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角6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戰!和?


不論如何窮極世道的原型,脫不了「善—惡」兩極化,信仰於斯焉,道德於斯焉,政治於斯焉,社會於斯焉。在神話,尤其是創世神話中,許多善惡之爭,成為神人英雄的故事。為了善,要發動聖戰剷除惡;然而莊子亦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可見「惡」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世界隨時在面對善與惡的判斷,隨時都有「聖戰」發生——國家之間,種族之間,階級之間,勞雇之間,夫妻之間……。很煩嗎?真的很煩耶! 

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公平?如何做才是正面善行?誰才是為非作歹的惡人惡事?生活中我們關心世界局勢,我們擔心兩岸情勢,我們煩心周遭大小事,無不隨時在做善與惡的判斷。實情而言,辨明善惡對錯,可不是一刀兩切就了事了。最近看一些有關正義判斷的書,感覺到,要去做正確的正義判斷,就好比去解微積分題目,複雜又困難,非有足夠的資訊與知識,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如此觀之,要知世事的誰是誰非誰善誰惡,並不是單純基於自己的主觀,而是更需要廣納百川,才會有正確的結論。 

前陣子看日本大河劇「怎麼辦,家康?」,敘述德川家康一生的故事,從出生到他當上大御所。劇中呈現的德川家康,是優柔寡斷又悲憫仁心,全靠家臣團隊,由一位織田信長家做人質的小孩成為稱霸日本戰國時期的執政者。他自幼就有個目標,就是天下太平,他所在之處必有個旗桿Slogn,上書「「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為了達成目標,他多所忍受遭到打擊屈辱,他說:「如果杜鵑不啼叫,我會等到它們啼叫。」他痛恨戰爭,不喜殺人,但為了達成心願——天下太平,不得不打了一輩子仗,殺了一輩子人,這豈非很弔詭嗎?同樣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也打了一輩子仗殺了一輩子人,但他們的目標也是統一日本,強國富民。我們如何從正確的史料做正確的判斷呢?他們都是為了和平而戰爭。 

放到今日的烏克蘭、巴勒斯坦、台灣,不都是為了自己的自由希望和平,卻不得不為此遭遇戰爭嗎?烏克蘭被動選擇戰爭,巴勒斯坦主動選擇挑釁,台灣儘量避免戰事,但都只是一念之間,戰爭挑起,和平幻滅。戰爭,是善與惡的對決,至於誰善誰惡?難說;但戰爭是惡的,這觀點絕對是對的。若為和平,以惡成善,以戰成和,這是世人的價值觀嗎?應該沒有人同意。但一個國家或一個群體,善人當道得和平,惡人當道得戰爭,其他「非當道者」,可悲就成為盤子韭菜了!真是符合美國務卿布林肯所言:「If You’re Not at the Table, You’re on the Menu.」

avatar-img
56會員
513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之間的種種 的其他內容
爆竹一聲大地春回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幸福肉桂捲&恐怖射飛彈  
爆竹一聲大地春回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幸福肉桂捲&恐怖射飛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一句輕輕震動心靈的話。 善、惡如何分別?我想可以簡單的以「目中有無人」區分吧。要當壞人容易嗎?只要目中無人就不難啊﹗看到一些詐騙事件,主謀往往得了便宜還賣乖,藏在層層的帷幕之後,只要沒被逮到就故計重施,害人匪淺。 與惡的距離其實也不遠,可以說是幸運,所以不必去看黑暗中的發生。即便是在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行為差異。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交流中,作者發現人們對於戰爭的態度多樣且變化莫測。文章也引用了聖經中的相關經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對於尊嚴、勇氣、正義和愛的追求。最後,文章指出了歷史中的不義之戰必將失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事實。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蚩姸同舟月自照 萬民苦海任沉浮 盼得貴人來相助 盛衰興廢民取邦 不往即來心不驚 不落分別是真言 蚩姸同舟月自照,是在描述所看到的現象。 就看到的現象而言,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好的人事物,跟壞的人事物,是同時存在的。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總是可以看清楚,那些是好的,而是那些是壞的。不用糾結於現在一時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一句輕輕震動心靈的話。 善、惡如何分別?我想可以簡單的以「目中有無人」區分吧。要當壞人容易嗎?只要目中無人就不難啊﹗看到一些詐騙事件,主謀往往得了便宜還賣乖,藏在層層的帷幕之後,只要沒被逮到就故計重施,害人匪淺。 與惡的距離其實也不遠,可以說是幸運,所以不必去看黑暗中的發生。即便是在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行為差異。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交流中,作者發現人們對於戰爭的態度多樣且變化莫測。文章也引用了聖經中的相關經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對於尊嚴、勇氣、正義和愛的追求。最後,文章指出了歷史中的不義之戰必將失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事實。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蚩姸同舟月自照 萬民苦海任沉浮 盼得貴人來相助 盛衰興廢民取邦 不往即來心不驚 不落分別是真言 蚩姸同舟月自照,是在描述所看到的現象。 就看到的現象而言,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好的人事物,跟壞的人事物,是同時存在的。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總是可以看清楚,那些是好的,而是那些是壞的。不用糾結於現在一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