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7月5號、6號兩天,台灣最大的電玩資訊網站「巴哈姆特」在台北地下街舉辦「巴哈市集」活動。
這是巴哈姆特在每年七月第一周都會舉辦的市集活動。身為喜歡逛動漫畫二手市集的我也有參加這次的市集,
雖然今年在戰利品方面沒有收穫,但想趁這個機會跟聽眾分享一下這是什麼樣的活動,還有一些我過去參與活動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讓讀者認識一下這是什麼樣的活動?然後我會以一位遊戲玩家的立場來看看,是否值得參加等等。
巴哈市集是什麼樣的活動?
巴哈市集其實是由巴哈姆特主辦的一場以動漫畫、電玩為主題的跳蚤市場活動。
想擺攤的同好可以在巴哈姆特網站報名,報名成功後,
攤主可以帶自己的商品到市集販售。
像是二手商品、或是自己創作的周邊、同人誌都可以。因為是動漫畫+電玩主題的關係,所以市集上的商品就比較多樣化,不會限定是動畫題材還是遊戲題材等等。
如果不是報名攤位的同好,也可以在這個市集裡面逛街、消費。
市集上的商品都是由攤主自行開價,所以如果想要議價,也可以直接跟攤主商量。
當然,也有不少人是來跟同好們聚會、聊天、互動等等。
其實是非常熱鬧的!我自己也有不少朋友參與擺攤,有時候去光顧之外,還可以跟朋友聚一聚、聊聊天。
想去參加的動機?
至於為什麼會想去參加這樣的活動嘛……其實我參加這種活動已經很久了,八、九年前就開始參加了。
當然,我想不少人會覺得:「與其去現場參加,不如直接上露天或蝦皮拍賣逛,不是更有效率嗎?品項比較多,也不用出門。」
但我自己覺得,去逛市集這件事是有它獨特的樂趣的。
當然,「找寶物」是最主要的樂趣,但除了這之外,感受現場熱鬧的氣氛,還有現場跟朋友也好、或是跟有相同喜好的攤主聊天互動也好,這些「現場互動的醍醐味」是你在網拍上面絕對體驗不到的。
之前我有錄過兩集 Podcast節目是講去日本東京購物的內容
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日本是動漫畫與電玩的大本營,相關的商店本來就多,加上有非常興盛的二手市場,所以販賣二手商品的商店也特別多。
像是 BOOK OFF、HARD OFF 這種連鎖二手商店,在日本就有很多分店,加上還有一些主題式的專門店,例如駿河屋就會依照不同領域來開設不同分店。
這些商店甚至會聚集成一整個商圈賣場,成為當地特色——最有名的像是東京秋葉原、中野百老匯大樓、大阪日本橋、名古屋大須商店街等等。
相比之下,台灣的二手商店真的非常稀少,主要還是以網拍為主。實體店面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我印象中就只有生活工場、HARD OFF 的台灣分店、還有安利美特附設的指南針等等。
所以——巴哈市集這種活動就顯得格外難得。這是一個擁有大量二手商品的市集活動,而且是以動漫畫與電玩主題為主。
想想看,就算有店家在賣二手動漫畫與遊戲商品,也不可能有像巴哈市集那樣的規模。
可以說,巴哈市集是台灣一年只有一到兩次,規模接近日本動漫遊戲專門商圈的難得市集活動。
這就是我會想去參加的原因。
不過呢,要逛二手商店其實要抱持「空手而歸也沒關係」的心理準備。
最好是一開始就以「享受市集」為心態去參加,有收穫的話當然很棒,
沒收穫就當來體驗氣氛。
要不要早點離開,還是繼續慢慢逛,就看個人行程安排與體力考量了。
總之,巴哈市集,是目前在台灣唯一能讓我開啟「秋葉原模式」的活動。
聊一下以前參加過的一些經驗跟回憶
在上面有提到,我參加這個活動其實很久了。如果要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初期。
那時候其實還沒有「巴哈市集」,當時是「巴哈姆特站慶」,地點在台北大學體育館舉辦。
如果有聽眾有參加過「台北大學時期」的巴哈姆特站慶,那絕對是個資深 ACG 迷了。
當時的站慶,除了各討論版擺攤之外,其實也有辦市集,只是當時的規模沒那麼大,所以站聚跟市集是一起辦的。直到後來參加人數變多之後,才把站聚跟市集分開。
現在的巴哈站聚是固定每年 12 月左右舉辦,市集則是在 7 月舉辦
(有時候也會有冬季市集)。
在我學生時代還沒辦法出國的時期,巴哈站聚就是我去挖寶最重要的活動。然後去挖完寶、累了休息一下,就會跑去逛各個討論區的攤位。那時候機器人大戰版都會辦迷你的「機器人主題歌謠季」活動,我都會跑去參加,跟現場同好一起唱歌。這可以說是我早期參加巴哈站聚時的固定行程。
其中有一屆我印象蠻深的,什麼時候我忘記了,就是辦「運動會」XD
在台北大學的操場。除了站聚跟市集活動之外,
還舉辦運動會給現場參與的同好報名參加。
然後也有一年市集是在「西門町紅樓廣場」舉辦,
去逛完市集還可以順便逛西門町的宅店,真的是蠻方便的。
不過我記得當天天氣非常熱,而且是在戶外擺攤,
說實話,當時逛街實在熱得要死,朋友擺攤也是熱到很難受。
等到後來站聚跟市集分開後,我就比較偏向跑市集。站聚的部分,
因為當時工作是星期六要上班的情況下,要參加就得請特休,所以就比較少參加了。
站聚與市集分開之後,站聚改到台大體育館舉辦(之後好像有改到花博),
市集則是在 2012 年開始固定在「台北地下街」舉辦。
這次參加的心得感想
這次 7 月 5 號、6 號的巴哈市集參加感想的話,這次對我來說是沒有買東西。
畢竟從2013年第一次去秋葉原之後,這10幾年間也陸陸續續去了7~8次左右
每一次去都買了不少東西,其實對於想買的東西已經沒有以前多了,
外加回到白天班後,薪水變少,以及每個月都要撥預算去進修增進我的自媒體相關能力,
其實也沒有甚麼太多預算可以買收藏品,所以這幾年我買東西變得很理智,
這次站聚賣電玩遊戲的攤位依舊很少,雖然有一個攤位有賣超任+紅白機卡匣,
但都是裸裝卡匣,不是有盒子跟說明書的,因為現在要玩超任跟紅白機的遊戲大多會用
NS線上功能或是模擬器來玩,比較沒有用實體主機遊玩的需求,所以裸裝卡匣給我的吸引力不大,但假如撇開要盒書,這攤位賣的裸卡很多都蠻值得買的
只是現在消費變得很理智,最後也就沒有購買相關的商品。
參加二手市集毫無收穫這點本來就是該預設的情況,只是多少還是會有點遺憾就是了。
就市集攤位類型來說,商店的比例依舊是以玩具、公仔領域為主,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現象。
巴哈市集裡大多數的攤位原本就是以玩具類為主,像是黏土人、轉蛋、鋼普拉、各種機器人玩具等等。
所以如果你是重點放在「遊戲商品」的同好,參加這次市集可能會非常失望。
但如果是想看玩具、動漫畫精品、同人誌雨個人創作商品的話,
現場還是有很多商品可以慢慢逛的。
結論
那最後就幫大家整理一下:
「巴哈市集」是由巴哈姆特網站舉辦的類似二手市集的活動,市集裡面以二手商品為主軸,搭配一些新商品、同人誌、自製周邊等。
商品構成比例來說:
玩具相關商品與動漫畫周邊佔最大宗,其次是電子遊戲,
再來就是同人誌與個人創作周邊這類較少數的攤位。
我個人覺得如果是住在北部的動漫電玩同好,蠻推薦去逛看看。尤其活動地點長年都是辦在台北地下街,除了逛市集,還能順便逛附近的 ACG 相關商店。
可以說是一舉兩得。而且從地下街 Y27 出口出去,走一小段路就能到西門町,還可以順便去逛安利美特、雜誌瘋西門店或萬年大樓。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去逛二手商店或市集的話,最好要有「沒有收穫也沒關係」的心理準備。如果一開始期望太高,很容易因為落差太大而影響心情。
至於中南部的同好,我會建議如果剛好有搭配其他行程再過來逛市集會比較划算,
如果只是為了這場市集特地北上,個人認為還是有點不太值得,
除非你是擺攤的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