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則是因為遭受無常的衝擊,所以把亞男看得比自己還重要。


亞男跟太太結婚三十多年,有十七年的時間,亞男跟自己的媽媽住,太太跟一雙兒女住。十七年來,亞男的太太只要回婆婆家吃飯從來沒有好臉色,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婆婆霸佔了先生,甚至一度想要跟先生離婚。台北寸土寸金,亞男當初買的房子小了點,母親住不進來,為了照顧年老的母親,亞男回到老家與母親同住彼此照應。太太不諒解,因為她覺得婆婆應該要獨立,不能老是黏著兒子,她的兒子也是別人的先生。


有一年,亞男的太太頻繁去聽老智者演講,有一位聽眾發言,「師父,我的婆婆很自私,做任何事情都想到自己,從來沒把我當女兒看,我對她很感冒,可是住在一起,不知道怎麼保持距離。」師父聽完笑了笑,沒有回答。那位女聽眾不死心,再舉手問一次,問到第三次,老智者終於回答,「我的演講妳喜歡聽嗎?」女聽眾點頭如搗蒜。老智者又說,「如果是這樣,那妳就把婆婆當成我,回去試試看。」女聽眾默默坐下,心所有思的樣子。


亞男的太太也聽進去了,那一晚照例回婆婆家吃飯,她第一次主動微笑問候婆婆,婆婆雖然驚訝,也是笑容可掬的回應。亞男的太太說,那一刻她發現自己好像從未站在婆婆的立場想過,這麼多年來只有埋怨看不順眼和計較,也少了尊重。


亞男的太太終究走入慈善團體見苦知福,慢慢放下我執和無明,以及對先生的貪戀,對婆婆的不懷好意。她的改變也讓婆婆揣著多年的驕傲與自尊放下,用真誠的慈母心相待。有一天,夫妻倆因細故吵架,先生盛怒下叫太太滾出去,不一會兒,婆婆進房間,見媳婦默默摺衣服,拉著她的手說,「不要難過,該滾的人是他。」媳婦當場抱著婆婆哭得淅瀝嘩啦,一路走來,只有值得和感恩。


婆媳問題千年難解,沒有婆媳問題的家庭歲月靜好,亞男太太與婆婆的問題最終還是由她自己聞法之後心開意解。很多時候很多問題沒有對誰對錯,一個家庭的和諧真相就只是有一方願意站到另一方的立場去體恤他們的不容易,只是這樣而已。


#婆媳

#尊重

#體恤

avatar-img
53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瑞霞的小兒子在軍中當兵演練出意外,當裝甲車駛至橋中段,因鍊條斷裂而衝落橋下,瑞霞的兒子當場離苦得樂。瑞霞說,兒子原本不是要搭那輛裝甲車,臨時與同袍交換才發生意外。瑞霞的先生說,不能恨別人,要恨自己,一定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有欠缺、有虧欠,才會發生這樣的遺憾。 自從小兒子離開後,瑞霞開始親近佛法
有一個老阿嬤,煮飯煮了六十多年,從年輕煮到老,一點都不厭倦。她說,能煮是福氣,尤其能煮給別人吃,看別人吃得津津有味,她就覺得很值得很歡喜。 阿嬤已經七十六歲了,平時除了滿足家人的味蕾和做社區志工,她更用心照顧獨居老人、生病的人,以及行動不便的人。阿嬤每天都會幫兒子、媳婦、孫子準備便當,打完家人
阿錦嫂每天下午騎著改裝的三輪發財車到鄉間賣豆花和素麵線,十五年如一日。阿錦嫂是一名歡喜念佛的佛教徒,出門做生意的時候嘴巴也沒閒著,總是一路念佛,一路歡天喜地。 有一天,阿錦嫂如常出門做生意,騎到田庄的一處十字路口,遠遠看到一輛播稻的鐵牛朝她駛來。當阿錦嫂越駛近路口,越發覺不對勁,因為對方眼睛發
秀芳為眼前的年輕人讀繪本,年輕人聽著聽著就哭了,哭得淒厲而安靜,眼淚從眼角不斷溢出,秀芳極力穩住聲調,一邊讀,一邊為年輕人擦淚水。 每個星期秀芳都會抽出時間到創世基金會照顧臥床病人,有時為他們念繪本,有時說故事,有時靜靜為他們按摩。病人有老有少,他們的靈魂被禁錮在肉體裡動彈不得,秀芳的出現對他
看連續劇時,如果壞人得意又當道,入戲太深的觀眾總會恨的牙癢癢,詛咒壞人馬上受報應,祈求受陷害的孝子好人早日出頭天。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連續劇中那個好人孝子的位置,試想,當我們處於水深火熱、草木皆兵的危局困境中,是否能堅守正道和善念。 身為養女的阿蕊阿嬤十七歲結婚,十八歲生下兒子,沒多久,從哥哥變
秀麗與先生育有三個孩子,小兒子兩歲那一年,她發現先生外遇,喚不回先生的心的秀麗心灰意冷,取出剪刀往胸口刺進的瞬間突然想起這輩子還有欠誰,沒想到這一想,父母的顏容突然撞進腦海,她放下剪刀,哭得不能自已。後來有人問秀麗,為什麼輕生的那一刻,心中想的不是小孩,而是父母?秀麗說,因為她確定先生的女朋友會疼孩
瑞霞的小兒子在軍中當兵演練出意外,當裝甲車駛至橋中段,因鍊條斷裂而衝落橋下,瑞霞的兒子當場離苦得樂。瑞霞說,兒子原本不是要搭那輛裝甲車,臨時與同袍交換才發生意外。瑞霞的先生說,不能恨別人,要恨自己,一定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有欠缺、有虧欠,才會發生這樣的遺憾。 自從小兒子離開後,瑞霞開始親近佛法
有一個老阿嬤,煮飯煮了六十多年,從年輕煮到老,一點都不厭倦。她說,能煮是福氣,尤其能煮給別人吃,看別人吃得津津有味,她就覺得很值得很歡喜。 阿嬤已經七十六歲了,平時除了滿足家人的味蕾和做社區志工,她更用心照顧獨居老人、生病的人,以及行動不便的人。阿嬤每天都會幫兒子、媳婦、孫子準備便當,打完家人
阿錦嫂每天下午騎著改裝的三輪發財車到鄉間賣豆花和素麵線,十五年如一日。阿錦嫂是一名歡喜念佛的佛教徒,出門做生意的時候嘴巴也沒閒著,總是一路念佛,一路歡天喜地。 有一天,阿錦嫂如常出門做生意,騎到田庄的一處十字路口,遠遠看到一輛播稻的鐵牛朝她駛來。當阿錦嫂越駛近路口,越發覺不對勁,因為對方眼睛發
秀芳為眼前的年輕人讀繪本,年輕人聽著聽著就哭了,哭得淒厲而安靜,眼淚從眼角不斷溢出,秀芳極力穩住聲調,一邊讀,一邊為年輕人擦淚水。 每個星期秀芳都會抽出時間到創世基金會照顧臥床病人,有時為他們念繪本,有時說故事,有時靜靜為他們按摩。病人有老有少,他們的靈魂被禁錮在肉體裡動彈不得,秀芳的出現對他
看連續劇時,如果壞人得意又當道,入戲太深的觀眾總會恨的牙癢癢,詛咒壞人馬上受報應,祈求受陷害的孝子好人早日出頭天。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連續劇中那個好人孝子的位置,試想,當我們處於水深火熱、草木皆兵的危局困境中,是否能堅守正道和善念。 身為養女的阿蕊阿嬤十七歲結婚,十八歲生下兒子,沒多久,從哥哥變
秀麗與先生育有三個孩子,小兒子兩歲那一年,她發現先生外遇,喚不回先生的心的秀麗心灰意冷,取出剪刀往胸口刺進的瞬間突然想起這輩子還有欠誰,沒想到這一想,父母的顏容突然撞進腦海,她放下剪刀,哭得不能自已。後來有人問秀麗,為什麼輕生的那一刻,心中想的不是小孩,而是父母?秀麗說,因為她確定先生的女朋友會疼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考驗一個人和折磨一個人,都會從他的軟肋下手。比如說,上天要訓練提升一個人的修養和心性,就會取那個人最在乎的人或東西作為考驗,又比如說,冤親債主要報復一個人,也是同樣拿對方最在乎的人事物當墊背,為的就是達到目的。 有一個女孩,跟父親的感情很好,父親對她極盡栽培,雖寵愛卻不寵溺,培養她知書達理,又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考驗一個人和折磨一個人,都會從他的軟肋下手。比如說,上天要訓練提升一個人的修養和心性,就會取那個人最在乎的人或東西作為考驗,又比如說,冤親債主要報復一個人,也是同樣拿對方最在乎的人事物當墊背,為的就是達到目的。 有一個女孩,跟父親的感情很好,父親對她極盡栽培,雖寵愛卻不寵溺,培養她知書達理,又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