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依戀:消費者對品牌的狂熱支持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iPhone鐵粉與Apple品牌有強烈的情感連結,並願支付高價,要怎麼解釋這種狂熱的支持呢?品牌依戀的解釋

有很多鐵粉,對於品牌極度支持,把自己與品牌高度連結,願付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也常幫品牌說好話,對於品牌產生高度的品牌承諾。怎麼樣形容這種鐵粉呢?心理學本來有一個理論:依附理論(依戀理論),可用於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行銷學者從心理學借用此理論,來形容這種鐵粉現象。鐵粉對於品牌的強烈情感連結,就好像小孩對於家長的依附一樣。

依附理論(依戀理論)

依附理論是個發展心理學理論,主要討論的幼兒會依附熟悉的人(父母親或照護者),如果父母親或照護者離開,可能會產生分離焦慮。而不同依附風格的幼兒,對於父母親或照護者的離開與歸來,或者前往陌生環境,產生的應對方式各有不同。典型的依附風格包括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與各種不安全依附(insecure attachment,焦慮依附)。

典型的安全依附,是指當父母親離開時,幼兒會哭,父母親回來時,會尋求安撫。這是最為典型的狀態。在幼兒園,新學期開學時,幼兒的分離哭鬧,就是依附行為的最典型寫照。

但是,除了典型的安全依附以外,還有各種不安全依附,在不同研究有不同的歸類,這些不安全依附在討論的是部分幼兒會展現出來的特別依附行為,包括在父母親或照護者離開時,不會哭。但回來時,也不會展現出歡迎。或者在父母親或照護者回來之後,反而會出現憤怒。

成年後的行為是否會受幼兒時期依附行為的影響

依附理論(依戀理論)討論的重點之一,是幼兒時期依附行為是否會影響成年後的行為?這點有很多討論,但並無共識。

成人依附(成人依戀):

戀愛關係中的依附行為(依戀行為),是否會受到幼兒時期的依附行為所影響?這也是討論的重點。

支持者認為,幼兒時期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長大後的伴侶戀愛依附行為。

但反對者會認為,這有些牽強。幼兒時期的行為,對於成年後的行為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這點值得商榷。

無論幼兒的依附行為是否會影響到成年的依附行為,成年的依附行為確實存在,而且一樣可以區分為不同的依附類型。包括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依附的分類方式,可以直接使用幼兒依附,也可以另外發展。

成年依附主要討論戀人間的依附,但並不以此為限。也可以討論與其他人的依附。但伴侶間的依附,確實為依附的最重要重點。

品牌依戀

品牌依戀是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強烈正向情感連結,將品牌視為其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消費者會因為品牌依戀而產生品牌承諾、擴散正面口碑、願意支付較高價格。

品牌依戀會幫助廠商提高獲利,以及增加品牌權益。因此,行銷工作者會希望能夠與消費者建立良好的品牌連結。

依戀還是依附?這只是翻譯的差別

無論依戀還是依附,對應的英文都是attachment,寄送email時,附件的英文就是attachment。因此,中文翻譯成依附,是很合理也很傳神的。嬰幼兒對於母親的依附,中文文字裡面有附屬、依賴的感覺,文字很有感覺。

可是,翻譯為依戀,也沒有不可。親子依附,討論的是小孩對於主要照護者的情感連結。既然是情感連結,翻譯成親子依戀,也沒有太大問題。成人依附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對於親密伴侶的依附,如果翻譯為依附,並無不可,但無法傳神的解釋成人依附討論到的親密關係。因此,如果討論到的是一般性的成人依附,可翻譯為成人依附,但如果專指親密伴侶的依附,有些時候又喜歡翻譯為成人依戀,以將戀愛的感覺翻譯到文字裡面。

所以,依附就是依戀,就只是翻譯問題,是沒有實質差別的。親子依附就是親子依戀。品牌依附就是品牌依戀。成人依附就是成人依戀。

品牌依戀與依附理論是相同的一件事嗎?

依附理論是發展心理學的重要理論,討論到嬰幼兒的發展。而成人依附理論,主要討論的是對於戀人與親密伴侶間的依附,是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不容諱言的,討論親子依附的依附理論,與討論伴侶依戀的成人依附,是品牌依戀的重要概念來源,因為依附理論與成人依附理論的啟發,才有了品牌依戀這樣的觀念。

很多人只是借用依戀這個觀念,但並沒有借用理論內容

因為有了這樣的淵源,有些品牌依戀的研究,遵循依附理論的理論內容,來討論品牌依戀。但是,更多行銷工作者,只是借用依戀這個名詞,而非借用依附理論的全部內容,來討論品牌依戀,此時的品牌依戀,是更為普通的依戀觀念,與親子依附、伴侶依戀並不全然相同。

品牌依戀有四類的討論重點

  • 討論品牌連接到消費者的自我意識和對於物品的佔有感,將物品視為一種自我延伸感。
  • 討論消費者與品牌間的自動連結。
  • 討論品牌和消費者知覺自我的連結強度。
  • 主張對物體的依戀程度取決於人與物體的互動。

影響品牌依戀的因素

品牌依戀是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強烈正向情感連結,既然是強烈正向情感連結,就會受到品牌態度、品牌滿意度、品牌熱情、品牌信任的影響。

而品牌承諾和品牌忠誠度,應該也與品牌依戀密切相關,只是誰是因、誰是果,還需要釐清。如果說品牌依戀高,品牌忠誠度也高,似乎很合理。但反過來說,品牌忠誠愈高,將會導致高度品牌依戀,似乎也很合理。

品牌依戀對於消費行為的影響

很合理的推測,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會有較高的購買意願、會幫助品牌進行宣傳、產生正面口碑、較高的品牌社群參與、願意支付較高價格、以及在品牌有失當行為時願意原諒品牌。

也就是說,如果能建立消費者的品牌依戀,對於業績將會有正面幫助,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不但會購買商品、會幫忙公司宣傳、會參與品牌社群活動,而且當品牌漲價時,這些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比較願意購買,當品牌犯錯時也比較願意原諒。

與品牌依戀接近的概念:品牌愛戀

品牌愛戀(brand love)指顧客愛上品牌,並與品牌建立並維持情感連結。品牌愛戀與品牌依戀雖有相近之處,但也有差異之處。

最簡單的譬喻,是戀人們會產生愛戀,但依戀則是更深的情感連結。因此,love與attachment並不相同。

與品牌依戀高度連結的概念:強迫性購買、成癮

強迫性購買是指人們無法控制的進行重複性購買行為,是一種有問題的消費行為。如果消費者對特定品牌,產生這種無法控制的重複性購買行為,這種重複購買會使得消費者對於品牌產生依戀。

品牌成癮比品牌強迫性購買還嚴重,是指對該品牌已產生超乎尋常的嗜好與習慣,並已產生不良後果,難以自我控制。

品牌成癮與品牌強迫性購買,均與品牌依戀有高度的連結,但並非相同的概念。

對於網紅的依戀

既然可以對於伴侶依戀,也可以對品牌依戀,那麼,這觀念可以延伸到網紅依戀嗎?當然也是可以。確實也有人討論到網紅依戀。

對網紅依戀,網紅犯錯時,就比較容易原諒嗎?

在品牌依戀研究發現,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在品牌有失當行為時,願意原諒品牌。因此,很合理的推測,對於網紅高依戀的粉絲,對於網紅有失當行為時,更願意原諒網紅。

延伸閱讀

Shimul, A. S. (2022). Brand attachment: a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9(4), 400-419.

Farivar, S., Wang, F., & Turel, O. (2022). Followers' problematic engagement with influencers on social media: An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33, 107288.

Sánchez-Fernández, R., & Jiménez-Castillo, D. (2021). How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affect behavioural intentions towards recommended brands: the role of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information value.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37(11-12), 1123-1147.

作者

汪志堅,臺北大學特聘教授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f-wan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汪星人講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我們不願標新立異,想要跟別人一樣。但有時候,我們想要與眾不同。怎麼會這麼矛盾呢?「最適獨特化理論」的解釋。 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當自己精心打扮,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就會很懊惱。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希望不要標新立異,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到底
熱炒店內用免費白飯事件,顧客和店家對於白飯供應的認知存在重大差異,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顧客認為可無限續碗,店家堅持免費不是無限供應,這矛盾可從心理契約角度分析。透過該事件可以理解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未明確約定的默契,及其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本文從心理契約角度探討事件原因,以及行銷策略應如何調整以減少誤解。
本文探討了心理帳戶的概念,解釋了人們如何將金錢依照來源及用途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以及這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中獎、年終獎金和月薪的不同分配方式,反映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心理上的預算原則。此外,心理帳戶也可以用於時間的分配,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日常生活及娛樂活動,避免過度消費。心理帳戶觀念也可用在時間管理。
口語中,我們常常會講出:「這是我的辦公室」、「我們公司」、「我們學校」 ,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但其實他只是員工,公司不是他的。這是「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明明是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不歸個人所有,但因為個人具有支
本文探討解釋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及其在消費者決策和心理距離中的應用。心理距離影響我們對事件的思考方式,當心理距離較遠時,例如還有很久才會出國旅行,思考通常具抽象性;而距離較近時,則會關注具體細節。文章展示了在不同心理距離下,何時需要高層次的思考與低層次的具體考量。
自我決定論探討人發自內心的動機,排除外在誘因與影響,重點聚焦在個人激發與自我決定。商品可能可以滿足某一種需求,消費者的特定活動,也可能是基於某一種內生動機。例如在Facebook或Instagram張貼貼文,可能是為了維持關係需求,具有關係需求的內生動機。讓消費者可以自行決定菜色,可以滿足自主需求。
有時候,我們不願標新立異,想要跟別人一樣。但有時候,我們想要與眾不同。怎麼會這麼矛盾呢?「最適獨特化理論」的解釋。 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當自己精心打扮,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就會很懊惱。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希望不要標新立異,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到底
熱炒店內用免費白飯事件,顧客和店家對於白飯供應的認知存在重大差異,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顧客認為可無限續碗,店家堅持免費不是無限供應,這矛盾可從心理契約角度分析。透過該事件可以理解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未明確約定的默契,及其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本文從心理契約角度探討事件原因,以及行銷策略應如何調整以減少誤解。
本文探討了心理帳戶的概念,解釋了人們如何將金錢依照來源及用途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以及這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中獎、年終獎金和月薪的不同分配方式,反映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心理上的預算原則。此外,心理帳戶也可以用於時間的分配,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日常生活及娛樂活動,避免過度消費。心理帳戶觀念也可用在時間管理。
口語中,我們常常會講出:「這是我的辦公室」、「我們公司」、「我們學校」 ,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但其實他只是員工,公司不是他的。這是「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明明是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不歸個人所有,但因為個人具有支
本文探討解釋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及其在消費者決策和心理距離中的應用。心理距離影響我們對事件的思考方式,當心理距離較遠時,例如還有很久才會出國旅行,思考通常具抽象性;而距離較近時,則會關注具體細節。文章展示了在不同心理距離下,何時需要高層次的思考與低層次的具體考量。
自我決定論探討人發自內心的動機,排除外在誘因與影響,重點聚焦在個人激發與自我決定。商品可能可以滿足某一種需求,消費者的特定活動,也可能是基於某一種內生動機。例如在Facebook或Instagram張貼貼文,可能是為了維持關係需求,具有關係需求的內生動機。讓消費者可以自行決定菜色,可以滿足自主需求。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那些日子裡,我需要努力的便不是持續去寫,而是勇敢與果決地不去寫。我相信那會和開始並延續一個習慣一樣困難,因為那同樣意味著一種--對更新或更深自我的認識和打造。就像孩子不再需要奶嘴、游泳者不再需要游泳圈,如果能不必倚賴每天書寫就能達成某些透過每天書寫所能完成的事情,咀嚼與游泳都將變得更加有趣。
在本文裡,我從自律的議題,帶出許多有關身心健康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到正在閱讀的你,讓生活與自己變得更好,並且更順利的達成目標。我也將會在文章裡,與各位分享我的「7/3目標設定覺察法」。我用這方法,幫助我自己不輕易的隨波逐流,有方向的朝目標前進。
  在那些日子裡,我需要努力的便不是持續去寫,而是勇敢與果決地不去寫。我相信那會和開始並延續一個習慣一樣困難,因為那同樣意味著一種--對更新或更深自我的認識和打造。就像孩子不再需要奶嘴、游泳者不再需要游泳圈,如果能不必倚賴每天書寫就能達成某些透過每天書寫所能完成的事情,咀嚼與游泳都將變得更加有趣。
在本文裡,我從自律的議題,帶出許多有關身心健康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到正在閱讀的你,讓生活與自己變得更好,並且更順利的達成目標。我也將會在文章裡,與各位分享我的「7/3目標設定覺察法」。我用這方法,幫助我自己不輕易的隨波逐流,有方向的朝目標前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程中,熱愛與學習是我們的不竭動力,它們彷彿是兩個相互交織的齒輪,推動著我們前進,塑造著我們的命運。當我們熱愛某事物時,就會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而當我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時,也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那份熱愛的力量。
Thumbnail
有關愛跟溝通的一篇文章,愛本身就是雙方的情感交流,那一定要經過好多的磨磨合合,愛的形狀才會被打磨出來~
Thumbnail
「喜歡」和「愛」是兩個表達情感詞語,它們之間有著微妙差別。 喜歡: 喜歡通常指對某人、某事物感到興趣和喜愛。 喜歡是一種輕鬆、表面上情感,可能基於某種特質、行為、外觀。 喜歡可以是暫時的,並且可能不具有深厚情感連結。 愛: 愛是一種更深刻、更強烈情感,包含情感上連結、承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從長期深度的喜歡的定義入手,探討了長期深度的喜歡是如何產生的、為我們帶來什麼以及如何才能擁有長期深度的喜歡。此外,還對長期深度的喜歡的影響進行了闡述。
Thumbnail
透過深入認識依戀效應的理論與應用,解開人際關係糾結,並掌握自己的情感與潛意識,實用可靠的工具書。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Thumbnail
愛,是無條件的。 愛一個人,我們會自發地想要付出、想要給予,無條件的沒去預設會收到任何回報。 喜歡跟愛不太一樣。 喜歡,不一定要擁有。也可能不只有一個喜歡,所以失去或被取代,不那麼難受到久久不能自己。 就好比小男孩喜歡玩具車,他喜歡樂高玩具車、拼圖玩具車,也喜歡跑車款式、水泥預拌車款式。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程中,熱愛與學習是我們的不竭動力,它們彷彿是兩個相互交織的齒輪,推動著我們前進,塑造著我們的命運。當我們熱愛某事物時,就會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而當我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時,也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那份熱愛的力量。
Thumbnail
有關愛跟溝通的一篇文章,愛本身就是雙方的情感交流,那一定要經過好多的磨磨合合,愛的形狀才會被打磨出來~
Thumbnail
「喜歡」和「愛」是兩個表達情感詞語,它們之間有著微妙差別。 喜歡: 喜歡通常指對某人、某事物感到興趣和喜愛。 喜歡是一種輕鬆、表面上情感,可能基於某種特質、行為、外觀。 喜歡可以是暫時的,並且可能不具有深厚情感連結。 愛: 愛是一種更深刻、更強烈情感,包含情感上連結、承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從長期深度的喜歡的定義入手,探討了長期深度的喜歡是如何產生的、為我們帶來什麼以及如何才能擁有長期深度的喜歡。此外,還對長期深度的喜歡的影響進行了闡述。
Thumbnail
透過深入認識依戀效應的理論與應用,解開人際關係糾結,並掌握自己的情感與潛意識,實用可靠的工具書。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Thumbnail
愛,是無條件的。 愛一個人,我們會自發地想要付出、想要給予,無條件的沒去預設會收到任何回報。 喜歡跟愛不太一樣。 喜歡,不一定要擁有。也可能不只有一個喜歡,所以失去或被取代,不那麼難受到久久不能自己。 就好比小男孩喜歡玩具車,他喜歡樂高玩具車、拼圖玩具車,也喜歡跑車款式、水泥預拌車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