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對話理解能力或追求等價的溝通效率

並非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對話理解能力或追求等價的溝通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常常你以為理所當然的事

其實是因為你的原生或後天環境使然

例如當你很習慣一次接收並回答多個問題 (這在訊息中很常見)

對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人來說都有困難或障礙

可能你的原生家庭很習慣讓你思考好幾個問題

也可能你的職場往來必須用文字精簡扼要地在短時間內傳遞訊息

因此你已經習慣被一次問好幾個問題

也已經習慣一次能夠透過一則回覆總結並回答複數個問題


但真的很多人做不到


我沒有看過有人在討論過這件事

但是從我個人的經驗出發

從很早以前我就發現

跟特定人傳訊息

一次只能發送一個問題

超過第一個問題之後的問題

不是忽略

就是跳過或是已讀不回

無論是職場或是私人

這樣的人都無所不在


先申明

以下討論的範圍

僅包含必要性的訊息傳送

例如:工作相關 家庭事務相關 或親友間的重要事情聯絡

對於人際交往分寸拿捏失衡的訊息通稱為騷擾 打擾 或干擾

不在以下討論的範圍內


首先談忽略

從這種人的回覆就可以知道對方為人處世方式或是細膩程度

可以再細分成幾種:

  1. 他很忙

這種可以分類在不小心

這種很好判斷: 從對方的專業程度 職業屬性 對人的耐性

都可以綜合評量出來

對於這種類型的

基本上就是價值交換

把應該問清楚的問題問完為止

也許你付出了金錢

對方就應該相應的付出服務

這是一種對價關係


  1. 只看最接近底部的訊息

這是一種對方後天的習慣

可能周遭的環境已經累積太多訊息

讓這樣的人衍生出只看最近一則訊息的習慣

因此只回答到最下面的問題

如果夠理解對方的處境

通常可以了解對方為何這麼做

而能夠同理的唯一原因是

沒有人教過他如何快速篩選過濾問題

所以他才會只有一招半式:一律只看最下面的幾行訊息

但是我們也不需要教育這種人

一樣是把該問的問題問清楚明白就好

如果這種人持續這樣

社會自動會篩選過濾


  1. 就是一個粗心大意或理解能力有問題的人

沒注意到一段文字內容包含了複數個問題

或是讀完訊息後無法意識到這是一個複數問題

這真的沒辦法

遇到這樣的人也是跟 2. 一樣

該問的問清楚就好

大自然的篩選淘汰機制我們不能也無法介入


再來談跳過或已讀不回

我一直覺得會跳過重要訊息或問題

而不回覆的人

本質上就是在逃避某些課題

如果真的問不出個所以然

就算了

不需要過度浪費力氣

既然對方跟你沒有對於訊息重要程度上的回覆共識

也無須強求

因為我一直相信

每個人都有各自要面對的課題

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

有用在於別人會對他放生

而他將會在人生中不斷重複面對相同的課題中輪迴

痛苦的是對方自己


就像我也曾經疑惑

為什麼有些人對於

「 同時理解一段文字或同時發送的訊息中

包含複數個問題

並且盡可能都回覆到 」

這樣的基本能力有如此大的障礙

我曾經有想過會不會是我的問題對方沒有理解

但是似乎對方連不理解提問的表現也沒有

久而久之

我已經對於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習以為常

雖然在工作生活上偶有不便

但是我找到一個可以與這類型人共存的辦法

就是

「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等對方回覆完這題

再問下一個

雖然很沒有效率

但是我相信經過不斷的淘汰篩選

身邊會留下更多理解能力正常也追求溝通效率的人

也許過程中有人會抱怨你無法帶來情緒價值

但我相信建立了同質性高的圈層

相較於沒有共識的圈外人

無論是否能被提供或能提供情緒價值

我都寧可讓自己周遭充滿價值觀相似的群體


夠好就好

這樣就好


raw-image




avatar-img
Mr. Colin 的沙龍
38會員
164內容數
外商職場文化與趨勢觀察,分享成長型思維觀點;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保護令申請經過、訴訟對抗《不合理的》最小變動與幼兒從母原則;串連菁英大腦,歡迎加入交流,或贊助支持 Mr. Col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r. Coli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四月是日商新的會計年度開始的月份 同時新上任的總經理也約了這個月進行個別談話 以下是我要問新總經理的三個問題...
假消息可以定義成兩種: 錯誤資訊 - 例如本質上就是完全錯誤的知識,或者是似是而非充滿混摻、半真半假的訊息。 偽訊息 - 出於特殊或惡劣的目的性,完全捏造、無中生有的內容。 求真這件事 探討的人已經很多了 負責任的人在發布訊息的時候先行審查內容 已經是最底限的要求
這幾天我被一段媒體文章誤導了 以為 Intel 的新任 CEO 對陳立武先生寫給員工的公開信中 並沒有提到要拆分「設計與代工」 然而今天看了幾個分析師和機構的分析 看起來都是針對陳立武先生在上一階段擔任董事期間的策略與當時 CEO 不合 (季辛格主張不拆分)
四月是日商新的會計年度開始的月份 同時新上任的總經理也約了這個月進行個別談話 以下是我要問新總經理的三個問題...
假消息可以定義成兩種: 錯誤資訊 - 例如本質上就是完全錯誤的知識,或者是似是而非充滿混摻、半真半假的訊息。 偽訊息 - 出於特殊或惡劣的目的性,完全捏造、無中生有的內容。 求真這件事 探討的人已經很多了 負責任的人在發布訊息的時候先行審查內容 已經是最底限的要求
這幾天我被一段媒體文章誤導了 以為 Intel 的新任 CEO 對陳立武先生寫給員工的公開信中 並沒有提到要拆分「設計與代工」 然而今天看了幾個分析師和機構的分析 看起來都是針對陳立武先生在上一階段擔任董事期間的策略與當時 CEO 不合 (季辛格主張不拆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篇文章探討室內設計中配色與材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色彩氛圍營造不同的情緒感受。文章以一個客廳空間為例,列舉了72種配色方案,並將其分類為14個類別,每個類別都包含多種配色方案及其所營造的氛圍,並討論配色與空間氛圍及色彩帶給人的情緒感受。
這篇文章探討室內設計中配色與材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色彩氛圍營造不同的情緒感受。文章以一個客廳空間為例,列舉了72種配色方案,並將其分類為14個類別,每個類別都包含多種配色方案及其所營造的氛圍,並討論配色與空間氛圍及色彩帶給人的情緒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