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響號驅逐艦
曉級驅逐艦(曉型驅逐艦)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個級別,由四艘驅逐艦組成。根據大多數資料所示,她們被視為吹雪級的一個子級,部分原因是日本帝國海軍本身對改進之處保密,並沒有正式將這四艘驅逐艦指定為單獨的級別。
▪︎船艦特徵
排水量:1778噸 長:118.5公尺 寬:10.4公尺 吃水:3.2公尺 推進系統:2軸Kampon齒輪渦輪機,3台鍋爐,50000馬力(37000千瓦) 航速:38節(70公里/小時;44英哩/小時) 續航力:5000海浬(9300公里;5800英里),航速14節(26公里/小時;16英里/小時) 編制:233人 武器:3 × 雙聯裝3型 127 公厘50口徑艦炮、2 × 單裝93式 13 公厘機槍、3 × 三聯裝 610 毫米(24吋)魚雷發射管、18 × 93式魚雷、18 × 深水炸彈

試航期間的雷號驅逐艦(1936年4月11日)
|背景
在累積了數年「吹雪」級驅逐艦的作戰經驗後,日本帝國海軍參謀本部下令增建四艘特型驅逐艦,其最大速度為39節(72公里/小時),續航里程在航速14節(26公里/小時)下可達4000海浬(7400公里),並裝備八式魚雷)。這些驅逐艦目的在與正在考慮建造中的新型快速巡洋艦系列協同作戰,該系列巡洋艦目的在使日本帝國海軍在與世界最先進艦艇的較量中佔據優勢。這些新艦於1931年至1933年間建造。
1942年,第六驅逐艦隊的曉、響、雷、電編隊航行
|設計
曉級驅逐艦是標準型吹雪級驅逐艦的進階版,在設計上的主要區別在於使用了新型高壓鍋爐,這使得鍋爐數量從四個減少到三個,而功率卻沒有降低。這也使得前煙囪比標準型吹雪級艦艇更窄,而這項特點是兩種設計之間最明顯的視覺識別特徵。其他改進包括更大的艦橋結構,增加了一層以容納改進的火控設施,以及一個防碎片魚雷發射管/砲塔,這使得魚雷發射管可以在作戰中重新裝填。這四艘艦艇採取了許多減重措施,而響號驅逐艦是第一艘全焊接的日本艦艇。 然而,曉級與吹雪級存在一些共同的固有設計問題。大量的武器裝備加上比原始設計更小的船體排水量產生了穩定性問題。在友鶴事件之後,許多日本軍艦的基本設計受到質疑,不得不增加壓艙物。在第四艦隊事件中,一場颱風損壞了第四艦隊的幾乎所有船隻,發現了曉級船體的縱向強度問題。結果,所有船隻在1935年至1937年間進行了重建。增加了40噸壓艙物,縮小了艦橋尺寸,降低了煙囪高度。魚雷裝填數量從9減少到3(僅適用於中央發射器),並且艦炮儲存的砲彈也減少了。攜帶的燃料量也有所增加,以幫助降低重心。改造後,排水量標準載重增加至205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2400噸。改造後,最高速度略為降低至34節。
|武器
主砲組由六門三式 127 毫米50倍徑艦炮組成,成對安裝在三座全天候、防碎片、氣密的砲塔中。這些砲為兩用砲,可仰角至 75 度,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具備此能力的驅逐艦。彈藥由升降機從位於每座砲塔正下方的彈藥庫中輸送,其射速遠高於同時代其他手動裝填彈藥的驅逐艦。然而,砲室並非防彈,因此實際上仍然是砲架,而不是真正的砲塔。 標準吹雪級使用的三座三聯裝24吋(610毫米)魚雷發射器被保留,最初攜帶的是八式魚雷。這些魚雷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九三式「長矛」氧推進魚雷取代。 防空能力最初是安裝在第二排煙囪前方的兩門九三式 13 毫米防空砲。1943年,在艦橋前方增設了兩門九三式火砲,後來在1944年1月,響號和雷號的艦橋前方改為九六式 25 毫米防空砲。1944年4月,這兩艘艦艇也失去了一門艦艉火砲,換裝了兩門三聯裝九六式火砲,並在艦蟬魚雷發射管之間增設了兩門三聯裝九六式火砲。戰爭結束前,響號又增設了20門單聯裝九六式火砲,以及一台二二式和一台三聯裝雷達。

碧藍航線 曉、響、雷、電姐妹
|作戰歷史
四艘曉級驅逐艦中,只有響號在戰爭中倖存下來,並被授予蘇聯海軍作為戰利品,繼續用作浮動宿舍船,直到1953年退役。最後,她在1970年代被用作射擊練習,最終沉沒。曉號在1942年11月的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被美國巡洋艦和驅逐艦的砲火擊沉。雷號於1944年4月14日在關島東南偏南200英里處護送一支船隊時被潛艇哈德號擊沉。1944年5月14日,電號在塔維塔維附近的西里伯斯海被美國海軍白鱺魚號發射的魚雷擊中後爆炸。

碧藍航線 雷電姐妹同人創作
|同級艦
曉型(III型):一號艦「曉」、二號艦「響」、三號艦「雷」、四號艦「電」
▪︎曉(Ⅲ)
1932年11月30日竣工(佐世保海軍工廠)。1942年11月13日在第三次所羅門群島海戰中沉沒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
▪︎響(II)
該艦於1933年3月31日竣工(舞鶴工場),並一直服役至戰爭結束。1945年10月5日退役,用作特殊運輸艦(遣返艦)。戰後,於1947年7月5日作為賠償艦交付蘇聯。
▪︎雷(II)
1932年8月15日竣工(浦賀船塢)。1944年4月13日,在關島東南偏南方向海域被美國潛水艇「哈德號」用魚雷擊沉。
▪︎電(II)
1932年11月15日竣工(藤縣造船廠)。1944年5月14日,該艦在婆羅洲以東海域被美國潛艇「白鱺魚號」用魚雷擊沉。
|遊戲彩蛋
▪︎雷、電的外型設計
電被網友暱稱蕾姆,雷電姊妹髮色與鬼角的設定,與《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中的拉姆、蕾姆正好相同,因此電被廣大指揮官稱為「蕾姆」(藍毛)。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女主角姐妹
(部分內容參考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