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存錢還不夠
還記得我們 Part 1 講的嗎?「建立存錢習慣,為投資建立基礎」
如果你還沒有存錢習慣,投資等於空談。
但是,當我們真的開始存了錢,新的問題來了:
- 「我到底該放在哪裡?」
- 「會不會一不小心就又拿來花掉?」
- 「要怎麼存,才可以同時顧到生活、緊急需求,還能累積投資本金?」
這時候,我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三個錢包法。
‣三個錢包法是什麼?
你可以想像自己身上有三個錢包,每個錢包有不同的功能:
👜 錢包 1:日常錢包(隨身使用)--實體錢包
- 用途:日常支出(吃飯、交通、娛樂)
- 特點:這個錢會「流動」,不需要放太多
- 建議金額:1個禮拜生活費
※快要使用完,再去安全錢包補給,此時也能有所感觸花掉的頻率高低
👜 錢包 2:安全錢包(中期保障)--實體錢包
- 用途:日常支出費補給、緊急備用金、突發支出(醫療、家電壞掉)
- 特點:這個錢很重要,要放安全的地方(馬上有現金使用、隨時能帶著走)
- 建議金額:至少 3~6 個月生活費
👜 錢包 3:生存錢包(長期投資)--實體錢包/銀行帳戶
- 用途:存來做大狀況支出、投資或大計畫(買房、進修、創業)
- 特點:這個錢可以承受波動,因為不會馬上用,可以選擇配置活存/定存/投資...
- 建議金額:依照你的目標金額,慢慢累積
※這塊之後再分享更細節的拆分配置如何錢滾錢的方式,
前提要先分配出來,才有後面可討論唷!
‣為什麼要分三個?
因為很多人雖然有在存錢,但其實「存得很混亂」:
- 錢都放在一個帳戶 → 不知道哪些能花、哪些要留,甚至想說算了下個月再存
- 忍不住亂花 → 本來存來投資的錢,最後都被吃喝花掉
三個錢包的好處:
✔ 不怕亂動用(因為把錢都分開了)
✔ 明確知道錢的定位角色(花錢不再心慌)
✔ 同時兼顧「現在生活」和「未來目標」
‣小操作法:怎麼簡單開始?
- 準備兩個實體錢包(隨身用、長夾放安全可拿之處)、一個銀行帳戶(舉例是薪轉戶)
- 薪水一入帳戶,按照比例直接分配(此會隨著不同需求有所調整唷!非固定比例)
20% → 日常錢包
20% → 安全錢包
60% → 生存錢包
舉例薪水3萬,日常錢包(3萬20%=6千)、安全錢包(3萬20%=6千)、生存錢包(3萬*60%=1萬8) - 規則:絕不混用(安全錢包不能被拿來買包,生存錢包不能被拿來吃大餐 🤣🤣)
✨最後輕鬆聊聊
存錢不是單純把錢丟進去,而是要給它任務。
當錢有了角色,你的生活也會更有秩序,壓力更小。
光靠意志力很難存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錢自己長在正確的地方」。
👉 下次薪水入帳前,先去開一個「專門用來守錢」的帳戶吧。
👉 不需要一次做到完美,也可以先區分兩個錢包(日常+安全),
等習慣了再加上生存錢包。
慢慢來,你會發現自己不只是「有存錢」,而是「會存錢」,而且越來越有安全感。
✨如果你也曾經有過相同經驗,也不妨跟我分享
✨若你有想了解的主題或疑問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唷,
我會將我學到/研究的分享出來,也會用實用角度給予建議😉
最後最後~若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你繼續關注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