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一切事物都是由很多條件和合而成
因緣和合 才會構成事物的存在 如果我們對生命 用這種方式反觀
你的'存在' 是一個事件 不是個體
性空
'性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它意思是沒有獨立存在的處境
般若經
實相一相
所謂無相
即是如相
實相就是指真實的世界 只有一個相 就是無相
即是沒有任何的執著與偏執
而佛教世界觀簡接或直接轉入人生的修行
如果我們知道世間上 每樣事物都是無常
沒有獨立自性的 我們是否要執著 金錢 名譽或煩惱
另一個觀念就是''苦先於樂''
人生並不是我們想要的快樂 首先 譬如我們口渴就要喝水
而喝水可以暫時解決口渴之苦 然後產生滿足感 但這種滿足感很快便會消失
肚子餓吃到好吃的 覺得很滿足 但我們很快又會餓
所以'苦先於樂' 是因為我們的生命 本來就有需要
因為有需要 便有了'求不得'的機會 我們想要滿足但得不到的時候
便會產生痛苦 西方世界很重視個體性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但個體性 在現實世界裡面 它是還未覺悟的狀態
一個成熟的個體 會有自己獨立的個性
但也會意識到自己 需要有自我善化的過程
從生理上來講人的煩惱是被鎖定的 每個人都有這種傾向
必須經過修行 才可以把這些傾向善化
將它改變成 所謂的''清淨''然後才能真正一層層的升境
既然這個世界是 緣起性空 並且 苦先於樂
所以當我們有了知識 對事物懂得分辨的時候
我們很自然便會分開'我'與'非我'
只要是屬於我的我就會很珍惜 但其他人的 就漠不關心
甚至覺得沒那麼重要 屬於 我的 或 他的 這個觀念
就是一切煩惱的開始 人因為的這個'偏我' 形成了貪嗔癡
意思就是 我為了自己的存在想要更多的資源 得一想二
嗔 就是當我們產生不順時遇見的負面情緒
癡 是因為我的存在 我會想去擁有
談戀愛的時候最明顯 你喜歡的人你認為他是獨一無二
所以你會癡戀 癡戀是觀念上的 不一定是指性
你求性不遂 大概不會自殺 但你求愛不遂
就會感到很痛苦 甚至有人會因此自殺
我與非我的意思是 我們會以'自我'為中心
以'非我'作為認識對象 是次要的 由於有這種價值的差異觀
我們很自然的便會重我 輕外物 輕他人
每個人都有Ego 每個人起點都是一樣的 都是求生存
我們總是想自我發展得好一點 而這個 自我中心 就是煩惱的根源
我們先是錯把 意識 認為是 我
如果我們的記憶不是連續的 我們就感覺不到'我'的存在
背後其實都沒有 我 或 自由意志 在做決定
我們認為的自由意志 只不過是意識繪畫的一個過程
但我們卻感覺到 一切的決定都是由我們所做的
但相反過來 我們處在心流狀態 我們相當投入和高度專注的時候
或者冥想 服用迷幻藥物 這些情境進入了 非我狀態
關閉了我們的''預設網路'' 沒有了'我'與其他人 我與這個世界的不同
而這個狀態更接近 生命最根本的現實 當我們真正認識到我的生命是由意識所控制
會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引薦Annaka Harris作家 陶國璋老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