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讓人懷疑「這真的是少女漫畫嗎?」的超有趣少女漫畫(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少女漫畫很容易給人一種刻板印象,那就是男女主角一年到頭老是不務正業都在曖昧、談情、吵架、說愛,女配角因男主角個個都從閨蜜進化成心機婊,男配角則因女主角做盡各種事卻只淪為一條忠犬,如羅曼史公式般的劇情,就好像永無止盡的循環,換湯不換藥的情節卻還是引發各家派系互相口水激戰。

總而言之,少女漫畫有點像滿足八卦心態的人際關係型錄,一連串男女情愛的塵網,明爭暗鬥的濃烈情感往往讓人看得比打鬥還刺激,然而發展至今卻也帶來很多為人詬病的套路(基本上就是必須不停地讓男女主角情感出現新挑戰,有點像少年漫畫打鬥必須要有新敵人,不然主人翁便只能呈現停滯狀態……),從最大宗最貼近少女夢幻情懷的校園漫畫,到傾向務實卻未脫理想情人的職場熟女漫畫,各式各樣的少女漫畫培響了各取所需的客群,然而真的所有少女漫畫都逃不過過於沉重的甜蜜詛咒?

由於自己喜歡風格強烈的角色群,以及俱備與眾不同敘述模式或世界觀的漫畫,但這些都是少女漫畫比較缺乏,而少年漫畫比較擅長的部分,但又擺脫不了根深已久對少女漫畫裡纖細愛情與人性描寫的喜愛,所以變成那些不那麼少女漫畫的少女漫畫才是我現在找尋的,但是如果你也喜歡這類型的漫畫又苦無找不到漫畫,可以參考看看我接下來推薦的漫畫(以下會盡量不提到主要劇情):

1.《7 seeds~幻海奇情》田村由美

多元的角色是7 seeds的強項

多元的角色是7 seeds的強項

我想如果你是資歷較深的少女漫畫迷,相信「田村由美」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她可是挾著兩次小學館漫畫獎的實力派漫畫家(我最愛的篠原也是用《魔影紫光》與《闇河魅影》拿了兩次),而這部漫畫就是她第二次得獎的作品。

其實跟前部得獎的《婆娑羅》比起來,我看了許多人評價都是普遍認為前作的影響力更高,然而為什麼我要特別介紹這部呢?大概是因為我認為這部更跳脫了少女漫畫的格局吧。《婆娑羅》擁有革命與末日新生後的龐大世界觀,然而男女主角敵對卻濃烈的情感似乎還是搶佔了很大比例,但《7 seeds》顯然更注重了荒野求生與團隊情感這兩塊,透過不同團隊的交叉影響,你會發現每個角色間的接觸都帶來不同的化學反應,刻劃大量卻極俱特色的角色我認為是這部漫畫最突出的地方,你幾乎可以感受到整部漫畫的角色沒有一個是不重要、不均衡。同時此部作品的末日觀呈現出一種並非殘酷的滅亡感,反而有股新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喜歡,對於生存,作者當然也有過於美化、太刻意安排的地方,但是總體而言,我認為仍是非常出色的,想到剛看時我甚至覺得她簡直改寫了少女漫畫的歷史般!

雖然人物眾多,但角色性格的塑造可以讓大家分得很清楚

雖然人物眾多,但角色性格的塑造可以讓大家分得很清楚

回歸到故事源頭,背景是一個歷經環境毀滅的荒野大陸,被挑選下來的各組人馬努力探索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土地,同時也搜尋其他倖存者的荒野求生故事,我個人是沒有去了解那些求生能力的可行性(不過有點想吐槽存活率也太高),但作者善於利用這些危急存亡的橋段來安排每組間的相遇。組別共分為春、夏、秋、冬四組,夏組又額外分成A、B兩隊,每組都有引路人外加七名成員,而各組之外還有一個不知身分的死神,構成同組的要素來自於成員姓名的涵義都可連結到該組別的季節名稱,然而成員的遭遇卻可能因環境與時間有所差別,成員間亦有不同的習性與故事。

故事前期幾乎都在解決各成員過去的背景與創傷,其實非常懸念的是你會極度好奇接下來組別會在何時、何地出場,同時人物彼此又有什麼連接點,後期劇情則著重於離散、找尋,作者巧妙的讓各組間有點錯開,形塑出相剋或互補的局面,同時一步步回溯了這個計劃的初衷與未來的目標,當然也少女漫畫少不了的戀愛線的鋪排,因為末日有個冠冕堂皇的目標便是「繁衍人類後代」。

7 seeds前幾年也有被改編成動畫喔,在Netflix可以看喔

7 seeds前幾年也有被改編成動畫喔,在Netflix可以看喔

這部漫畫主題分期算是相當明確的,也貫徹了少女漫畫的溫情,幾乎沒有血腥廝殺,以及每個人都不會是全然正邪的方針,所以想看人性極限惡鬥的人大概會失望,但整體劇情真的很有水準,不過我個人覺得後面有點拖,畫風也變得比較不穩定(田村畫風有時確實比較亂,推薦給別人時甚至有些格都看不懂)。同時感覺愛情線一明瞭,很多角色友誼或碰撞都簡單化了,我個人是對那些配對沒什麼意見,但我真的覺得配角太搶眼,會影響讀者對其的評價,甚至超越了作者原先的設定,但整體評價還是瑕不掩瑜。田村的編劇能力是真的很厲害,像前陣子我也很喜歡她的另一部漫畫《勿說是推理》,相信她的作品就算在未來也會保有一席之地。

《勿說是推理》的漫畫有翻拍成電視劇,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漫畫

《勿說是推理》的漫畫有翻拍成電視劇,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漫畫

2.《不思議少年》山下和美

山下和美也是一個資深的老牌漫畫家,她的畫風奇特又充滿魔力。《不思議少年》是一部由短篇集結的作品,每篇故事未有明確的劇情連結,然而特別的是總有一個既站在旁觀角度卻又身處核心的人物──不思議的少年。

我個人很喜歡山下和美的畫風

我個人很喜歡山下和美的畫風

說是少年,但這個少年卻可以在不同時空、國家的背景的故事裡任意地轉換自己的性別與角色,多數時他是旁觀或引導者,讀者可以透過他全知視角來瞭解甚至考驗這些所謂的「人類行為」,然而有時他又涉入角色的人生遊戲中,似乎變成無從改變任何命定的無知少年。無論他是天使抑或是是魔鬼,至少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幾乎近於「神」的角色,對於人類是充滿興趣的,而作者巧妙的透過他的眼光,提出一種新的視野來看待我們自身,同時也對人類存在的意義提出探問,我認為這是少數自己看過非常哲理性的漫畫,每篇故事又很精巧,如同一部短篇小說的質量。

想知道蘇格拉底到現代發生什麼事?請看看這部漫畫吧

想知道蘇格拉底到現代發生什麼事?請看看這部漫畫吧

因為故事都不一樣,所以我很難講概要,但是有幾篇我想特別推薦的,前三集我認為是最好看的,劇情也最具衝擊性,特別是第二集的第二篇〈蘇格拉底〉,這篇故事用了我們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的哲學先賢蘇格拉底作為主角,當總是找人辯論的蘇格拉底穿越時空來到現代時會產生什麼樣的思索?假設從這篇的觀點出發,我認為許多篇故事作者講述了人性上的共感,那是穿越古今歷久不滅的,就好像即使到了現今我們仍會思索人類是什麼?我們是誰?以及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種種的問題貫穿全部的脈絡,然而其他篇章也有更多延伸的議題。比方第四集的〈由理香〉這篇探討了人類性善、性惡的問題,第二集裡的〈塔瑪拉與德米多利〉講述了什麼是真正的「愛」(或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第四集〈理查.威爾森大臣與葛拉罕.貝卡〉則講述了贖罪與寬贖……這些故事除了反映人心,更擁有強大張力的劇情性,我個人是很喜歡這個作者的畫風,我覺得有種魔性又特異的感覺,彷彿來到童話故事與真實世界交界的一種錯覺,更重要是每篇故事基本上都非常有深度,所以強烈推薦大家可以慢慢品味這部漫畫。

3.《我們都是死人》綺羅

不過這部漫畫在臺灣好像斷尾了

不過這部漫畫在臺灣好像斷尾了

當初一開始看完全是因為被聳動又有點好笑的標題所吸引,所以當我看了《我們都是死人》時簡直深受吸引,當下覺得有點像《不思議少年》加《7 seeds》的混合簡單版,當然這部比那兩部都輕鬆些。架構我認為也比較單薄,但也不乏有可以讓人深深思索的地方,同時我認為作者擅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去處理「死亡」這個議題。

此外這部劇情發展奇特,你會很難猜得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角色也都挺有意思的,雖然我對這個作者不熟,但這部漫畫真的是很有意思,也是因為看了這部才讓我萌生寫這篇推薦文的想法。最初我們往往會去從那些最受歡迎、畫風最佳的漫畫家下手,然而有時候好看或者適合自己的漫畫往往卻是被壓在那些大量名氣的漫畫之下,當然並不是說那些受歡迎的漫畫都不好看啦,只是我想那些曝光率高的漫畫應該不用再被推銷了吧。

這就是傳說中的「死了都要愛」?

這就是傳說中的「死了都要愛」?

還是不免俗地來簡略介紹一下此部漫畫的大綱,故事講述一群於同一天死去,但彼此並未有明確連繫的人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自稱為「神」的傢伙聚集在一個類似陰陽交界的場所。面對困惑不已的死人們,神提出了一個關於復活的遊戲,那就是大夥之中的兩人能真心相愛,便可無接縫地回到人間,當然僅限於第一對誕生的情侶,所以這群第三屆參加死後戀愛實境秀的人們,接下來必須與不同性格與「死因」的人們彼此交流來爭取復活機會。

因此每個人的「生前死因」便是這個漫畫一開始所拋出的懸念,同樣這點也承載了他的生命歷史與創傷,引導了後續戀愛線的發展,儘管這是以「戀愛」為最終目標的遊戲,但我覺得作者反而沒有放很多普通少女漫畫經常出現的戀愛要素在裡面,相對的其非常現實地刻劃別於戀愛的戀愛,結合很多不同形態的愛。不確定是不是為了不要讓他們早日抵達終點,但反而延展這部漫畫的可看性,同時我覺得這部的角色個性都算比較單純,較少於勾心鬥角,不灑狗血卻還是能在互動中呈現出張力,也是蠻能可貴的一點。至於有些設定也非常有意思,例如可以選擇看到死後世界的狀態,對於角色的死亡透過外圍第三者也能呈現出不一般的視角,也增加了某些線索,當然最後還有一個大謎團隱藏在這個遊戲背後,所以就算到後面還是有許多值得期待的呢!

4.《塗鴉日記》東村明子

raw-image

整體來說這部漫畫比較貼近記實性作品,講述的正是東村明子成為漫畫家前的心路歷程,我個人認為這類作品是相當有潛能的,跳脫許多漫畫習於建築在架空的不真實世界,這種漫畫更能引發讀者共鳴,由其是了解故事背後那些真實的情感與努力,一定程度都可以為作者加分,像是之前引起很多關注的《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透過作者闡述自我心理疾病的過程,反而讓人們可以更加了解與體諒罹患心理疾病人們的真實感受,並可以以更同理的心態地去看待各色的人們。

回歸正題,我個人其實是非常喜歡東村明子的漫畫,像是曾改編過電影的《海月姬》以及改編成電視劇的《東京白日夢女》(竟然找了坂口來演Key!會不會太犯規啊啊啊),題材竟然可以從特異的宅女尼姑庵到東京時尚剩女會,而東村明子也擅於刻劃出夢幻與犀利並存的劇情架構,對於臺詞與分鏡也都精準流暢到不行,我真的覺得她是一個新穎又厲害的漫畫家。在「這本漫畫真厲害」(這是由寶島社出版的導覽書,是經由眾多參與者選出的一份當年度受歡迎的漫畫排行)中,《海月姬》、《塗鴉日記》與《東京白日夢女》都有在不同年次上榜過,可以見得她真的是部部迴響、廣受讀者愛戴的漫畫家。

從這部漫畫可以了解一個少女漫畫家的職業養成,其實也很不容易

從這部漫畫可以了解一個少女漫畫家的職業養成,其實也很不容易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部有名的漫畫要特別選《塗鴉日記》來介紹,當然是因為這部漫畫的主題並非普通的少女愛情,反而很著重在她對於恩師與繪畫的緬懷與熱情。作者很誠實的敘述了她看似與多數人沒什麼不同的一生,必須與一般人一樣面對求學與求職上的努力,然而特別是她將一直以來的夢想──成為少女漫畫家變成了一條主線,同時將她美術補習班的恩師設為了另一個主角,一個立志成為少女漫畫家的年輕女孩與一個醉心純藝術的怪異美術補習班老師所擦出的火花,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

此外,用流水帳日記般記述的生活,對於那些過去人、事、物回憶,我們可以看到東村明子的獨白常常使用呼喊式的方式處理,交錯著已經成為漫畫家的現在的「她」,那種醞釀而成的情感飽含了其走過不同階段的惆悵(當然她其實也沒很老啦),像看一個成長的相簿,卻也在在凸顯了「繪畫」與「老師」對其人生的重要性。當你再對照東村明子本人,會發現她真的是一個相當厲害的女性呢(我本來以為她應該是個搞笑無厘頭的人,但她本人卻看起來冷豔美麗型的呢),而相信這部作品不只美術方面相關的人能有所共鳴,相信所有有過夢想的人都會為之動容的。

這部也有改編成電影,但我自己覺得QQ頭不太適合演老師吧

這部也有改編成電影,但我自己覺得QQ頭不太適合演老師吧

✒️結尾小碎念

這篇是我從舊部落格搬來的文章,原本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字數超級多,這次想說拆分成上、下兩篇,看起來比較舒服。而舊文寫的時候其實距離現在也超過五年以上了,所以都是自己蠻久以前看的漫畫,當時有些漫畫好像還蠻新穎,但到了如今早就已經都完結許久。

雖然我也曾經自詡是資深的少女漫畫迷,小時候亦曾懷有當少女漫畫家的妄想,喜歡畫畫也多半是因為看了這些漫畫,但不知為何,經過三十歲好像就是一個門檻,其實我也好久好久沒有再看新的少女漫了,故這次重新整理文章,調整了一些部份,現在的我也不敢再說自己有多熱愛漫畫了,但若能推薦給喜歡的朋友,延續曾有過的熱情,那我也是覺得蠻開心的!


喜歡塗鴉、閱讀與旅行,努力在日常的空隙中尋找一點自由的空氣。 📢近期閱讀心情放在IG:https://instagram.com/yu_tien0511 ✨此處不定期更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學生時代到社會工作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法文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2020年10月去聽了王聰威《編輯樣II》的新書發表會,主編侃侃而談紙本雜誌產業近年的崩壞、《聯合文學》改版的過程…
2019年12月去聽了作家陳列的演講。陳列算是較為知名的白色恐怖受難者……
從學生時代到社會工作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法文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2020年10月去聽了王聰威《編輯樣II》的新書發表會,主編侃侃而談紙本雜誌產業近年的崩壞、《聯合文學》改版的過程…
2019年12月去聽了作家陳列的演講。陳列算是較為知名的白色恐怖受難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只能依靠錯誤設計圖的我,該如何才能變得像她們一樣呢?只要達到她們的程度就足夠了。懷孕、墮胎、分手、交纏、懷孕、生產、分手、交纏、生產。就算只是模仿這樣的人生,也已經足夠。 我想追趕上那些女孩。即使無法生產,至少在墮胎這件事,我想要追上她們。 這基本上就是本書的主題跟主線。 主角井澤釋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由少女漫畫《可以不可以》改編而成的劇集,以及主角在劇中的生活轉變。此外,劇中的重點人物和劇情簡介也得到了介紹。這篇文章著重於人物角色的個人價值觀,以及與以愛為包裝的「情緒勒索」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前言: 這個小冊子就像《芭比》一樣,通過一針見血的命名和拆穿男權謊言,現實生活中破防的男性對書的攻擊恰好與書中的內容形成趣味橫生的互文。
前陣子被推坑《單身即地獄三》,本來只是想配飯隨便看看,結果我簡直瘋魔地徹夜追完,一邊入戲,一邊彷彿跟著參賽者的經歷,進行了一場過往感情的回溯(有微雷)。看到參賽者們: 看似被動但其實積極博得關注的小動作、 看似一派輕鬆不在意但其實刻意拉近距離的調情手段、 最後不想裝了也不想留下遺憾而強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只能依靠錯誤設計圖的我,該如何才能變得像她們一樣呢?只要達到她們的程度就足夠了。懷孕、墮胎、分手、交纏、懷孕、生產、分手、交纏、生產。就算只是模仿這樣的人生,也已經足夠。 我想追趕上那些女孩。即使無法生產,至少在墮胎這件事,我想要追上她們。 這基本上就是本書的主題跟主線。 主角井澤釋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由少女漫畫《可以不可以》改編而成的劇集,以及主角在劇中的生活轉變。此外,劇中的重點人物和劇情簡介也得到了介紹。這篇文章著重於人物角色的個人價值觀,以及與以愛為包裝的「情緒勒索」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前言: 這個小冊子就像《芭比》一樣,通過一針見血的命名和拆穿男權謊言,現實生活中破防的男性對書的攻擊恰好與書中的內容形成趣味橫生的互文。
前陣子被推坑《單身即地獄三》,本來只是想配飯隨便看看,結果我簡直瘋魔地徹夜追完,一邊入戲,一邊彷彿跟著參賽者的經歷,進行了一場過往感情的回溯(有微雷)。看到參賽者們: 看似被動但其實積極博得關注的小動作、 看似一派輕鬆不在意但其實刻意拉近距離的調情手段、 最後不想裝了也不想留下遺憾而強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