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好~ 桃梨媽咪今天繼續來分享有關基因檢測的東西啦!
這些是以前寫的東西,所以發布比較快,以後與育兒相關的東西會再慢慢放上來~
講到懷孕,第一次懷孕的時候,醫生推薦我NIPT,我毫不猶豫跟他說"我要做羊穿加上羊晶!",醫生聽後感到驚訝,因為我才27歲,怎麼會想做羊穿跟羊晶呢?
基本上,羊膜穿刺(羊穿)是一種檢測胎兒健康狀況的方法,主要通過分析細胞的染色體來判斷其正常與否。就像在面試時查看一個人的照片,可以判斷他是否健全,但只能看到較大的缺陷,解析度大約在5~10 Mb(兆鹼基)左右。這項檢測的正確名稱其實是核型分析(Karyotyping),大約在懷孕16-20周左右進行,好處是準確率幾乎100%,因此做為一個正式診斷的工具。
羊穿會很痛嗎?會不會傷到小孩?
桃梨媽媽目前做過三次的經驗,兩次不痛,一次很痛,我想應該是差在下針的位置要是剛好神經比較多,可能就會痛一點。羊穿進行的時候,醫師跟我說,完全不需要擔心是否傷到小孩,針是軟針,拿起來就像軟趴趴的義大利麵條一樣,他們會依照經驗,仔細的照超音波,在超音波下尋找寶寶未佔據的區域抽取羊水,抽完之後,醫生建議隔天可以請假休息一天,有的醫生則認為其實不需要休息一天也可以,各位完全不需要擔心。抽出來的羊水,會送到實驗室去培養,接著進行核型分析,由於培養需要時間,通常報告需要一個月左右才會出來。
羊水晶片則是解析度比較好的基因檢測,前面提到的東西它大部分都可以檢測的出來,它可以分析出微缺失、微重複等等。舉例來說,一張解析度更高的照片,你可以看看見更多的細節, Full HD的畫面總是比480p的看得更清楚,更透徹嘛~染色體裡面有一小片段不見了(microdeletion, 微缺失),或是多出來了(microduplication, 微重複),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微缺失或微重複其實滿特別的,並不會因為年齡提高,風險就增加,意思就是說每個孕婦的機會都是相同的,直至今日,這部分的重要性慢慢的越來越多人重視。
現行的羊晶技術,使用的是以下兩種平台
不論是羊穿還是羊晶,這兩項技術現今拿來當作是診斷的工具,而不單單是篩檢,NIPT即使有異常,也由於它的原理(請參考上篇),只能當作是篩檢,所以我二話不說就決定要做羊穿加羊晶啦!
講講桃梨媽媽自己的故事好了,雖然不孕的路途很艱辛,我們快轉到懷孕的階段好了,第一胎好不容易懷上了,戰戰兢兢的選擇羊穿與羊晶,令人很開心的是,結果是正常。我人生目前為止總共懷孕3次,很幸運的第一個寶寶與第三個寶寶都是正常,也很幸運的藉由這個先進的基因檢測,我第二個寶寶檢查出了異常,是22q11.2的位置發生了微重複。
NIPT在檢測微片段(如22q11.2微重複或缺失)方面的準確性通常較低,我若當初選擇了NIPT,可能不一定會有今天的分享。
這份報告是我第二個寶寶的報告,羊穿的核型分析那時候還沒出來(事後我拿到之後結果是正常),羊水晶片則是因為異常,很快就拿到報告了,解析度較高的羊水晶片驗出了22q11.2微重複。
我感到無比悲痛,無法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奔山倒海的情緒湧上來,我們夫妻倆都哭了很久,也艱難的跟大寶梨子解釋說她最期待的妹妹不會來了。在診間,醫生不敢跟我篤定說這個小孩一定會正常,他也不敢說有多少機率生下來會有智力問題,可以說是一半一半。我開始思考,這樣的選擇會帶來什麼後果?
怎麼辦? 要賭嗎?我真的很想賭看看,那賭輸了呢?賭輸了怎麼辦?
可是萬一賭贏了呢?這個小孩生下來會不會是正常的?
我是不是扼殺了她的生命?
醫生給了我時間,請我好好想想,週數已經大了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考慮,但最後回診的時候,即使已經簽名了,他看我還是猶豫不決,這位仁慈的醫生跟我說了一句很關鍵的話
「你必須多想想大寶的人生,如果是個有問題的小孩,你可能會毀了她一輩子...」
這句話最後讓我淚崩了,我知道我別無選擇了,權衡之下最後在19w+6選擇引產,我們連小孩的名字、安全座椅等等都買好了,換來這種結果真的很令人難過。不過,真正的愛是責任與放手,已經做了當下最好的決定就不後悔了,當時我跟我這位無緣的女兒說,希望她有機會收拾行李再來當我的小孩!當時是2021年懷孕,知道消息的時候我才29歲,我選擇在2022年初與她告別。
這次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異常的風險並非年輕就能避開。因此,提前做好萬全準備是至關重要的。你必須清楚了解自己能承受多少風險,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
桃梨媽媽在這邊告訴大家,希望我的故事能提醒每位準備懷孕或是正在懷孕中的父母,無論選擇哪種檢測方式,了解風險和責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真正的愛是包容與放手,無論最終的選擇是什麼,我們都必須相信那是當下最好的決定。希望未來的你們能在每個選擇中找到平靜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