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時都希望能找到特定模式、市場規律,按照模式裡的訊號來執行必要的資金調整,例如推測降息會讓股市上漲,或是匯率升值會讓熱錢流入有助於漲勢,或是技術分析角度看到長紅突破認為是漲勢訊號......等,如果多數人都這樣想,見到訊號就進場,於是就讓這些模式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只要遵循固定模式就可以獲利?真的存在這樣的模式?
如果真的存在固定不變的模式,市場就沒有人會賠錢了,降息不一定每次都讓股市上漲,匯率變化不一定會推動股市行情,長紅突破不一定會持續上漲,推動股價的因素複雜,除了表面所見到的訊號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可能導致預期中的模式失效。
一般人所接觸的模式想法通常是簡化過的邏輯,在特定前提的情況下才會成立,有些關鍵因素被省略,可能是傳遞訊息的人或新聞就已經預設立場,期待股市上漲而輕忽風險,省略部分重要的危險訊號,強調有利的因素,才簡化成新聞所見到的邏輯,該思考的從來不會只有單一項訊號,更應重視訊號所搭配的背景條件,多種因素一併考慮才是比較好的方式。
最近提到投信常在個股除息前大量買進而推升股價,除息後股價下跌,似乎形成一種股價波動模式,可以利用這樣的模式套利?這會有幾個問題,一是無法預知投信會拉抬哪些股票,或是說無法確定這樣的模式適用哪些股票,要猜對投信的選股才能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