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對談】傳統家電冷氣工程行數位轉型:從桃園走向全臺的OMO策略

【專案對談】傳統家電冷氣工程行數位轉型:從桃園走向全臺的OMO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Q:

之前我請你協助規劃傳統家電冷氣工程行業的一個數位轉型策略。這是一家主要服務於桃園地區的冷氣供應商,目前透過政府的共同供應契約取得訂單,約有六成的營業額來自政府採購。他們擁有完善的工班訓練系統,服務範圍涵蓋桃園、新北及新竹地區,並以中小學及大型機構(如中研院)為主要客群。2024年的年營業額約為6億。

近年來,這位業主希望進行數位化轉型,包括建立ERP系統、拓展批發業務,以及結合LINE等工具,進一步開發家居型和線上客戶。然而,這種從B端跨足C端的經營模式與公司傳統的運作方式截然不同,涉及到內部運營和策略上的全面變革。

以你的經驗,針對這類企業如何從零開始逐步打造線上事業?在建立基礎後,如何運用OMO模式(線上線下融合)進一步拓展業務?特別是當服務範圍擴大到台北、宜蘭甚至全台後,是否有一些策略能促成同業或異業結盟,並提高全國服務能力?



A:

首先,我認為應該從現有的工班訓練系統入手,透過影像記錄工班在施工過程中的規劃、執行與驗收細節。這些素材不僅可以用於內部培訓,也能用來打造具人性化的品牌內容,向外展示公司專業度。這類內容可以靜態與動態並重,並融入施工現場的故事性元素,而不僅是單純的技術呈現。

其次,在內容初期推廣時,可鎖定核心服務地區進行定位,逐步擴散到其他地區,避免資源分散。導流方面,可以利用官網或專屬窗口連結當地有興趣的經銷商或工班,逐步建立合作網絡。在價格透明化與施工標準一致性的基礎上,強調服務質量與信任感,讓異地合作更為順暢。

未來在內容運營上,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特性調整策略。例如,北部客戶更注重專業與品質,南部則可能偏好親切與接地氣的形象。這種差異化運營能提升品牌滲透效率。當品牌初步建立全台知名度後,可逐步推進全國施工標準化,實現服務與價格競爭力的平衡,最終打造全面的線上線下整合業務。


avatar-img
我有一個問題 I Have a Question
1會員
22內容數
我有一個問題、一個想法以及一些做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社區百貨崛起,零售業者如何因應?本文分析社區百貨的興起、經營模式及成功關鍵,並針對餐飲、服飾、美容等產業提出建議,協助業者掌握在地消費者需求、提升體驗感、善用O2O行銷,在變革中脫穎而出。
中小企業直播電商成功指南:從低期待嘗試到建立高互動,創新產品展示,並注重與觀眾的情緒連結,逐步提升轉換率與品牌影響力。
傳統品牌透過直播電商轉型成功的案例,重點在於低期待、重視顧客回饋、創新展示方式和注重情緒連結,中小企業也能藉此提升銷售。
社區百貨崛起,零售業者如何因應?本文分析社區百貨的興起、經營模式及成功關鍵,並針對餐飲、服飾、美容等產業提出建議,協助業者掌握在地消費者需求、提升體驗感、善用O2O行銷,在變革中脫穎而出。
中小企業直播電商成功指南:從低期待嘗試到建立高互動,創新產品展示,並注重與觀眾的情緒連結,逐步提升轉換率與品牌影響力。
傳統品牌透過直播電商轉型成功的案例,重點在於低期待、重視顧客回饋、創新展示方式和注重情緒連結,中小企業也能藉此提升銷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