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3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人工智慧比我們聰明嗎?《人之彼岸》,從對手身上反思人性的組成

2024即將結束之際,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依然離不開Ai。當人工智慧的發展技術臻於成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那一天到來,人類世界會產生怎樣的巨變?當它成為人類的親密夥伴、最佳幫手,和我們的習性愈來愈相似,人類又將如何找到自身的獨特性,得以和Ai和諧共處?

在ChatGPT, Perplexity等人工智能蒐集資訊的速度乃至於分析論述的品質進步得令人咋舌,我們如何重新看待過去引以為傲、讓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的學習能力?

這本書,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些最前線的洞見。


《人之彼岸》這本書在說什麼?

具備科學學識與社會政策研究背景的作者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以六篇中短篇小說描繪人工智慧世界的未來景象,按目前技術的發展性暢想人工智能的可能應用,並在後半部分撰寫了兩篇科普文章,給讀者解釋人工智慧目前的能力和缺陷,以及探討人類在自我學習效率卓越的Ai面前,究竟該如何學習以及強化何種能力,才能保有萬物之靈的一席之地。

在故事開始之前——我們準備好要與人工智慧共處了嗎? 



  人類邁向「生成式Ai元年」,數以萬計的人感受到ChatGPT的威力,整體社會對人工智慧的關注度大幅提升,但早在這之前,Ai的應用早已潛藏在人類生活中──手機上的人臉辨識功能、餐廳裡的送餐機器人、手機上的小幫手Siri,都是人工智慧的結晶。它的深度學習力、資料分析能力、內容生產力都讓我們為之驚艷,但伴隨而來的自然是人類對自我產生的質疑和思考:當機器人已經具備超越人類最引以為傲的理性思考及學習能力,我們還有哪些獨特之處?熟諳科學基礎與政策研究的作者在這本書中,以六篇小說、兩篇科普討論邀請讀者一同想像人類與Ai機器人共同生活的未來圖景,以及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改進學習方法與教育系統,才能和另一種智慧體做出區隔,發揮人類真正最擅長的強項?  


本書的三大精華


反思一:讓Ai做出絕對明智的判斷,問題就解決了嗎?

 

  《快思慢想》的作者、行為經濟學家康納曼指出「人類受制於有限的理性,因此做決定時往往受情感和直覺的力量驅動」;為了解決這項問題,人們將希望放在絕對理性、只看數據說話的人工智能身上。在〈愛的問題〉裡,林安研發的管家機器人陳達不僅全年無休地管理家中大小事,更同時扮演女兒林草木的專業家教、情感煩惱諮詢顧問、家庭醫師,隨時提取資料庫裡的海量數據,提供完全基於客觀事件的因果邏輯推導出的分析與建議。然而故事中的人類也處於高度競爭壓力的環境,人人在考試、求職、結婚時都要通過情緒控制測驗,只有抗壓性符合大眾平均值的人方能被社會接納。

  這樣的一名顧問似乎無懈可擊,當林安在家中發生意外、兒子林山水被指控殺父時,陳達在法庭上不但列舉林山水的生理激素及臉部表情變化等細微數據、犯罪統計學的研究結果,還結合其反社會人格傾向、不良行為紀錄以及與父親長期緊張的關係,計算林山水的犯罪可能性。這一連串不帶任何情感的判斷看似頭頭是道,但實際應用到法庭審判中卻可能牽扯到諸多難題:數據分析能大幅降低誤判機率嗎?當人類的罪行有一天由人工智能陪審團進行審判定奪,是否意味著Ai將成為唯一的神與權威?這會是人類社會的最佳理想狀態嗎?

 

反思二:相信大數據就能做出最佳決定?


  在作者構建的未來世界裡,人工智能互相交流進步的速度是人類難以企及的,〈人之島〉中的宙斯或是〈愛的問題〉裡的「萬神殿」,都屬於所謂的「超級智慧體」。他們是全知全能的最高意識,無時無刻不在交換資訊、自我優化,持續產生複雜碰撞;他們爭辯時甚至會引起人類世界交通系統的癱瘓,但更多時候他們與人類合作共享數據,來維持世界穩定。

  這些憑理性原則運行的超級智慧體並不充分理解人類行為的動機,在〈愛的問題〉中,林安長期沉浸於喪失亡妻的悲痛,一心想將妻子大腦中的記憶植入Ai程式中,卻忽略了渴望父親關懷的兒女──陳達難以理解人類為何會持續作出這種與理性背道而馳的行為。Ai雖然理解情緒的定義,卻不可能與人類感同身受,這也是為何作者在末篇中提及在未來的社會中,能夠與他人良好溝通的能力極具優勢,因為這項工作始終難以由Ai代勞。

不過筆者倒有不同的感受--在Ai不會發脾氣的情況下,對Ai服務員發火、比對真人服務員發火來得容易多了。而且ChatGPT總是耐心溫和地回答人類在對話框中提出的所有疑問和煩惱,試問還能有比他更善解人意、無所不曉的諮詢顧問嗎?

面對需要應對顧客投訴的壓力,Ai是否會比人類來得更游刃有餘呢?


  然而作者也試圖警示,當人類對數據的高度信賴逐漸走向極端,是否會導致我們訴諸理性來處理一切問題,忽略人類的感性需求?〈人之島〉中的地球人完全聽命於宇宙的最高意識宙斯,小至選擇DNA匹配的最佳配偶,大至消滅帶有基因缺陷的同伴,一切決定都依循「找出並執行最佳解」,但這些人卻失去了人類獨有的自由意志。這則故事的主旨雖讀來煽情,但足以激起讀者反思自身在生活中做出重大抉擇時,更傾向以哪些因素作為判斷依據?

 

反思三:情感是人類學習歷程中的絆腳石?認識「依戀學習機制」


  人類不僅做決定時會受到感性影響,在一生的學習歷程中還會受到情感連結的影響,也就是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提出的「依戀學習」,這項心理機制使人們會基於與他人的關係密切程度,針對這些對象傳授的知識賦予不同權重。父母和師長可能是孩童優先信任的知識來源,同時也是他們模仿學習社會規範的主要對象;隨著年齡增長,接觸的群體逐漸擴張,個體依戀學習的對象逐漸轉移成兄長、偶像、伴侶,同時開始根據自身的判斷對這些資訊進行取捨,逐漸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一如<愛的問題>中,女孩林草木相當重視陳達的建議和他對自己的看法,但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只處理客觀數據,人類卻必然在順從和違抗父母或權威看法之間反覆掙扎──兩者同樣需要反覆驗證自身認知系統中的觀點,但人類一生中的學習經驗永遠不可能忽略我們與他人的情感關係會對其產生的影響力。

作為一種群體動物,人會持續受到所處群體的影響,來檢視和調整自己的世界觀,以和他人同步。


  充分理解了這一點,就能意識到人類如果要和Ai在未來的世界共存,就得找出我們的學習優勢。依戀學習看起來似乎是人類的短板,拖慢了人類學習進化的速度;但與情感伴隨而來的熱情、好奇、以及對生命源源不絕的想像力,卻也是千百年來驅動人類創造奇蹟、創意革新的重大力量。這些都是人工智慧不具備的特質,也是人類創造力的泉源。

未來的人類如何優化學習,才能發揮所長?


  從《人之彼岸》中的六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在人類的醫療、居家、職場等多個生活場景中的廣泛應用、乃至兩者之間形成勢均力敵的競合關係。小說中的許多情節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有部分情境已經正在發生,像是過度仰賴數字指標來判斷一個決策是否為最佳方案、利用機器人的陪伴取代與真人的情感交流…這些現象以及近年來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速度之迅速不免令人憂慮,但作者的本意並不在於引發恐慌。相反的,書中的兩篇科普文章恰好平衡了小說的科幻性,除了以淺白清晰的口吻、嚴密的邏輯解釋人工智慧的學習運作機制和人類的學習特點之間的差異,更基於她對人工智慧長期的關注及自身的物理與經濟學科基礎,闡述了人類的三大優勢能力,讓讀者在反思之餘也能借鑒參考。作者寫得非常通俗易懂,推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親自找來看看。雖然她關注的培育對象是兒童,但面對生成Ai的問世,優化自身的學習效能又何嘗不是此刻在職場上打滾的成年人必須面對的重大功課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人之彼岸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