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先考量風險,不能只想著賺多少錢,要思考賠錢了怎麼辦?
台灣大盤指數2023年全年漲幅20%、2024年漲幅45%!近兩年來的報酬幾乎打趴大部分的個別股票。
於是,市面上開始出現「專家」大量鼓勵投資市值型ETF,年化平均報酬可以有7~8%,重點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與精力,也能累積達到百萬、甚至千萬的資產,讓人有一種買市值型ETF是穩賺不賠的感覺。
但這些「專家」可能沒有完全告訴你,數據背後的細節!
也就是:需要長時間累積才能有如此漂亮的報酬。
大家有沒有想過,年化平均報酬7~8%是從什麼時間點開始計算的?期間是多久?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
市場是會有景氣循環的,隔三到五年就會有一波修正,通常在景氣下跌的時候就會比較少人出來講投資。
以追蹤台灣50指數的ETF-0050來說,在2008年、2011年、2015年、2018年、2022年,都曾經出現過當年度負報酬的情況,甚至2008年金融海嘯最嚴重的時候還下跌了45%!
如果你是從2003年持有到2008年,結果是賠錢的。。。
這時你的心裡就會想:”什麼?!不是說買指數型ETF平均每年可以有7~8%的報酬嗎?”
7~8%的年化平均報酬是建立在「長期投資」的前提下,才能有那麼亮麗的表現。
尤其在這一兩年越來越多人討論指數型ETF,大部分投資者也在這時候進入市場,但假設這時候發生市場風險,股價進行修正,可能需要累積一段時間才能維持每年7~8%的年化報酬率。
這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投資觀念「長期投資」。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你不願意持有一檔股票10年,那你最好連10分鐘都不要持有。”
雖然遇到市場風險時,指數型ETF也是會有大幅下跌的風險,從美國的大盤指數來看也是一樣,但從過去數據也可以看出,只要你願意持有超過10年,正報酬的機率是非常高的!
這裏還沒有談到,如果你是定期定額、股息再投入,有持續參與市場的情況下,報酬將會更加漂亮。
在這裏也提醒各位投資小白,雖然這一兩年市值型ETF表現卓越,但不要忘記還是會有下跌風險。
千萬不要借錢All in!或是加大槓桿!
投資要用閒錢,這樣在下跌時心裡也會比較安心。
另外,在平常的時候也要有累積投資資金的習慣,當市場發生風險崩盤時,才有銀彈可以逢低加碼。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分享,並非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行為均有其風險,應為自己任何投資決策行為承擔所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