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朋友問我:「財務自由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有辦法達成嗎?」老實說,當初我也曾對這個概念抱持懷疑,但在不斷摸索與實踐之後,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法。今天,我想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和數據,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的案例——僅透過部分數字與七年的記帳統計,也能清楚估算出達成財務自由的可行性。
七年前,我開始堅持記帳,詳細記錄每筆收入與支出。透過這個過程,我不僅瞭解了自己的消費模式,也發現了許多可節省的地方。事實上,平均每個月我能存下收入的 70% 至 80%,這筆資金成了我理財規劃的基石。
當初我對投資市場還不夠了解,連ETF也不熟悉,但我發現自己對一些穩健獲利的股票,特別是金融與電信等產業有著不錯的判斷。這些選擇讓我的投資組合保持穩定增長,也正是這樣的策略讓我累積了可觀的被動收入——目前這筆被動收入已經超過了我的日常開支。
為了保護隱私,我不會公開所有的投資細節,但以下這些統計數據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很多人認為財務自由需要高深的投資技巧與複雜的公式,而我認為關鍵在於:
我並非一夜之間達到了財務自由,而是通過七年持續記帳、精打細算與穩健投資,逐步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希望我的這些數據與經驗能夠給正在努力追求財務自由的你一點啟示:只要踏實記帳、堅持儲蓄與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財務自由真的並不遙遠。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想交流更多理財技巧,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