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禪師舉揚〈如何修行〉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圓曉問:「如果有人問禪師『如何修行?』您會如何回答他?」

淨名大寂禪師:「木人賞黃風鈴木花。」


參究公案即是在參究「為何禪師如此回答?」

如果有答案,可以e-mail至圓曉禪師信箱:zenyuansiao@gmail.com

或加入圓曉禪師官方Line進行請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圓曉小參室
1會員
107內容數
鏡虛圓曉禪師的沙龍,旨在分享韓國臨濟宗祖師禪的學習歷程,歡迎支持。
圓曉小參室的其他內容
2025/09/27
圓曉問:「清明節大家皆在祭祀祖先,若祖先離世時早已輪迴,那現在大家祭祀的是什麼?」 大寂首座:「春暖花開。」
2025/09/27
圓曉問:「清明節大家皆在祭祀祖先,若祖先離世時早已輪迴,那現在大家祭祀的是什麼?」 大寂首座:「春暖花開。」
2025/09/26
圓曉問:「我們說『離開佛位』,到底離開佛位的是什麼?」 大寂首座:「動念即乖。」
2025/09/26
圓曉問:「我們說『離開佛位』,到底離開佛位的是什麼?」 大寂首座:「動念即乖。」
2025/09/25
圓曉問:「普賢十大願中的第十點『普皆回向』是什麼意思?是回向什麼呢?」 大寂首座:「正在合掌的你。」
2025/09/25
圓曉問:「普賢十大願中的第十點『普皆回向』是什麼意思?是回向什麼呢?」 大寂首座:「正在合掌的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在家修行人以問答方式回答有關佛陀及佛教的疑問,內容生活化且易懂,適合對佛教感興趣卻不想深入研究的人。書中強調佛教是一種生活態度,讓人覺察當下並用平等心看待事物。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在家修行人以問答方式回答有關佛陀及佛教的疑問,內容生活化且易懂,適合對佛教感興趣卻不想深入研究的人。書中強調佛教是一種生活態度,讓人覺察當下並用平等心看待事物。
Thumbnail
20240719 大哉問39 - 道場靈不靈? 有同學問:你去過某某道場嗎? 我回:怎麼了? 他:修法時,佛菩薩是不是會降臨? 我回:你要問的,是什麼? 他:我覺得某某道場,修法時,佛菩薩沒有降臨。 我問:為什麼這麼說? 他:身體沒有感受。
Thumbnail
20240719 大哉問39 - 道場靈不靈? 有同學問:你去過某某道場嗎? 我回:怎麼了? 他:修法時,佛菩薩是不是會降臨? 我回:你要問的,是什麼? 他:我覺得某某道場,修法時,佛菩薩沒有降臨。 我問:為什麼這麼說? 他:身體沒有感受。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