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持有債券的總報酬率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取決於買入時的「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 YTM)。 這個殖利率代表了在持有債券至到期日期間的預期報酬,它受到債券價格的影響,殖利率越高代表買入價格越低,反之亦然。
(債券殖利率是在買入債券當下的市場利率,票面利率是債券發行時的市場利率。) - 本文整理1990/1~2025/8的債券數據,比較在不同進場利率水準下(以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為準) ,持有債券指數(Bloomberg Aggregate Bond Index)5年的累積報酬率高低,數據顯示兩者的呈現高度相關(R^2 = 0.83)。
- 若是用1970/1~2025/8的債券數據,兩者的相關度更高(R^2 = 0.87)。
- 利率通常具有均值回歸 (Mean-Reverting)的特性,如果在利率低檔買進債券長期持有,除了到期收益率比較低以外,也比較容易遇到升息循環。
- 如果投資人是在2020年中、新冠疫情期間的債券殖利率最低點(< 1.0%)買進,持有五年到最近,即使把債券利息算進去,這段時間也還是負報酬(圖中左下角紅色框線)。
- 目前的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大約在4.2%~4.3%,對應到這張圖的數據,持有五年的總報酬可能有22%~43%,有較高的收益率保護,也可能遇到降息循環、獲取資本利得。

持有債券5年的總報酬%與進場利率%的高低呈現高度正相關 (1990/1~2025/8)

持有債券5年的總報酬%與進場利率%的高低呈現高度正相關 (1970/1~2025/8)

2020/8利率低點買進債券ETF持有5年後仍為負報酬
統計分析:長期持有債券的報酬率取決於進場時的收益率
關鍵字:投資、資產配置、聯準會、降息、債券
更新日期:2025/8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觀察,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本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