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私德猶似光譜的兩端,任何人都經不起用放大鏡去檢視。聞問那些歷史人物秦宣太后、海瑞、曾國藩等等,是否亦毀譽參半?那評論當代人物又如何超然見諸?
所以猶似微塵凡人如你我,學著活得又雅又野吧!日本人可以很自在地在天堂與地獄穿梭,並且不妄下定義是天堂還是地獄。
//////////日本人相信人生具有兩個靈魂,每個人甚至是每個國家,都有需要"溫柔"和"粗暴"的時候,在他們眼中,人生如戲,一"界"的要求與另一"界"的要求。這並非一則屬於天堂,一者屬於地獄。這兩者在不同的場合都是必要和正當的。
所以日本人能將矛盾的氣質詮釋到極致,富有侵略性又毫無威脅,奉行軍國主義卻又不乏審美的情趣,粗野蠻橫卻又彬彬有禮,冥頑不化卻又與時俱進,柔順軟弱卻又不甘受欺,忠誠又奸詐,英勇而又膽怯,保守而迎新,他們極度在意面子,但幹了壞事,即便沒有知道,也會深受良心譴責。
日本人不把人生當作善惡相爭的舞台日本人能從一種行為轉向另一種行為而毫無心理陰影,這是西方人不能輕易認同的能力,這種極端的可能性於西方的歷史是不存在的。
日本人不需要全面的道德戒律,他們認為每個靈魂最初都閃耀著美德之光,就像新鑄的一把刀,如果不是不斷加以擦拭,就會失去光澤。這種"體鏽"不是好東西。人必須愛護自己的刀那樣愛護自己的品格,但是即便生鏽,人的靈魂在底下依然爍爍生輝,只要擦拭乾淨就行。
取自【菊花與劍-日本文化的雙重性】一書
-------------------
也許在地獄的審判庭上,人在面臨最難堪的鞭審時,對於自我的辯護即是如此吧~
『我善良,雖不及天使;我有罪,卻並非魔鬼。我只是個人,瑕疵而不完美,只因我有愛憎我有眷戀我有欲望我也有必須應盡的道義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