道的,因為我有ADHD,所以我怎樣怎樣XXX(無限延伸),在對方的再三提點下,雖然我不是他的家庭醫生,但他所有的精神上病痛我都很難不知道。

然而,很多對方跟我分享的事聽在我耳裡,好像跟OCD、ADHD也沒啥關係,因為我認為很多正常人也會如此,當時我不是很懂,所以...這跟OCD有什麼關係?

最後,我甚至感受到,對方似乎很享受身為OCD這個標籤所帶給他的「益處」?雖然我是不知道這些標籤能夠為我朋友帶來什麼益處,但心智小我是個很奇妙又可愛的存有,任何你理性將它們認真一一檢視後會發現根本就不是什麼好處的標籤,在你還沒察覺到它們之前,這些標籤會被自己的心智小我緊抓著不放。

小我是不會緊抓著任何對他而言沒有任何好處的東西這樣的存在,這個好處可能不會是你以為的那種「好處」,有些人進一步挖掘自己內在層面,可能會探索到,

原來為自己貼上XXX的標籤,可以讓他感到自己很可憐,這能夠提供自己感受到自我存在感,或者XXX的標籤可以讓他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我有XXX,所以你得小心翼翼地跟我相處;

抑或者為自己貼上XXX的標籤,就可以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因為或許小我會誤以為,一但我有這樣的標籤,人們就會給予我特殊待遇,我才能夠感覺被關心、在乎、被愛等等。


某天我想著,今天如果OCD、高敏感人、憂鬱症、ADHD、潔癖、等等那些具有特定特質的標籤,就如同小感冒一樣常見,我想應該沒有人會特地說,嗨~我有感冒喔!(當然啦!有些人是怕傳染給別人的除外)

但我這篇想提出的疑惑是,不斷地標籤自己,其實我們似乎真正在做的只是一直不斷地提醒自己「我是XXX」

但重點是,這樣的標籤帶給我的體驗,是我享受的嗎?我喜歡這樣的體驗嗎?

如果不是,那為什麼我要一直提醒自己....?

我這樣一直提醒自己,到底我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但倘若你跟曾經的我一樣,受夠了自己總會無意識的為自己貼上特定標籤,或許這篇能成為你的共時性,讓你有一些契機提供你靈感,這些標籤為我帶來了什麼樣的益處呢?


以高敏感人為例,當我逐漸的意識到我不斷地在標籤自己是個高敏感或共感人,甚至當我在與人相處前時常都得像個神經病一樣,還得提前發佈"相處須知",怎麼想都覺得這樣的人還真難相處耶!是多麼狂妄不羈的人跟你相處還要先聽相處須知啊!哈哈哈

結果呢,這樣的操作幾年下來,我的高敏感狀態毫無改善,好幾次還因為我共感到對方情緒,而這樣的情緒我一點也不樂於體驗,我無助到崩潰,最後情緒爆走直接跟對方撕破臉關係破裂,

我並沒有因此從中學會如何分辨自己與別人的情緒,也沒有學會為自己與別人的情緒劃出健康的界線,問題沒有解決,我還成了一個跟我相處都得小心翼翼的人。

偶爾遇到一些狀況外的事件,讓我來不及"提前告知"對方,在沒有防護罩之下,我仍舊被別人的情緒掃得亂七八糟。


直到某天,我突然覺得,這樣老是防範著「外在」也不是辦法,如果我從自身開始做起,學會分辨出別人的情緒跟自己無關,沒必要總是熱情地捨命陪君子的一起演出,

用更加積極正面的方式學會為自己設下適當界線,那麼我也不用再提心吊膽的跟人相處,或者當感知到對方的負面情緒我就得先來個提前告知,這似乎讓我更省事了耶!

這是我用自己的例子來當作說明,為了避免有些讀者會誤解,這篇文章絕對沒有要否定任何你深感困擾的任何疾病喔!

這篇文章真正含意是想藉由一個契機,引導你反思,倘若你深受這樣的標籤所困,如何將這樣的標籤,取而代之用更加積極的方式面對它或許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喔!


文章最後,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帶給你有所收穫,也非常感謝你的耐心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內容與觀點,非常歡迎你用留言或者隨喜贊助支持我,讓我有更多的資源與動力持續創作,祝福大家 ❤

若以上分享的內容有疏漏或與你的認知理解不同也請多多包涵,請選擇讓你感到最舒服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ntern Human-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6
我們如何被外在資訊的頻率影響-以音樂為例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Intern Human 的沙龍
142會員
113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Intern Huma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2025/02/15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也總是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常被說「你為什麼那麼敏感?」。敏感不是像人家說的不正常,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可能是想把事事做到完美,對自己有著高標準,也可能對自己很沒自信,自信心低所以自尊心就相對來的高,但這都只是人格特質其中的表現。
Thumbnail
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也總是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常被說「你為什麼那麼敏感?」。敏感不是像人家說的不正常,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可能是想把事事做到完美,對自己有著高標準,也可能對自己很沒自信,自信心低所以自尊心就相對來的高,但這都只是人格特質其中的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