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東野圭吾—以前,我死去的家

閱讀心得|東野圭吾—以前,我死去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作者

作者是東野圭吾,有許多拍成電視劇及電影的作品像是白夜行、秘密,還有偵探伽利略最有名的「嫌犯X的獻身」雖然我沒看過幾部但常常聽到作者名字,有一次閒閒沒事就想說來讀讀看他的小說,之前有讀過白夜行、伽利略系列、加賀系列、秘密、惡意,還有一些未讀的擺在書庫裡面,每次我讀他的小說都是一開始感有點無聊,看沒兩頁就闔上書,可是到中間就會變得想要知道後續加快閱讀速度,這樣算應該是蠻合我胃口的小說吧。

關於內容

這本書內容不會很長,故事內容是說主角的前女友在父親過世之後,出自一些因素,想要去尋找父親生前常常單獨前去的一棟房子,在一次同學會中與主角重逢之際,便邀約主角能夠陪她一同前往,到了別墅之後兩人發現這棟房子雖然積滿灰塵,但是屋內家具擺設都沒有特別整理過,就好像有人生活到一半就直接出門不回來似的,兩人在屋內探索,在看似小孩子的房間內找到一本日記,讀者也隨著主角兩人一起看著日記,探究這間屋子過去發生的事。

讀後感想

這本書主要都是跟著主角的視角在觀看故事,所以很容易把自己帶入主角,思考方向很容易就跟著主角一致,作者也利用這一點來製造情境,讓讀者最後會有一種「被騙到了」的感覺。

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女友雖然喪失了小時候的記憶,但那些記憶確實對她的人格造成了影響,讓我想到最近讀過很多的心理相關書籍都有提到,就算我們忘記了,但過去的記憶會造就我們現在的行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於情緒的反應大多跟過去經驗有關,主角的前女友就算主觀上失去那些記憶,但那些記憶已經在內心刻下深刻的影響。

我看東野圭吾的小說都是直接看,沒有先去搜尋相關資訊,我覺得作者在寫書的同時都會給讀者帶一點小驚喜,如果先去看了相關內容的討論,會破壞閱讀體驗,像是秘密、惡意,在完全沒有資訊的狀況下去看我都會對情節印象深刻。

avatar-img
阿寶的閱讀路
19會員
68內容數
寫一些文章,大多是閱讀書的心得,偶爾會寫點其他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寶的閱讀路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也是暢銷書「逆思維」的作者,因為之前有看過逆思維,所以在得知有新書之後也買來看看,。這本書聚焦在學習的進步與成長,作者認為只要有適合的環境,任何人都可以學會任何事,並且與我們分享追求進步的方法。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人們在推行創新事物時遇到的阻力,這些阻力被稱為「心理摩擦力」,並被分成四大因素:慣性、惰性、感情因素和反彈。作者提出,要推動創新,不僅要提供吸引力,更要消除這些摩擦力。文章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深入淺出地解釋了這四大因素。
  這本書的全名是「啃老浪潮:十年前的心肝寶貝,十年後卻成為啃老累贅」。 作者是最上悠醫師,他以精神科醫師的視角指出啃老族問題常常出在不健康情緒的累積上,這些問題又跟家庭環境息息相關,所以有時候從父母開始改善親子關係,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有可能獲得改善。
  這本書是我平常在Podcast聽的節目:「哇賽心理學」的兩位主持人共同著作的,作者是蔡宇哲博士以及蔡佳璇心理師,兩位專注於睡眠研究、心理學,也經營Youtube、Podcast頻道,分享各種心理學知識。 這本書說明休息對人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平常認為的休息方式對大腦的恢復其實沒有幫助。
年輕的巴菲特是個不善言辭的人,談起股票跟經濟他總是吸引許多聽眾,一離開這些話題,他就不知如何開口,他也深知人脈對他將來的重要性,所以他決定改善自己的弱點。
這本書說的是有關情緒過度反應的狀況,這種例子我們常常在電視上新聞看到,有的人只因他人無心的一個行為就暴怒甚至大打出手,作者在書中解說了憤怒的背後所隱藏的情緒及心理狀況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也是暢銷書「逆思維」的作者,因為之前有看過逆思維,所以在得知有新書之後也買來看看,。這本書聚焦在學習的進步與成長,作者認為只要有適合的環境,任何人都可以學會任何事,並且與我們分享追求進步的方法。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人們在推行創新事物時遇到的阻力,這些阻力被稱為「心理摩擦力」,並被分成四大因素:慣性、惰性、感情因素和反彈。作者提出,要推動創新,不僅要提供吸引力,更要消除這些摩擦力。文章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深入淺出地解釋了這四大因素。
  這本書的全名是「啃老浪潮:十年前的心肝寶貝,十年後卻成為啃老累贅」。 作者是最上悠醫師,他以精神科醫師的視角指出啃老族問題常常出在不健康情緒的累積上,這些問題又跟家庭環境息息相關,所以有時候從父母開始改善親子關係,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有可能獲得改善。
  這本書是我平常在Podcast聽的節目:「哇賽心理學」的兩位主持人共同著作的,作者是蔡宇哲博士以及蔡佳璇心理師,兩位專注於睡眠研究、心理學,也經營Youtube、Podcast頻道,分享各種心理學知識。 這本書說明休息對人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平常認為的休息方式對大腦的恢復其實沒有幫助。
年輕的巴菲特是個不善言辭的人,談起股票跟經濟他總是吸引許多聽眾,一離開這些話題,他就不知如何開口,他也深知人脈對他將來的重要性,所以他決定改善自己的弱點。
這本書說的是有關情緒過度反應的狀況,這種例子我們常常在電視上新聞看到,有的人只因他人無心的一個行為就暴怒甚至大打出手,作者在書中解說了憤怒的背後所隱藏的情緒及心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