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機制是讓各種不同觀點相互折衷調整,透過交易形成大家認可的價格,如果觀點較為多元、存在較多不同的看法,價格受到各種不同觀點的牽制,不容易展開明顯的漲跌趨勢,而是在一個區間內來回波動,必須是大家都形成較為一致的觀點,才會讓價格出現明顯的趨勢。
當市場裡一窩蜂的追逐某一種概念題材,資金集中程度較高,就會讓特定題材類股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會有許多價格跟隨者,以股價表現來判斷是否進場,而不是依照基本面價值、營運狀況、報酬率條件,缺少了多元觀點對於股價的牽制,股價容易大漲(或大跌),但也因為缺乏多元觀點而過度樂觀(或悲觀),使得風險升高,形成後續逆向大跌的肇因,在股價技術面的表現是,相對高檔的長紅急漲或低檔的長黑急跌,成為股價逆轉的訊號。
股息是評估企業是否值得投資的眾多因素之一,正常的投資還應該考慮其他各種因素,如果讓股息成為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就可能忽略了其他因素可能帶來的負面風險。
近期有部分投信資金集中追逐高股息類的個股,例如華碩、寶成看到除息前一日的投信大幅買超,除息後股價大跌,這是只有單一因素(股息、投信)讓股價上漲,當這項因素(除息)影響力結束,股價表現就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