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不是救世,而是與苦同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不是來拯救世界的,你只是剛好經過,剛好願意留下來。」——《凡心錄》


翌日清晨,雲尋離開小鎮,一路往南走。

 

他沒帶太多行囊,只背著那把從未再出鞘的劍,和寂聞送他的竹水壺。

 

山路轉為平原,道旁偶有炊煙升起,他經過村落時,有人向他招手,有狗向他吠叫,也有孩子遠遠看著他那柄劍,眼裡閃著既畏又羨的光。

 

他只是點頭,不多言。

 

行到午後,他經過一片稻田,見有婦人抱著小孩,在田埂上哭。

 

雲尋停下腳步,低聲問:「發生什麼事了?」

 

婦人見他一身行腳模樣,又背劍,像是習武之人,便哭著說,家裡孩子高燒不退,村裡郎中出遠門,無人能治。

 

「我不是郎中。」雲尋說。

 

「求你看看,就看看也好……」婦人哽咽。

 

雲尋點點頭,跟著她進村。

 

村子不大,屋舍簡陋,孩子躺在草席上,臉頰通紅,呼吸急促,旁邊還有兩個小孩縮在角落,一臉驚恐。

 

雲尋伸手觸摸孩子額頭,熱得驚人。他不懂醫術,但記得寂聞曾教過他用井水冷敷,也教過一種引氣的手法,可以暫緩症狀。

 

他請婦人備水,以靜坐之姿,雙手覆在孩子胸口,緩緩運氣導息,不以法術逼退熱氣,只引引自己平和的氣息,慢慢灌入。

 

「別怕,不是為了救,是為了陪他。」他心裡默念。

 

一刻鐘過去,孩子的呼吸漸漸平緩,額頭的熱氣也微微退去。

 

婦人感動落淚,跪拜道謝。

 

「別拜我,我什麼都沒做。」雲尋說。

 

他起身離去,沒有留下名姓,只說:「若有緣,他會好。」

 

他走出村子,回頭望了一眼。

 

一個村裡的老人對他說:「我們以前也見過很多修行人,有的來教道理,有的來渡人,只有你,沒說一句大道理,只陪著我們守著那口氣。」

 

雲尋一怔,忽然想到寂聞說過的話——「修行,不是說了什麼,而是你願意靜靜地在。」

 

那一刻,他才真的明白:「不為救世,只為與苦同行。」

 

他在村外坐了很久,直到太陽落下,星星一顆顆浮現。他取出竹壺喝水時,看見有個孩子偷偷靠近,正是那個病癒中的男孩。

 

小男孩怯怯地問:「你是仙人嗎?」

 

雲尋搖搖頭,笑著說:「我不是仙人,我只是個走路走很久的人。」

 

「那你會再來嗎?」

 

雲尋望向星空:「如果有風來,也許就會了。」

 

孩子聽不懂,只點點頭,接著跑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中緩行人
3會員
86內容數
喜歡登山,也喜歡安靜地觀察生活。 走過的山路、遇見的人事,常常在心裡留下些什麼。 這裡記錄我在山裡的片刻,也寫下一些溫柔的小故事與微光時刻——那些看似微小、卻讓人心裡一亮的瞬間。 不是什麼專家,只是一個願意慢慢走、慢慢寫的人。希望這些文字,也能在某天、某個角落,陪你走過一段路。
山中緩行人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雲尋在途中意外重逢兩位舊人——師弟林靖與昔日心上人蘇瑤。 舊情舊怨在相逢中浮現,也在一句句平靜對話裡悄然放下。 蘇瑤說:「現在你說了,我就不恨了。」他終於明白,重逢有時不是為了重續,而是為了說出那句過去沒說的話,然後好好告別。 告別舊人,也告別過去那個還在執著的自己。風停了,他轉身走向自己的路。
2025/05/29
雲尋在途中意外重逢兩位舊人——師弟林靖與昔日心上人蘇瑤。 舊情舊怨在相逢中浮現,也在一句句平靜對話裡悄然放下。 蘇瑤說:「現在你說了,我就不恨了。」他終於明白,重逢有時不是為了重續,而是為了說出那句過去沒說的話,然後好好告別。 告別舊人,也告別過去那個還在執著的自己。風停了,他轉身走向自己的路。
2025/05/28
在寂聞的引導下,雲尋終於背劍下山,展開一段無目的的旅程。 他走過泥濘山路、村落集市,觀人世百態,不再執著於飛升與強大,而是學著「不離自己」。 在一間破廟前,他看見「萬境皆幻且觀心」的對聯,也看見自己心中漸漸發芽的轉念。 他明白,有些路不必急著懂,只要願意走,風來了,就出發。
2025/05/28
在寂聞的引導下,雲尋終於背劍下山,展開一段無目的的旅程。 他走過泥濘山路、村落集市,觀人世百態,不再執著於飛升與強大,而是學著「不離自己」。 在一間破廟前,他看見「萬境皆幻且觀心」的對聯,也看見自己心中漸漸發芽的轉念。 他明白,有些路不必急著懂,只要願意走,風來了,就出發。
2025/05/28
在寂聞老僧的庇蔭下,雲尋暫別劍與爭,開始學習如何與自己和平相處。 他從壓抑中學會觀照,從恐懼中看見未曾原諒的自己。 一場夢境、一句母親的話,成為他鬆開執唸的轉捩點。 他明白了,真正的修行不是壓制念頭,而是讓它來,也讓它走。 靜下來時,他終於聽見,那些悲傷,其實只是被忽略太久的自己。
2025/05/28
在寂聞老僧的庇蔭下,雲尋暫別劍與爭,開始學習如何與自己和平相處。 他從壓抑中學會觀照,從恐懼中看見未曾原諒的自己。 一場夢境、一句母親的話,成為他鬆開執唸的轉捩點。 他明白了,真正的修行不是壓制念頭,而是讓它來,也讓它走。 靜下來時,他終於聽見,那些悲傷,其實只是被忽略太久的自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我自小在宗門長大,一路以來都接受著最正統的修仙教育。和路邊的野路子需廝混拼殺不同,宗門有丹藥、有典籍,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修煉便能順理成章地突破,因此從小到大,我不是在閉關,就是在閉關的路上。   記得還小的時候,我問過許多前輩,為何要修仙?得到的答案都是要追求「道」,可道有好多種,有人說要長生
Thumbnail
  我自小在宗門長大,一路以來都接受著最正統的修仙教育。和路邊的野路子需廝混拼殺不同,宗門有丹藥、有典籍,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修煉便能順理成章地突破,因此從小到大,我不是在閉關,就是在閉關的路上。   記得還小的時候,我問過許多前輩,為何要修仙?得到的答案都是要追求「道」,可道有好多種,有人說要長生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山窮水盡路,柳暗花明村 萬般皆是緣,善惡是非難斷 唯有業隨身,餘慶餘殃易到 且行且珍惜,隨緣隨意隨喜 你說呀,互助會的美意,本是助人周轉 救急救窮救苦救難,渡人一段坎坷前路 可是世道不古,人心貪得無厭,無廉恥 沒有說沒有,有也裝沒有,心不誠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山窮水盡路,柳暗花明村 萬般皆是緣,善惡是非難斷 唯有業隨身,餘慶餘殃易到 且行且珍惜,隨緣隨意隨喜 你說呀,互助會的美意,本是助人周轉 救急救窮救苦救難,渡人一段坎坷前路 可是世道不古,人心貪得無厭,無廉恥 沒有說沒有,有也裝沒有,心不誠
Thumbnail
日常師父的叮嚀: 所以這個世間你了解了,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 往往有人說弄弄不行, 要退轉去了。假如退轉去安樂的話,我第一個退轉,我絕對不願意跑得來受這個罪。因為我現在了解得清楚、明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現在你雖然苦,你拼命努力就有跳出苦的機會。
Thumbnail
日常師父的叮嚀: 所以這個世間你了解了,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 往往有人說弄弄不行, 要退轉去了。假如退轉去安樂的話,我第一個退轉,我絕對不願意跑得來受這個罪。因為我現在了解得清楚、明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現在你雖然苦,你拼命努力就有跳出苦的機會。
Thumbnail
「悉達塔最終沒有衣缽他的法,不,一個真正追尋者,真正找到什麼的人不可能依循任何法。然而找到的人,他就能接納任何、任何的法、任何的道路、任何的目標,沒有什麼能使他和其餘千百人分開來,那些活在永恆的人,那些呼吸著神性的人。」 流浪者之歌,描述得是一位出世轉入世,最後找到自己信仰的故事。我最大的
Thumbnail
「悉達塔最終沒有衣缽他的法,不,一個真正追尋者,真正找到什麼的人不可能依循任何法。然而找到的人,他就能接納任何、任何的法、任何的道路、任何的目標,沒有什麼能使他和其餘千百人分開來,那些活在永恆的人,那些呼吸著神性的人。」 流浪者之歌,描述得是一位出世轉入世,最後找到自己信仰的故事。我最大的
Thumbnail
無涯子是一位明末清初的修道人,他自幼有出家之志,但因家道中落,未能如願。他在明朝滅亡後,不願為清朝效力,四處遊歷,尋找修道的機緣。他曾經拜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參訪過許多高僧道士,但都沒有得到心中所求的真道。他漸漸感到失望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麼。有一天,他來到了西湖...
Thumbnail
無涯子是一位明末清初的修道人,他自幼有出家之志,但因家道中落,未能如願。他在明朝滅亡後,不願為清朝效力,四處遊歷,尋找修道的機緣。他曾經拜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參訪過許多高僧道士,但都沒有得到心中所求的真道。他漸漸感到失望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麼。有一天,他來到了西湖...
Thumbnail
遠方歸程雲雨紛,車上思索修辦路; 詳問前程為何因,常保初衷智慧出。   坐在台汽車上,思緒紛紛,漸漸的心中一片清靜,想著當初為何要走上這一條修辦路呢?   那一幕法會師徒淚目連心,答應為老師分憂渡化眾生之景宛如在眼前!這一路走來,常常就會問自己為何來到文大伙食團呢?為的是能夠繼續修辦道
Thumbnail
遠方歸程雲雨紛,車上思索修辦路; 詳問前程為何因,常保初衷智慧出。   坐在台汽車上,思緒紛紛,漸漸的心中一片清靜,想著當初為何要走上這一條修辦路呢?   那一幕法會師徒淚目連心,答應為老師分憂渡化眾生之景宛如在眼前!這一路走來,常常就會問自己為何來到文大伙食團呢?為的是能夠繼續修辦道
Thumbnail
猶記當年孤獨寂寥時,常坐桌前思索修道路,只因人事的困鎖,招惹了多少的愁緒,問蒼天伙食團的道務如何能宏展?師徒的約定,我又如何能忘卻使命的擔當?如今提筆語寄舒寫心中大志,那夢中未知的理想,是否可曾實現呢?此時,窗外的小雨正一絲絲帶走多少的道情。   今再省思前塵路,人法我執論道義; 枉用私心把道
Thumbnail
猶記當年孤獨寂寥時,常坐桌前思索修道路,只因人事的困鎖,招惹了多少的愁緒,問蒼天伙食團的道務如何能宏展?師徒的約定,我又如何能忘卻使命的擔當?如今提筆語寄舒寫心中大志,那夢中未知的理想,是否可曾實現呢?此時,窗外的小雨正一絲絲帶走多少的道情。   今再省思前塵路,人法我執論道義; 枉用私心把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