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數人第一次在旅遊資訊中看到「聖心堂」這三個字時,可能會以為是某座宗教聖地,實際上它是一家立足於韓國大田,飄香超過70年的麵包店。這個看似教堂的店名背後,藏著一段關於信仰、堅持與奉獻的動人故事。
從難民到麵包師傅的人生轉折

聖心堂的創辦人林吉順原為咸鏡南道人(現在的北韓範圍)。在1950年的興南大撤退中搭上軍船,來到了南方的巨濟島。1956年為了謀求更好的工作,帶著家人搭乘火車前往首爾,但中途經過大田時因火車故障,他們一家人便在大田被趕下了車。
被迫於大田落腳的林吉順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林吉順四處尋求幫助,最後天主教大田教區的神父伸出援手,提供了2袋美援麵粉給這個流離失所的家庭。林吉順用這些麵粉製作紅豆包,在大田站前擺攤販售,讓一家人得以果腹。憑藉著勤奮與誠信經營,林吉順一家人的生活逐漸步上軌道,也決定在這座城市安身立命。而這份來自天主教的援助,讓林吉順建立了堅定的信仰。同時,林吉順受到聖經故事的影響,開始學習麵包烘焙技術,更將自己的第一間店舖命名為「聖心堂」,以此表達對教會的感恩之情。
延續至今的善行傳統
從創業之初,聖心堂就堅持著不賣隔夜麵包的原則。每日如果有剩餘的麵包,則會無償分享給戰爭孤兒、流浪者以及社區中的老人和孩子們。這種麵包捐贈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有些日子麵包賣得太好,剩餘的麵包不足以捐贈,聖心堂甚至會為了捐贈而刻意增加產量。
這種善行不僅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與當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係。對聖心堂而言,賺錢從來不是唯一目標,回饋社會才是他們堅持的核心價值。
風雨飄搖中的堅守

在90年代末期,聖心堂遭遇了連鎖化投資失利的挫折;2005年又遭遇祝融之災,兩次重大打擊讓聖心堂近乎破產。然而在老員工與老顧客的支持下,這家麵包店奇蹟般地撐了過來。

橫幅大意:傳承傳統,自己的公司自己救。
經歷危機後的聖心堂對於拓展分店變得極為謹慎。目前除了在大田的車站與百貨公司設有小型分店之外,他們婉拒了所有邀請進駐首都圈的邀請。因此,聖心堂成了只能在大田才能品嚐到的在地特產。
親民價格下的用心堅持

(業者提供)
如果有在韓國麵包店消費過的朋友應該會發現,韓國麵包店的價格並不便宜。雖然現在的聖心堂被譽為大田的驕傲,但相較於其他連鎖品牌或是網紅名店來說,它的價格更加親民、口味也更多樣美味。
聖心堂能夠成為大田人引以為傲的地標,並非因為食材用得多高檔、價格賣得多昂貴,而是因為它所展現的奉獻精神與對土地的關愛獲得全國人民的認同,這才是「聖心堂」這個商標真正的價值所在。
必試推薦商品
如果你有機會造訪大田聖心堂,以下幾款值得一試:
🍍炸小菠蘿(黃色紙袋)

明星商品,外層是酥脆的菠蘿麵包皮,一口咬下去,香甜的紅豆餡在口中綻放,不負米其林美譽。
🍠地瓜小菠蘿(紫色紙袋)

同樣用酥脆菠蘿麵包外衣,內餡換成了綿密香甜的地瓜泥,溫熱的地瓜餡配上外層的酥脆口感,是秋冬季節的完美選擇。
🍫巧克小菠蘿(褐色紙袋)

酥脆的菠蘿麵包外層淋上濃郁巧克力醬,罪惡指數瞬間爆表,巧克力愛好者不二之選。
🌶️麻辣可樂餅(橘色紙袋)

韓國人所說的「可樂餅」跟我們所知的日式可樂餅完全不同,更像是炸咖哩麵包的概念。但這款內餡不是咖哩,而是韓國近年流行的麻辣燙素材。不怕辣,喜愛重口味的人務必一試。
🥚韭菜雞蛋麵包(白色紙袋)

1986年開發的元祖級商品,鬆軟的餐包外皮包裹著東北麵食中經典的韭菜雞蛋餡。這是他們小麵包系列中唯一的非油炸產品,連嗑三個都不會覺得膩。
採買建議

聖心堂已經是全韓國人造訪大田後,必定會帶回家的伴手禮。本店雖然經常大排長龍,但供貨相當充足。只要你願意排,通常都能買到想要的商品。不想排太久的話,建議在早上8至10點間前往。
購買數量方面,強烈建議「永遠比你原本預期的份量多買兩個」,因為你吃了之後一定會想要追加。我知道一定有人會不聽勸,只買一兩個淺嚐,但別擔心,聖心堂早就料到這種情況,所以在大田的幾個大車站都開設了分店,讓大家在離開大田前,還有機會一邊懺悔一邊進行最後的補貨。
聖心堂不只是一家麵包店,它是大田這座城市溫度的具體體現。在這個充滿商業算計的時代,能看到一家店舖如此單純地堅持初心。如果你正計劃造訪大田,可參考下方的位置資訊,親自品嚐這份來自半世紀前的溫暖滋味。
📍Naver Map位置:
https://naver.me/Gvctvk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