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記】一杯不特別的咖啡,陪著我走過每一天

咖啡的影響力早已超過飲料本身,它幾乎成了一種生活文化。
無論是豆種、烘焙等等的各種口味變化,還是一種社交方式等等,咖啡可以說是整個融入了整個人類生活。
我喝咖啡,我也很常喝咖啡,
但——
我其實不懂咖啡。
我不太知道豆子的種類、烘焙的程度,我也說不出什麼花香、果香或可可味。
對於一位專業咖啡師來說,在他眼中我跟外行人沒什麼兩樣。
就算咖啡師跟我談今年哪裡的咖啡豆風味好, 我也完全不知所以然。
但即使如此,
我每天都在喝咖啡,而且幾乎是一天不能少的那種。
不是因為我多喜歡咖啡的味道,也不是我講究什麼品質。
單純就是……喝咖啡這件事,已經變成我的日常了。
我平常上班的時候,早上十點固定會去萊爾富買咖啡。
說真的,會買萊爾富不是因為它特別好喝,
而是因為我公司附近只有那間超商。
7-11 或全家也會喝啦,但就看哪間最近,並沒有特殊需求。
在冬天的時候在家裡,我也會泡雀巢的即溶咖啡。
拿著那罐咖啡粉,輕輕地倒在印著我喜歡的遊戲 MARK 的馬克杯裡面,
然後加上熱水,拿湯匙簡單攪拌一下,一杯簡單的即溶咖啡就完成了。
簡單、快速,不需要做太多的工序。
在寫文章或寫影片稿的時候,有時候會去星巴克或路易莎,
找一間有插座的位置,坐下來, 把筆電打開,夏天的時候點一杯冰美式、冬天點熱拿鐵, 坐下來工作一整個下午。
說穿了,這些都不是為了「喝到一杯厲害的咖啡」。
我是在找一個能讓自己進入狀態的場景,一個我能好好開始的時刻。
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我做大夜班的時候開始的。
那時候我們公司的茶水間有台投幣咖啡機,
每次休息時間,我就去買一杯。
不貴,一杯 20 元,大概就是一瓶茶裡王的價格。
在硬幣投下去後的一刻,杯子先掉下來、然後是冰塊,最後是咖啡。
很簡單,很機械。
但喝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可以離開崗位一下,
從一整晚的工作裡偷出一點點自己的空間,讓我喘喘口氣,放鬆心情。
起初只是偶爾喝,不知不覺後來變成每天都喝。
那時候我沒特別想什麼,只覺得這樣做很自然。
直到有一天,那台咖啡機被撤走了。
那瞬間其實蠻震撼的。
就像一個跟你默默相處很久的朋友,突然轉學了。
你平常都跟這位朋友玩在一起,但也沒有太過在意,
但他一消失,你才發現自己多麼依賴他的存在。
那種失落感,突然油然而生。
後來我就轉而去便利商店買咖啡。
雖然能替代,但那種感覺還是有點不一樣。
那杯投幣咖啡,是在壓力最大、最需要一點喘息的時候陪著我的東西。
它撤走之後,我才真正知道,我早就離不開那杯咖啡了。
時光飛逝,
現在我上白班了,熟悉的茶水間依舊存在,
但那個讓我平靜的投幣咖啡機已經消失多年了。
早上十點,休息時間。
我就像接受命令的機器人一樣,直接離開公司,前往附近的萊爾富便利商店。
到了便利商店,熟悉的店員看到我,就笑笑地說:「今天喝什麼?」
我想了想, 最後脫口說:「今天喝大杯冰拿鐵吧。」
店員聽到後,很迅速地把紙杯子拿出來,放到咖啡機口下。
我就看著咖啡從機器中,就像平緩的河流一樣慢慢流下。
咖啡裝完後,店員迅速從冰箱裡拿出冰塊,然後很豪邁地把冰塊放進杯子了。
一杯普通的大杯冰拿鐵已經完成。
我拿了咖啡,就順著原路回到公司裡,
回到公司後我就坐在工作機器旁的地板坐下來。
一邊喝咖啡,一邊滑手機,
有時也會想:「今天要不要加班?」「下一支影片要做什麼?」「最近是不是該寫點什麼了?」
腦中雖然有很雜亂的思緒與想法,但很舒服。
這段時間有點像是我跟這一天打招呼的方式。
這種感覺與其說是放鬆或是提神,
比較像是跟自己說:「好,今天也加油吧。」
假日就更簡單了。
起床後,洗完臉、刷完牙,泡一杯即溶咖啡。
坐在電腦前,瀏覽一下網站或社群。
咖啡喝完,也會告訴自己:「今日的行程開始囉。」
那一杯,總是在最剛好的時候出現。
像我妹也會喝咖啡,她是會研究風味、講究豆子那一派的。
雖然我們兩個都每天喝咖啡,但其實喝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她喝的是味道,我喝的是習慣。
她品茗的是風味,我找尋的是安定感。
雖然她每次跟我解說這些咖啡的知識,像是豆子的差異、烘焙的香氣等等,
但我每次聽都還是不太懂 XD。
當她親自磨豆子,弄一個很講究的咖啡的時候,
我總有一種:「哎呀,這大概就是她的講究與堅持吧。」這種讚嘆心情。
我那時也很直覺地想,我大概做不到吧,
又或者是——現在的我,還沒有想要走進這個階段吧。
但我又好奇地想,當我哪天變成一個不只是習慣,
也變成一個追求味道的人,這樣的我, 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面貌?
這真的挺有趣的。
所以說,我不是個懂咖啡的人,但我每天都喝。
這杯咖啡對我來說,不一定是什麼美味的飲品。
它不見得特別好喝,
但每天喝一杯,心就比較安穩。
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喝完這一杯,
就會覺得:
「好,今天的我,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