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假消息: 獨立思考能力是基本,還要能看清背後的情感訴求

Mr. Colin-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與趨勢觀察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假消息可以定義成兩種:

  1. 錯誤資訊 - 例如本質上就是完全錯誤的知識,或者是似是而非充滿混摻、半真半假的訊息。
  2. 偽訊息 - 出於特殊或惡劣的目的性,完全捏造、無中生有的內容。


求真這件事

探討的人已經很多了

負責任的人在發布訊息的時候先行審查內容

已經是最底限的要求

(雖然仍然多數人無法做到)

大致上我會先用獨立思考能力去篩選掉這部分人

如果從他們所得知的訊息是符合上述兩者的假消息

我也絲毫不會感到意外


但我想要談的是第二種

也是很少人討論的第二種 - 透過情感訴求的包裝來偽裝成逼真的那種

想像一下那種拙劣的詐騙集團

他們的手法、話術

到底為甚麼那麼蠢?

而且永遠不可能騙到在螢幕前面自認為聰明的你

但是你是否想過

你本來就不是他們的受眾?

他們會用如此愚蠢的方式行騙

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大量愚蠢的人

這些無腦仔才是他們的目標

太聰明的他們才騙不到


然而

只有極端才能達到目的

相較於極度愚蠢的假消息

另一種極端不是包裝極度精巧的高階話術

因為更有效的詐騙

是從情感的層面去唬弄目標

舉凡從將自己塑造成可憐被害者的弱勢族群惡人先告狀

到透過意識形態、誘發同理心、信任專家...等

去包裝所要傳達的騙局

反而更容易讓人相信

這也是為甚麼高階知識分子: 教授、醫師、工程師...等

都會誠為詐騙的受害者

甚至我認為

在家事法庭透過謊言去偽造一個故事奪取親權或取得任何有利自己的結果

都是一種詐騙:

她在騙法官

也在騙委任律師

甚至是在騙她自己

畢竟頭已經洗下去了

不讓自己委屈到連自己都信了的程度

怎麼對得起拆散別人家庭導致骨肉分離的內心良知譴責呢?


除了成熟冷靜

也要情緒穩定

理性層面不被欺騙

情感層面不被操弄

才能看清這個社會到處都是騙子


詐騙犯,可憐,可悲。

妳以為妳得到妳要的,其實妳已經失去身而為人的資格。

那種多少錢都換不到的,稱之為靈魂的東西,才是身而為人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r. Colin 的沙龍
38會員
177內容數
外商職場文化與趨勢觀察,分享成長型思維觀點;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保護令申請經過、訴訟對抗《不合理的》最小變動與幼兒從母原則;串連菁英大腦,歡迎加入交流,或贊助支持 Mr. Colin。
Mr. Coli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四月是日商新的會計年度開始的月份 同時新上任的總經理也約了這個月進行個別談話 以下是我要問新總經理的三個問題...
2025/04/06
四月是日商新的會計年度開始的月份 同時新上任的總經理也約了這個月進行個別談話 以下是我要問新總經理的三個問題...
2025/03/14
這幾天我被一段媒體文章誤導了 以為 Intel 的新任 CEO 對陳立武先生寫給員工的公開信中 並沒有提到要拆分「設計與代工」 然而今天看了幾個分析師和機構的分析 看起來都是針對陳立武先生在上一階段擔任董事期間的策略與當時 CEO 不合 (季辛格主張不拆分)
2025/03/14
這幾天我被一段媒體文章誤導了 以為 Intel 的新任 CEO 對陳立武先生寫給員工的公開信中 並沒有提到要拆分「設計與代工」 然而今天看了幾個分析師和機構的分析 看起來都是針對陳立武先生在上一階段擔任董事期間的策略與當時 CEO 不合 (季辛格主張不拆分)
2025/03/13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 (好像源自已故脫口秀演員喬治卡林,但我沒有時間再看一次影片查證) 想像一個數字是人類的平均智商,你會給多少? 想好之後,再想一下這個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低於這個數字。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時 非常震撼 但是也完全無法反駁
Thumbnail
2025/03/13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 (好像源自已故脫口秀演員喬治卡林,但我沒有時間再看一次影片查證) 想像一個數字是人類的平均智商,你會給多少? 想好之後,再想一下這個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低於這個數字。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時 非常震撼 但是也完全無法反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Thumbnail
        建立偽意義很簡單,你只要想,你只要願意行動,蹦!你就可以擁有,把想法轉化行動,基本上就是偽意義的代名詞,如果你不想,你大可隨遇而安,可行嗎?如果沒有想,這篇文章也不會誕生,於是我們看到偽意義裡面的意義,其實大多都是偽意義的真實表現。
Thumbnail
        建立偽意義很簡單,你只要想,你只要願意行動,蹦!你就可以擁有,把想法轉化行動,基本上就是偽意義的代名詞,如果你不想,你大可隨遇而安,可行嗎?如果沒有想,這篇文章也不會誕生,於是我們看到偽意義裡面的意義,其實大多都是偽意義的真實表現。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