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作者是亞倫·T·貝克,被稱為「認知行為療法之父」,曾獲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五位心理師之一,這本書是我在聽podcast「啟點文化」有聲書評單元聽到的,這本書說的是有關情緒過度反應的狀況,這種例子我們常常在電視上新聞看到,有的人只因他人無心的一個行為就暴怒甚至大打出手,作者在書中解說了憤怒的背後所隱藏的情緒及心理狀況。
偶爾會看到人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暴怒甚至做出攻擊他人的行為,事後恢復冷靜又可以很正常的表示愧疚,可是下次遇到類似事件又會繼續暴怒,這些有情緒困擾的人在與作者治療訪談時發現,他們在憤怒當下的想法不只是憤怒,而有其他像是被拒絕、悲傷、挫敗、自責,比較像是受到傷害的感覺,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選擇戰鬥、逃跑或是待在原地,心理受到傷害也是一樣,如果能反抗人們會攻擊傷害他的人,如果不能反抗那就會陷入焦慮狀態,像是店員對你不禮貌,你會破口大罵甚至出手教訓他,但上司罵你,你只憋在心裡,書裡的患者認為在受到這些「被傷害」的感覺之後,為了保護自尊得要採取反擊,如果有必要還得要出手教訓對方,讓對方不會再繼續傷害自己,但這些其實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心理狀態。
人對自己的形象會有一套看法,這是你認為別人麼看待自己的自我形象,如果自我形象與現實狀況有落差,有人可以接受事實並改進自我形象,另一種是為了維護自我形象拒絕接受事實並在心裡貶低對方,這種在心裡報復的感覺可以取代受傷害的脆弱感,我們把注意力從自己受到傷害轉化成攻擊對方,從「我怎麼這樣變成你怎麼這樣」,這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最極端就是為了阻止對方繼續傷害自我形象,這時候就會出現暴力行為,受害者變成復仇者,通常這些易怒的情緒患者,從不認為自己是加害者,反而是受害的一方。
這些自我形象形成了一種信念,當別人破壞信念時人會反射性地出現憤怒並試圖攻擊冒犯者,但是在憤怒之前出現的是受傷的感覺,人在心情上受到痛苦時會迫使自己做出行動,試著要改變這種狀況,如果無力改變就會選擇遠離痛苦源,如果可以使用暴力解決就會使用暴力,在這些信念當中有一些是攸關生存的,比如說有人拿著武器接近你,你會先感到焦慮然後選擇遠離或是先下手為強,但有些思考框架比較敏感的人會產生扭曲的信念,比如說店員拒絕自己的要求,可能也會觸發這種機制,導致自己做出辱罵或是攻擊店員的行為,他們會認為對方不順自己的意思行動會傷害到自己的內在形象,比如被看輕、不被尊重、對方故意無視自己,這些有損自己的自尊心,就像前面說的感受到痛苦,就會做出一些行為來轉化痛苦源,於是攻擊冒犯者。
在憤怒、恐懼、壓力情況下,人會使用原始思維來做判斷,它用最快速的方法分辨有害無害、是敵是友、該戰鬥還是逃跑,在遠古時代原始思維讓人生存率提高,但原始思維的分辨方式是非黑即白,如果不是自己人就是敵人,這種思維還會受到過去經驗影響,現在人大多依靠社會規則來規範自己,以至於大方向差距不會太大,但人的信念還是有所差異,簡化的思考方式反而會給人帶來許多麻煩,因為每個人都照著自己過去的經驗做出判斷,這個判斷未必與現實情況相符,前面說到的扭曲的信念如同:孩子不聽話=他就是屁孩,店員在忙沒招呼我=店員不重視我,屬下做錯事=他在挑戰上司權威,類似的狀況如果一直累積下來自己的認知就會有偏見存在,最後會變成「店員沒聽到我叫他,我覺得他故意的,他看不起我,我感到被拒絕,我得要教訓他讓他不會再看不起我」,但如果可以轉化自己的思考方式,多問自己幾個問題就可以跳脫原始思維,像是問自己,對方知道你的信念嗎?對方這個行為有造成你實際的損失嗎?你攻擊對方後會得到什麼後果?只要能夠察覺到憤怒背後的情緒,大多人都可以好好控制自己的行為。
這本書還有說到其他很多內容,因為內容太多我反而想不到怎麼寫心得,就只寫了最基本的個人情緒及思考模式,之前因為看查理·蒙格的書,他說他一生中都在努力變得更理性一點,但在看過這本書之後我反而覺得承認我們感性大於理性也沒關係,因為這在過去是生存本能,如果沒有直覺性的快速思考,那我們遇到危機時就沒有辦法快速做出反應,這樣是不利生存的,雖然現在這種原始思維會造成問題,但理解到原因之後我們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自己的思考方式,但可以理解到人不可能永遠保持理性,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弱點被他人觸碰到是會爆炸的,妙的是我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那個弱點是什麼,所以有些人情緒一來就攻擊對方,但他可能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本書作者也是透過長時間的諮詢病患才幫助到病患認識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