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瞋心為慈心─來討報的鄰居(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前一篇上述業力〈化瞋心為慈心-來討報的鄰居(上)〉的過程之中,我認知到一個很重要的重點,但是執行起來真的很困難。這個重點是,除了已經在償還的業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心性,要怎麼樣在這樣的困境裡面,保持如如不動、忍辱波羅蜜的狀態,才是我真正要學習的功課。這是訓練自己色、受、想、行、識過程的執念,可以放下多少最好的時候。所以這個考試不是只有償還業障,更要學習怎麼在這個環境中鍛鍊定力,不能一直用逃離的,而是要一步、一步地圓滿進行。
我深刻地反省自己,好像不如意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要直接把對方從這個世界抹去,容不下這個傷害自己的人。其實放到自己現在的生活也是如此,別人對我不好,或持相反意見時,我也會直接起了對抗的心態,而不是先反省自己,或是想想看,有沒有更圓融的手段,可以處理這樣的場面,這就是「我執」非常深重的毒害。所以必須要去克服這種直接就想排除異己的錯誤狀態。
懺悔,知道因果後,心情多少會好一些,但要走出當下被吵鬧的困境還是很困難,這時就看定力如何。當然如果對方實在太吵鬧,我還是會過去委婉勸說,對方也會願意停止。
修行路上會有各種考驗,這些考驗都是要來幫助自己提升的,要藉假修真,藉由逆境修正自己、改變自己,心性才能漸漸提升。
(分享完畢)
當別人對我好,我自然回報對他好,這個我們都很容易做到,但是如果他人對我不好,我是否還要對他好,或是包容他?此時就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了。佛菩薩冤親平等,不論眾生態度好或是不好,一律無私心、平等看待,依然是平等的對待、教導與幫助眾生,這就是佛與眾生的區別。
《維摩詰經》:「不憎惡人,起調伏心。」對我們不好的人,我們不但不可以有報復的心態,還要升起慈悲、憐憫心來對待,並且有機會時,還要試圖引導對方,能夠用正確的心念來行事。
我們做不到冤親平等,是因為這個「我執」太強烈,我不能受到委屈、不能吃虧,因此只要自己感受到對自己不利的情況,防衛心一升起,貪、瞋、癡的念頭便不停席捲而來,想要為自己爭取利益。這些強烈的貪、瞋、癡執念,就是讓我們一直不斷造業的原因。而放下「我執」,才能真正免於造業與輪迴的根本。佛之所以可以做到完全的清靜平等,是因為佛菩薩沒有「私我」的利益,凡夫始終最在意的卻是自身的利益。
宣化上人開示:「人不是太過,就是不及,總不能冤親平等。一般人都用情感處事,未能冤親平等;如能冤親平等,則無瞋無愛,一視同仁,所以能大公無私。為什麼要永離貪著呢?因為有貪慾,就生執著;如能冤親平等,即無執著,無執著即無煩惱,煩惱由執著而來。
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這點乃佛教不同於其它宗教之處,是最民主的。你修行你成佛,我修行我成佛,誰修行誰就成佛,誰不修行誰就墮落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
在六度之中初發心者,以忍辱波羅蜜為最重要。忍辱是什麼?簡而言之,你沒有過錯,有人批評你不對。你沒有壞處,有人故意說你壞。這種境界來了,你能忍耐,自然無事,化干戈為玉帛。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能有這樣的胸懷,就是菩薩。」(引用完畢)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人空空地來,空空地回去,過程要自己努力,這會影響下半生、下一世。」忍辱,修起來不容易,但有能忍辱的胸襟,是修行的關鍵。把自身的利益放少一點,不要太過看重世間各種事項、名利的享受與爭執,放得愈多,可以忍的範圍就愈寬闊,漸漸就能擺脫我們暴戾的習氣,而契入到佛菩薩的境界─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因為眾生對「我」的執著,因此常生嫉妒、見不得人好的心念,貪瞋癡三毒熾盛,最後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若能從「隨喜」眾生的善行開始,一次次訓練自己心量開闊,也會發現愈來愈美好!因此今後當歡喜真誠、讚歎他人之善行。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Thumbnail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Thumbnail
    如何對治嫉妒?凡夫也可以利益眾生,例如:對眾生生起一剎那的饒益心,想方設法令他人心生歡喜,令一個眾生的心轉向正法,成辦一分善法也懂得迴向有情,總而言之,一切所做的善事皆是以利眾為基點而做,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私自利之心。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學佛正確思惟,在幫助冤親債主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冤親債主的概念,提出以功德來迴向和超渡他們是最好的唯一途徑。並介紹了觀音山《藥師經》暨煙供施食超渡法會的詳細信息。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因為眾生對「我」的執著,因此常生嫉妒、見不得人好的心念,貪瞋癡三毒熾盛,最後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若能從「隨喜」眾生的善行開始,一次次訓練自己心量開闊,也會發現愈來愈美好!因此今後當歡喜真誠、讚歎他人之善行。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慈悲心呢是很重要的,他主要的就是要對治瞋恨心,瞋恨心幾乎呢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明顯不明顯,容易爆發,不容易爆發而已,那可以說是境界,還沒有現前,那麼有些人平時呢都很溫和的,欸!有一次突然間暴怒起來,哇~這就是說呢我們每一個人呢貪瞋癡的習氣,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強的。
    Thumbnail
    學佛都知道「於可瞋境,不起瞋心。」這個人講話汙辱、對待我,實在是可氣,學佛的人要能夠忍得住,還不起瞋心。大家都會講,經典也念很多(但)做不到。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緣境忍不住、修不好,所以,大部分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死都做鬼,都是「心」沒有撥轉過來。
    Thumbnail
    如何對治嫉妒?凡夫也可以利益眾生,例如:對眾生生起一剎那的饒益心,想方設法令他人心生歡喜,令一個眾生的心轉向正法,成辦一分善法也懂得迴向有情,總而言之,一切所做的善事皆是以利眾為基點而做,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私自利之心。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
    Thumbnail
    學佛正確思惟,在幫助冤親債主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冤親債主的概念,提出以功德來迴向和超渡他們是最好的唯一途徑。並介紹了觀音山《藥師經》暨煙供施食超渡法會的詳細信息。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