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看過爆走兄弟這部動畫,每次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迷你四驅,不管是不是加裝了甚麼東東,成功通過那些非常特殊、現實世界難以實現的賽道,就覺得熱血沸騰。
雖然那些賽道只存在於動畫裡,但現實世界還是有類似的設計,尤其位在新北市的105市道新闢道路工程,為了克服當地地形,就出現了台灣少見、被很多人說像是真實版四驅車賽道的設計。關於這條道路的規劃,其實已經出現一陣子了,為甚麼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聽到進入施工階段的消息呢?👉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K7937qD_1dM
彎彎曲曲的105市道
位於新北市的105市道,是往返林口跟八里的重要道路,在八里能銜接台64、台61跟台15線,林口則是能接上國1,同時也能說是距離最短的道路啦,畢竟要從林口中心區域往北,除了105市道,其他只剩下往五股的粉寮路,還有往林口發電廠的寶林路,如果真的很仔細研究地圖,也是有其他小路可以走,但道路寬度跟路況都不是太好,大型車輛絕對開不過去。

尤其林口這幾年,陸續有包括林口工一等等的開發進駐,加上淡江大橋即將完工,未來也有可能引入從淡水來的車流。還有附近的台北港也持續在擴大面積,從原本輔助基隆港的角色,因為港區大加上水深夠,現在變成北部海運跟汽車的重要物流港口,都讓105市道預估車流量逐年增加,還有不少大型車輛會用到這條道路。
再來更麻煩的是,整個105市道因為要從靠近沿海的八里,一口氣爬上林口台地,有些路段不只高低落差大,還很多連續彎道,靠近林口的路段路寬也不寬,不少大車轉彎都會佔用到對向車道,老實說是滿危險的。

再來從車流分析來看,從田心仔橋到林口的中華路,在早上跟下午車流量大的時段,服務水準已經來到比較差的D跟E級,如果沒有改善計畫,到未來的2041或2051年,E等級路段只會越來越多,所以才出現這項改善工程。不過因為105市道長度還挺長的,整項計畫又切成了三大部分,其中最特殊的高架環型橋、也就是這張圖的路段,屬於改善工程的第二階段。
新建高架環形橋(第二階段)
這段特殊的高架環型橋規劃,主要是從林口長坑國小南側開始,一路往南到林口高爾夫球場北端,路線全長來到2.46公里。先是在國小南邊設置半徑80公尺的北側環形橋,南側則稍微小一點,半徑為60公尺,目的是為了降低起點到終點,直線長度來到1.2公里,高低差卻來到180公尺的問題,這一段也是原本105市道,連續彎道最多的地方,如果以設計速率40來看,很多地方都沒有達到要求,所以環形橋的最大目的,就是增加爬坡長度、克服地形高低差、減少連續下坡,大約能把原本最大縱坡的11%,降低到直線路段的7.9%,跟環形橋段的5.9%,所以最終才出現這個很像雲霄飛車軌道的道路。

除了環形橋,其他就是一般的直線路段,車道配置則是雙向四車道,同時最寬的地方在南端環形橋,主要是得配合曲線車道跟視距加寬,全線道路寬度是來到18~23公尺。當然除了增設環形橋方案,先前的確有考慮過直接把原道路拓寬,但拓寬就沒辦法改善轉彎半徑跟坡度問題,另外如果直接把彎道截彎取直,會造成坡度比原本更陡,加上原路拓寬得拆除沿線私人建築,最後還是決定以高架環形橋方案為主。

最重要的進度部分,先是在2022年公告實施都市計畫,可以看到地圖上兩個完美的大圓圈,就是高架環形橋的預定位置,設計作業則是在同年底完成,不過因為計畫總經費,先前預估來到42億元,算是滿大筆的支出,所以新北市政府先前一直在跟中央,爭取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補助,後續總算是在2024年中,經過內政部國土署審議納入,不過這時候總經費已經調整到68.4億元(工程費約61.52億元、用地費約6.85億元 ),中央預計補助費用則是來到約46.6億元。

現在已經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工程的公開閱覽公告,招標似乎會在年中上網,如果順利的話,希望年底可以決標、邁入動工,以工期48個月來算,應該2030年可以完工通車。
未來市政府是規劃把大型車輛,導到增設的高架環道,所以會提高安全設計,包括設置避車彎、採用減速標線、高架橋護欄型式與高度,比照公路局快速道路標準、橋面鋪裝採透水鋪面,降低浮水效應等等,機車大機率還是走原有路段。
A3新闢道路(第一階段)
看完特殊的高架環形橋設計,再來回到第一階段,也就是現在正在施工中的A3計畫道路新闢工程。起點從林口文化北路與中華路交叉路口開始,一路往北到林口高爾夫球場北側,後續就是接到剛剛提到的高架環形橋,全長2.13公里。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湖子路以北路段,是利用現在的後湖路拓寬,而湖子路以南則是把中湖路保留起來,然後新開一條道路,長度分別是拓寬的1140公尺,跟新闢的990公尺,設計速率是50。

道路寬度方面來到18公尺、雙向各2車道,同時也會新增人行道空間。目的是希望改善原本中湖路路寬不足、後湖路與中華路交會角度不好,還有大型車跟行人爭道等等問題。那A3計畫道路啟動時間,比高架環形橋還早,在2023年11月就已經決標,2024年初正式開工,截止到今年3月底,施工進度是來到42.6%,目前預計2026年初完工通車。

這項工程其實還有個很特別的地方,主要是從更早之前、1980年代的都市計畫,就能看到這條道路的規劃出現,目的跟現在一樣,是為了滿足林口往返八里的交通需求,當時編號是外-1道路,寬度25公尺。不過那個時候是列在第三期的改善計畫,也就是跟林口其他工程相比,還不是這麼緊急,所以看未來需求再決定要不要把路打通,加上從1969年林口特定區地圖可以看到,現在的中湖路在那個時候,已經有基本的雛型,在需求還沒起來的情況下,還是從改善現有道路著手比較省經費跟省時間,所以這條道路的開闢計畫就一直暫緩,直到最近才正式動工。

北51~田心仔橋(第三階段)
最後第三階段是靠近八里那一側,從北51區道路到田心仔橋,主要是在A3計畫道路跟高架環形橋完工後,可能會有不少林口車流前往八里,不過因為目前前兩項工程都還沒完成,還不確定究竟要不要增加八里端的路網容量,所以整個工程只是在規劃階段,還沒正式施工。

統整
最後就來整理一下105市道三階段的工程進度。首先從林口開始,是第一階段的A3計畫道路新闢工程,除了增設道路之外,還會把部分現有路段拓寬,同時也是最早施工的工程,在2024年初開工,預計2026年完工通車。再來往北是高低差比較大的路段,所以規劃用高架環形橋減緩道路坡度,總共有南北共兩個,希望能在今年2025年決標動工、2030年完工通車。最後則是靠近八里的北51區道路到田心仔橋,不過這段路要不要拓寬,要看前面兩項工程通車後狀況,再做決定,所以這段路目前還沒正式啟動。等到工程計畫都完成之後,預估2051年尖峰時間的道路服務水準,能從比較差的D跟E,提升到A跟B級。

其實道路的各項增設或是改善工程,跟城市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而林口新市鎮從以前不斷發展到現在,這幾年也有林口工一計畫的完成,現在則是改名成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同時已經有艾司摩爾跟台聚公司進駐,其中艾司摩爾的廠房正在興建當中,最近也有其他土地的開標作業正在進行,算是既附近的林口工二到工五,又一片科技產業能進駐的新區域。
另外在機捷A9林口站附近,則是有先前招商的國際媒體園區,A區塊是由三井不動產取得,主要是把旁邊的OUTLET再度擴張,現在已經開始營運。B基地則是東森集團取得,預計作為企業總部,目前還在施工中,其他基地則是沒有太明確的消息。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K7937qD_1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