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字的「忍」既指「忍辱」,兼指「不忍」。
忍辱成聖是個人的修煉。轉身面對眾生,因為體驗過淪肌浹髓的痛苦,因此不願再把類似的苦痛加諸他人,這是「不忍」。
忍辱的堅毅,與不忍的仁心,因此是一體之兩面,難以分割。
忍心傷人,如果不是此前受辱的心理創傷,因此刻意報復;便是天性之仁已然喪失,因此一點也不覺得不安。
《韓非子》載有兩則歷史故事,從中足以見證忍與不忍,仁與不仁。
樂羊率軍攻打中山國。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中山招架不住,打聽到樂羊的兒子就在中山,威脅無效後索性殺了作成肉羹,送到魏國軍營。樂羊明知盤中飧是親兒的血肉,整碗肉羹不但全送下肚,甚至面不改色。
他出奇的反應不但嚇退了中山的來使,也驚動了目睹這一幕的魏文侯。魏文侯事後對堵師贊說:沒想到樂羊對寡人這麼忠心,為了寡人連兒子的肉都吞得下去。
堵師贊對魏文侯的動容很不以為然──他連自己的兒子都敢吃,還有誰的肉不敢吃?
有樂羊如此「堅毅不撓」的大將,魏軍攻中山一役大勝。魏文侯論功行賞,樂羊如願升官晉爵,可與此同時,魏文侯卻對樂羊起了戒心。
孟孫出獵,捉到一隻小鹿。小鹿的模樣實在太可愛了,孟孫等不及狩獵結束,就派秦西巴把小鹿送回官邸。秦西巴帶著小鹿往回走,小鹿的媽媽不死心,一路尾隨,一路哀哀悲鳴。鳴聲的淒涼讓秦西巴沒法再走,只好投降,把小鹿放了。孟孫一打完獵回家,興沖沖要求秦西巴把小鹿帶上來。一聽到秦西巴居然放走小鹿,孟孫勃然大怒,當下就把秦西巴免職。
可三個月過後,孟孫又派人把秦西巴找回來當小孩的老師。
幾次事件發生,車夫全在現場,看得一清二楚。秦西巴得罪孟孫被免職,也不過三個月工夫就請回來教導公子,這是為什麼?
孟孫對車夫說:他連一隻小鹿都不忍心傷害,怎麼可能傷害我兒子?
由「物」可以類推到「人」。不忍傷物,應該也不忍傷人。另有一種不忍,由「人」推到「物」。因為對人有情,睹物思人,依然是一種不忍之心。
子路在衛國兵變中被殺,死後被恨他入骨的奸人剁成肉醬。消息傳回魯國,孔子為愛徒的死訊痛哭一陣過後,問清子路的下場,吩咐弟子把肉醬全給處理掉,即使他年邁沒牙,日後也不願再吃肉醬了。
睹物足以思人。明明是很尋常的小東西,卻能逗引出強烈的情感。曾點嗜食羊棗,曾參在曾點死後一直不願吃羊棗。羊棗處處可見,山野田間隨處可採,可就因為老父的偏愛,成為老父的符碼。老父不在,羊棗尚在,看著羊棗,想的卻是老父。
不忍的背後,正是出於摯愛。
對個人如此,對群體也是。「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仁。」孟子的說法。古聖先王因為懷抱不忍百姓受苦的仁心,因此可以針對百姓需求發展仁政。效法天道無為的老子也說自己有三寶,其一便是「慈」。有視百姓如子女的慈愛之心,自然能夠發展出慈愛百姓的仁政。
語彙不同,其實內涵無二。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70 釋「不忍加彼,勿施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