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現代化讓我們與家越來越遠? 鋼筋水泥的家=旅館?

你有沒有似曾相識的場景

小傑疲憊地回到自己的「家」。推開門,冷冷的空氣迎面而來,像是一個陌生的空間在等著他。他扔下公文包,解開領帶,隨意倒在沙發上。白色牆面毫無溫度,明亮的燈光刺得他眼睛發酸。

他環顧四周,這是一間市中心的高級公寓,有落地窗、名牌家具、甚至還有智能家電應聲而啟,但這一切卻讓他感到莫名的空虛。小傑嘆了口氣,心裡泛起一個念頭:「這裡真的算是家嗎?」

事實上,他回想起這一整個月,他住在這裡的生活更像是在旅館中度過的短暫停留——早晨出門,晚上回來,冰箱裡是訂外賣剩下的包裝盒,書桌上擺滿未完成的工作報告。他與這個空間的連結,僅僅是睡覺、充電,然後繼續奔波。

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自己:「家真的就這樣嗎?只是一個可以睡覺的地方?」


在這個「越現代越進步」的時代,房子越蓋越高,城市越來越繁忙,但我們是否真正感到幸福?回過頭來看,現代化或許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便利,卻也在某些層面上讓我們與「家」這個概念越來越遠。


一、鋼筋水泥的城市孤立

現代城市建築強調效率與密度,提供高樓公寓、豪宅、商辦大樓,但這些「鋼筋水泥的盒子」卻忽略了家的本質。它們:

  1. **缺乏自然元素:**現代住宅設計以功能性為主,少有陽光、綠意和開放空間,造成居住者身心壓抑。
  2. **高度集中卻疏離:**鄰居之間僅僅是「隔壁門牌」,缺少真實交流,冷漠成為常態。
  3. **追求豪華卻忽略溫度:**許多人以外表的奢華標榜成功,卻忽視了家的內涵應是愛與回憶的容器。

二、現代生活的節奏使人疲憊

  1. **過度忙碌:**快節奏的工作與通勤耗盡了精力,家庭時間日益被壓縮,連飯桌上的交談都逐漸消失。
  2. **科技侵占:**智慧設備無處不在,雖然提供便利,但也讓我們忽略身邊的人與事。
  3. **物質至上:**以購買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作為幸福標準,但這些物質無法滿足精神需求。

三、傳統家的連結逐漸斷裂

家曾是:

  • 爺爺種植的果樹下,孩子們玩耍的記憶。
  • 母親在廚房烹煮傳統菜餚,滿屋飄香。
  • 父親忙著修理工具,手上沾滿油漬。

但現在:

  • 家族間的地緣關係被工作、教育與生活分離。
  • 長輩的智慧和記憶,無法傳遞到後代。
  • 子孫離鄉打拼,房子空置,變成冰冷的「不動產」。

四、如何重拾家的本質?

  1. **重視自然:**讓居住空間重新融入自然,增加綠地和陽光,讓「家」成為與地球共生的地方。
  2. **減慢節奏:**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抽離,創造家庭成員能共同相處的時光。
  3. **重拾連結:**讓家不僅僅是居住的地方,而是親人聚集、回憶孕育之處。

結論:與家和解,與自然重逢

現代化不是問題的根源,問題在於我們選擇放棄了家的內涵。真正的家是什麼?它是一個能孕育愛、記憶和生命的地方,而不是冷冰冰的四面牆。

這是一個邀請:慢下來,問問自己,「我心中的家,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的想法:每個人都有夢想的中的家,你工作了半輩子能買得起一棟房子嗎?還是一個公寓?一個和別人共同擁有的一層住宅?我所想要的是一個擁有自己天地的家園,我不想踩在別人頭上,也不想被別人踩在腳下,沒有高聲歌唱的自由,也沒有高聲哭泣的自由,你在孩子出生前已經為他準備好一個怎麼樣的家?我沒有能做到,至今還在努力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