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十三~十二月十九)
話說阿媽有一位鳥朋友,長得小巧可愛,背部羽毛是灰色,肚子則是白色。翅膀下方則帶了點黑、黃,像麻雀一般用跳躍的方式移動,不知道有沒有熟悉鳥類的格友知道牠的名字呢?
牠常常跟做阿媽的跟屁蟲,在阿媽後面一邊「啾啾~」地叫(所以我們會稱呼牠「那隻啾啾」),一邊吃田裡翻土跑出來的小蟲。
啾啾目擊照
因為畫面實在很可愛,一直很想記錄下牠和阿媽在田裡的樣子。曾經有用手機拍到啾啾過,不過畫質是在讓人不甚滿意(啾啾很小隻,而且對阿媽之外的人好像比較有戒心,所以只能距離比較遠地拍,再把畫面放大,但放大之後就會畫質悲劇......終於理解鳥友們為什麼都要帶大砲出門了)。所以最近好天氣都帶著我的olympus數位相機(雖然不是大砲),試著捕捉啾啾的倩影。
但啾啾或許不想被照,並在冥冥之中感應到了我的企圖?我每次帶著相機去時,啾啾遠遠看到就會飛走,或乾脆就消失不來了。帶著比平常重一倍的裝備去田裡又帶回來,持續了幾個禮拜後,還是沒拍到啾啾,倒是因此意外獲得了一些蔬菜的美照。
用相機照蔬菜們陽光下翠綠的樣子真的很漂亮。尤其時剛澆完水的菠菜,看起來鮮嫩欲滴,好好吃的樣子(這禮拜收成了)!
而上禮拜開始結實的豆子,也開始收成了!兩種豆外型不同,甜豆成熟後會變得澎澎的,荷蘭豆則是維持扁平的狀態。不過兩種可以炒在一起吃,味道像似(甜豆比較甜),還可以體驗兩種口感,只要清炒一下就很好吃了。
炒豆子
阿媽說她種的「捲心鵝仔菜」(一種可生吃的萵苣,不知道國語叫什麼)最近「ㄉㄧㄡˇㄉㄞˊ」了。
我一直不知道這種叫做「ㄉㄞˊ」的病蟲害究竟是什麼(阿媽說她也不知道),看起來是一些小黑點,時常伴隨著螞蟻。
後來搜尋到這個表單「台語蟲豸、昆蟲名稱收集(共同編輯版)」,對照發音之後發現應該是「棉蚜」。寫作「苔」,長相相似,搜尋之後發現棉蚜和螞蟻也有共生關係,符合田裡看到的狀況。
有看到資訊說可以用葵無露還防治,不過阿媽說她試了但是不太有用。不知道中了「苔」之後要怎麼處理才最有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