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消息可以定義成兩種:
- 錯誤資訊 - 例如本質上就是完全錯誤的知識,或者是似是而非充滿混摻、半真半假的訊息。
- 偽訊息 - 出於特殊或惡劣的目的性,完全捏造、無中生有的內容。
探討的人已經很多了
負責任的人在發布訊息的時候先行審查內容
已經是最底限的要求
(雖然仍然多數人無法做到)
大致上我會先用獨立思考能力去篩選掉這部分人
如果從他們所得知的訊息是符合上述兩者的假消息
我也絲毫不會感到意外
但我想要談的是第二種
也是很少人討論的第二種 - 透過情感訴求的包裝來偽裝成逼真的那種
想像一下那種拙劣的詐騙集團
他們的手法、話術
到底為甚麼那麼蠢?
而且永遠不可能騙到在螢幕前面自認為聰明的你
但是你是否想過
你本來就不是他們的受眾?
他們會用如此愚蠢的方式行騙
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大量愚蠢的人
這些無腦仔才是他們的目標
太聰明的他們才騙不到
然而
只有極端才能達到目的
相較於極度愚蠢的假消息
另一種極端不是包裝極度精巧的高階話術
因為更有效的詐騙
是從情感的層面去唬弄目標
舉凡從將自己塑造成可憐被害者的弱勢族群惡人先告狀
到透過意識形態、誘發同理心、信任專家...等
去包裝所要傳達的騙局
反而更容易讓人相信
這也是為甚麼高階知識分子: 教授、醫師、工程師...等
都會誠為詐騙的受害者
甚至我認為
在家事法庭透過謊言去偽造一個故事奪取親權或取得任何有利自己的結果
都是一種詐騙:
她在騙法官
也在騙委任律師
甚至是在騙她自己
畢竟頭已經洗下去了
不讓自己委屈到連自己都信了的程度
怎麼對得起拆散別人家庭導致骨肉分離的內心良知譴責呢?
除了成熟冷靜
也要情緒穩定
理性層面不被欺騙
情感層面不被操弄
才能看清這個社會到處都是騙子
詐騙犯,可憐,可悲。
妳以為妳得到妳要的,其實妳已經失去身而為人的資格。
那種多少錢都換不到的,稱之為靈魂的東西,才是身而為人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