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角68】

2024/03/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戰!和?


不論如何窮極世道的原型,脫不了「善—惡」兩極化,信仰於斯焉,道德於斯焉,政治於斯焉,社會於斯焉。在神話,尤其是創世神話中,許多善惡之爭,成為神人英雄的故事。為了善,要發動聖戰剷除惡;然而莊子亦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可見「惡」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世界隨時在面對善與惡的判斷,隨時都有「聖戰」發生——國家之間,種族之間,階級之間,勞雇之間,夫妻之間……。很煩嗎?真的很煩耶! 

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公平?如何做才是正面善行?誰才是為非作歹的惡人惡事?生活中我們關心世界局勢,我們擔心兩岸情勢,我們煩心周遭大小事,無不隨時在做善與惡的判斷。實情而言,辨明善惡對錯,可不是一刀兩切就了事了。最近看一些有關正義判斷的書,感覺到,要去做正確的正義判斷,就好比去解微積分題目,複雜又困難,非有足夠的資訊與知識,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如此觀之,要知世事的誰是誰非誰善誰惡,並不是單純基於自己的主觀,而是更需要廣納百川,才會有正確的結論。 

前陣子看日本大河劇「怎麼辦,家康?」,敘述德川家康一生的故事,從出生到他當上大御所。劇中呈現的德川家康,是優柔寡斷又悲憫仁心,全靠家臣團隊,由一位織田信長家做人質的小孩成為稱霸日本戰國時期的執政者。他自幼就有個目標,就是天下太平,他所在之處必有個旗桿Slogn,上書「「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為了達成目標,他多所忍受遭到打擊屈辱,他說:「如果杜鵑不啼叫,我會等到它們啼叫。」他痛恨戰爭,不喜殺人,但為了達成心願——天下太平,不得不打了一輩子仗,殺了一輩子人,這豈非很弔詭嗎?同樣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也打了一輩子仗殺了一輩子人,但他們的目標也是統一日本,強國富民。我們如何從正確的史料做正確的判斷呢?他們都是為了和平而戰爭。 

放到今日的烏克蘭、巴勒斯坦、台灣,不都是為了自己的自由希望和平,卻不得不為此遭遇戰爭嗎?烏克蘭被動選擇戰爭,巴勒斯坦主動選擇挑釁,台灣儘量避免戰事,但都只是一念之間,戰爭挑起,和平幻滅。戰爭,是善與惡的對決,至於誰善誰惡?難說;但戰爭是惡的,這觀點絕對是對的。若為和平,以惡成善,以戰成和,這是世人的價值觀嗎?應該沒有人同意。但一個國家或一個群體,善人當道得和平,惡人當道得戰爭,其他「非當道者」,可悲就成為盤子韭菜了!真是符合美國務卿布林肯所言:「If You’re Not at the Table, You’re on the Menu.」

39會員
405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