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星體都反射著太陽的光芒,更具體地說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核心,它提供星體運行的力場,而所有行星都繞著它公轉,月亮則是藉由繞著地球公轉而間反射太陽的光芒。
所以,在占星學的每一個星體,它所運作的能量,其實就是太陽和它的重力場交互作用。如同美國相對論研究的首席專家,約翰·惠勒所解釋,愛因斯坦的重力的幾何理論可以概述為:「時空告訴物體如何運動,物體告訴時空如何彎曲。」也就是物體和空間彼此之間的時空互動。
當太陽投射在黃道帶上的位置,意味著季節時序的變化,亦即對應到二十四節氣的中氣,就是每一個星座的開始,也就是表示在黃經刻度對應的區域,而不是遙遠星座的磁場感應。所以太陽星座也就像東方傳統五術之月令的觀念一樣,用來表現季節當令的特徵。
太陽星座如同月令之權位概念,而金星和水星則如同在君王身旁輔弼的兩位大臣,因為它們是內行星總是以太陽為中心,在兩側來回繞行,距離不會超過一個或二個星座的距離。由此可類化太陽代表外在表現的形象,水星代表思維溝通,而金星則代表喜好與人緣。
日月每月合朔就是農曆初一,代表每月需要經歷內外有關精神和情感的整合與沉澱。每月的新月,日月總是和水金代表的思考和價值觀有著微妙的應對和進退,至於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外行星,代表對外行動展現力量或是精力的表現。
這些一兩年內可以周期運行的星體,對應著各種個人的意識認知和活動。至於運行周期更長達十幾二十多年的木星和土星,它們的移動較慢,但長遠來看,從它們運行相關的時空信息變化也可以看到社會集體意識的律動循環。通常木星星座會感應到社會集體意識所崇尚的文化發展,而土星星座則感應到社會集體意識所壓抑的社會情結。
此外,運行更加緩慢、周期更長的三王星,它們也經常可以連結時代更長遠的趨向,例如天王星代表的時代改革的趨勢、海王星代表的時代有關靈性層面的幻想和移情、冥王星的代表的時代有關深層人性的渴望和陰影。
太陽系是平衡的系統,它顯現的宇宙代表萬物的內容。所以星體之間,其運動方向與時空扭曲的引力是相互平衡的。行星繞著太陽運行,以及月亮繞著地球運動,並不會因為太過靠近而墜毁、亦不會因為距離太遠而脫離中心主題。如同榮格心理學的無意識原型概念,意識圍繞原型的中心主題需要保持適當距離以分化個體與無意識。
如同赫米斯學說指出的萬物「其上則如下,其下則如上」。宇宙是由亙古所創造,而亙古代表萬物的本質;亙古由上天所創造,上天正是萬物的根源。人在地球上觀看天體的顯現和消逝,也就反映地上各種人事物基於時空的變化和起源。因為宇宙創造時間,而時間創造起源。
亙古的能量是永恒與不朽,宇宙的能量是周而復始,時間的能量是增減,起源的能量是特質。宇宙在亙古中運行,時間被限定在宇宙中而產生時空的扭曲,而起源發生在時間裡。
時間定位星體出現在什麼宮位中,也就是在生活處境何處經驗星體代表的生命主題,而它在黃道的位置則說明在星體代表的主題之中,要如何展現星座適合表達的特質。當我們要詮釋某個星體代表的主題,藉由相位代表能量傳送到相關主題的途徑,一般而言有對待和流行的兩種質地,也就是赫米斯宇宙原則的兩極原則和律動循環原則的交互運用。
赫米斯宇宙原則的兩極原則,是對立的事物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所有的矛盾觀點,都可以被調和化解。而赫米斯宇宙原則的律動循環法則,則是指一切事物在物質、心智、精神的兩極之間,都展現出可測量的運動、有來有往、流入湧出、來回擺動、像鐘擺式的擺動、潮汐般的起落、漲潮退潮。
律動循環作用會表現在兩極原則所建立的兩極之間,也就是說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有進就有退,有起就有落。這個定律展現在世界的創造與毁滅、國家的興起與衰亡、萬物的生與死、以及人類的精神狀態上。
一年四季的律動循環也是如此。如易傳言一陰一陽之謂道代表自然界的富有日新之道,也是遵從陰陽兩氣的散殊和迭運之,說明季節律動循在於濕躁、寒暑之間的兩極擺盪,還有晝夜交替顯示和隱藏自然與人事的興衰更替。
星體或宮位視角在黃道位置的三方四正鉤照,代表的正是時間與空間交互作用的現象詮釋,其間有時間流動的變化性和事件發展的歷史性。代表亙古永恒和時間變化的不易和變易,乃是簡易的宇宙法則,即為星象運行的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