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與昆蟲的互動世界裡,花朵並不總是提供甜美的花蜜作為報酬。相反地,許多植物學會了欺騙,用盡各種「騙術」讓昆蟲替它們搬運花粉。最近,日本研究者望月晃(Ko Mochizuki, 2025)發現蘿藦科植物(Vincetoxicum nakaianum)靠著模仿受傷螞蟻的氣味,吸引盜食性蠅類前來授粉。這是植物界首度證實的「螞蟻模仿」案例。
化學分析證實,花朵釋放出乙酸癸酯 (decyl acetate,10Ac) 與水楊酸甲酯 (methyl-6-methyl salicylate,6-MMS)等揮發物,而這些物質同樣會從被蜘蛛攻擊的日本木蟻 (Formica japonica) 身上釋放。行為實驗顯示,草蠅確實會被這股「受傷螞蟻的味道」吸引過來。雖然蠅來到花上發現沒有「肉湯」可吸,只能失望離開,但在過程中花粉器已經黏上牠們的口器,替植物完成授粉。
這是一場詐騙行為:花朵不付出食物,只用化學假消息誘來「受害螞蟻愛好者」。
與之相比,降落傘花(Ceropegia sandersonii,Heiduk et al., 2016, Current Biology)就更「狠」。它模仿的對象不是螞蟻,而是受攻擊的蜜蜂釋放的警戒費洛蒙。這些氣味成功吸引肖稗稈蠅屬 (Desmometopa) 的偷竊寄生蠅前來。
然而,降落傘花把自己的花朵結構設計成一個小牢籠!蠅一旦進去,就會被困在裡面整整一天,直到花凋萎後才被釋放。在這段「關禁閉」的時間裡,蠅無法逃脫,只能在花朵內反覆碰觸花粉器,把花粉帶到母蕊結構上。這就像是一種「強迫勞動」——昆蟲不僅沒得吃,還被強制留在現場,替植物「超時工作」。
若以職場比喻,可以把植物的授粉策略分成不同的「用工模式」:
- 有提供花蜜花粉,昆蟲甘願來工作的給薪水的正職雇員;
- 有這篇論文中的口惠而實不至的詐騙公司,假裝有「肉湯」,蠅來了卻什麼都沒有;
- 也有像降落傘花,把蠅困在花裡一整天,免費替它傳粉的強迫勞動(血汗工廠)。
這麼多不同的植物授粉策略告訴我們,植物與授粉者之間,並不是只有單一的「互利合作」,而是一個光譜,從互利共生到完全剝削,應有盡有。
總而言之,蘿藦科的 V. nakaianum 與降落傘花的案例,讓我們看到植物世界裡暗黑的勞動制度。它們利用化學模仿來操縱昆蟲的行為,有時只是輕度詐騙,有時則是徹底奴役。這些研究提醒我們:在看似和諧的授粉互動背後,隱藏著無數「不對等」的生態關係。
或許,我們該重新思考「自然的和諧」這個浪漫說法——對某些昆蟲來說,花朵其實就是無薪加班的黑心老闆。
參考文獻:
Mochizuki, K. (2025). Olfactory floral mimicry of injured ants mediates the attraction of kleptoparasitic fly pollinators. Current Bi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5.08.060
Heiduk, A., Kong, H., Brake, I., von Tschirnhaus, M., Gorb, S. N., Beuerle, T., … Jürgens, A. (2016). Ceropegia sandersonii mimics attacked honeybees to attract kleptoparasitic flies for pollination. Current Biology, 26(21), 2787–2793. https://doi.org/10.1016/j.cub.2016.0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