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段時間一直在賣出股票的巴菲特,終於開倉買進股票了,當中有一家諾可鋼鐵,美股代號NUE,你了解鋼鐵嗎?這個你每天都在接觸、卻可能從未真正了解的元素——鐵。 不管是你每天搭的地鐵、開的車、住的房子,裡頭都有它的身影。它沒有黃金那樣閃亮耀眼,也沒有石油那樣總是上新聞,但它卻是我們現代工業的「基石」。鐵默默地支撐著我們的生活,但卻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鐵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實用的金屬之一。從青銅器時代的武器到現代的高樓大廈,鐵一直是國力的象徵。
鐵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多,僅次於氧、矽、鋁,排名第四。但鐵在自然界中很少以純金屬形式存在,而是以鐵礦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的形式埋藏在地下,像是磁鐵礦、赤鐵礦、菱鐵礦等等。全球95%的鐵礦石被用來煉鋼,而鋼鐵則是多種主要工業,例如:建築、汽車、機械等的核心材料。

🍂供給端——誰在提供這些鐵礦砂?
⭐️鐵的來源主要有兩種,從鐵礦挖出來的佔70到80%,從廢鐵回收來的佔20到30%。
⭐️全球主要鐵礦砂生產國,合計前五大國家,就佔了全球產量的 八成。分別是澳洲:37%,巴西:17%,中國:14%,印度:8%,俄羅斯:5%。

⭐️而出口端更集中:2023年,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出口量總共約占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76.4%。而這些龐大的鐵礦砂則是被另一個國家消耗掉了,就是中國,2024年,中國一個國家就消耗掉12.37億噸,佔全部鐵礦砂進口市場的72%。


⭐️中國雖然是第三大產國,但品位大多集中在30%左右,質量上沒法跟澳洲跟巴西的鐵礦品位大多數在60%相比。用來煉鐵的成本要比澳洲跟巴西的鐵礦砂來得高。
⭐️全球鐵礦石的供應主要由四大礦商主導:
1️⃣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
2️⃣澳洲的力拓(Rio Tinto)
3️⃣澳洲的必和必拓(BHP)
4️⃣澳洲的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這四家合計佔全球產量的50~60%,每年供應超過11億噸的鐵礦石。
世界鐵礦的需求相對穩定,跟經濟成長有關,但是供給比較不穩定,
供給變化的主要關鍵因素有:
⭐️天災:像是巴西的暴雨、澳洲的颶風,都可能影響礦場運作
⭐️政策:例如印度曾在2022年提高出口關稅,導致鐵礦價格波動
⭐️安全事故:例如礦災等等。
2019 年,巴西淡水河谷(Vale)一座礦場發生水壩潰堤事故,造成數百人死亡,鐵礦石產量大減。因為巴西是第二大產國,一下子少了好幾億噸供應,當年鐵價從 70 美元一路飆到 120 美元。
另一個例子是俄烏戰爭,俄羅斯鐵礦出口受阻,全球供應同比下滑4.24%,鐵礦砂價格大漲。
🍂需求端——誰在吃掉這些鐵?
鐵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呢?應用比例(2023)

⭐️建築:53%
⭐️機械產品:16%
⭐️汽車:12%
⭐️運輸 / 船舶:5%
⭐️家電與耐用品:4%
⭐️能源(電塔、管線等):3%
⭐️其他:7%
因為蓋房子、修路橋都需要鋼筋水泥,而鋼就是鐵煉成的。機械和汽車次之,分別佔了16%跟12%。

通常一個國家能自主開高爐煉鐵被認為是工業化的象征,原因是:
1️⃣技術門檻高:
高爐煉鐵是傳統鋼鐵工業的核心技術,涉及覆雜的冶金、熱力學和工程管理。需要穩定的礦石、焦炭、石灰石供應,以及高溫和高壓環境控制能力。
2️⃣資本密集:
建設一座高爐需數十億資金,一整套的供應鏈工廠等都需要高額資金投資。
3️⃣產業鏈拉動效應:
高爐煉鐵能帶動采礦、能源、運輸、機械制造等上下遊產業,形成完整工業體系。
4️⃣國家戰略意義:
鋼鐵是軍工(軍艦、坦克)、基建(鐵路、橋梁)、制造業(汽車、機械)的基礎材料。
🍂鋼鐵是如何煉成的?
⭐️那麼鋼鐵是如何煉成的呢?要經過開採鐵礦砂,將礦石打碎、篩選,提取出含鐵量較高的鐵精礦,與焦煤送進高爐。
⭐️高爐的主要功能是將鐵礦石、焦炭進行冶煉,產生的熔融鐵水冷卻後可以直接鑄成生鐵錠。這些生鐵因為含有較高的碳(通常在3%到5%之間),因此在物理性質上較為脆弱,沒法直接用,做成鐵鍋後容易敲碎。
⭐️接下來,這些生鐵會被送入轉爐進行煉鋼。轉爐煉鋼的過程中,會通過吹入氧氣來降低生鐵中的碳含量,並去除其他雜質,最終將生鐵轉化為鋼水。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改善鋼的韌性和可鍛性,還能根據需求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以提升鋼的強度和耐磨性等性能,例如加入少量的鎳,可以做成不銹鋼等等。
⭐️現代鋼鐵廠可以做到高爐的鐵水直接送進轉爐,而不用經過冷卻步驟,以節省時時間。而電爐煉鋼,是以廢鐵爲原料,而不是鐵礦砂,相對較環保。

🍂鐵礦石價格如何決定?
⭐️2008年前是鐵礦石的交易市場非常不透明,礦商和鋼鐵廠的交易,主要靠著年度合約來談判,採用年度長期合約(Long-term Contract)模式,價格一年才定一次。由三大礦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與日本、歐洲鋼廠談判確定年度基準價,中國寶鋼2004年後加入談判。這種模式缺乏靈活性,這就好比你買菜,要一次簽約買一整年的份,而且價格不能變動,這樣很不靈活對吧?尤其在現貨價格波動劇烈時,鋼廠或礦商可能因價差蒙受損失。
⭐️2008年金融危機後,現貨價與長約價格嚴重背離,最終導致長協機制崩潰。2010年後轉型 鐵礦石定價逐漸短期化、金融化。新加坡交易所(SGX)的鐵礦石掉期和期貨成為全球定價參考,中國大商所(DCE)的鐵礦石期貨也迅速崛起。
⭐️全球海運鐵礦石貿易量約15億噸/年(2023年數據),而SGX鐵礦石衍生品年成交量已超32億噸(2023年),是現貨市場的2.5倍。
中國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成交量更高(2023年日均成交約2107萬噸),但SGX仍是國際定價中樞。
盡管中國消費全球60%的鐵礦石,但普氏指數和SGX仍由歐美資本主導(如普氏母公司標普全球的大股東為貝萊德、先鋒集團)。
🍂鐵礦石現在的主要交易所有: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DCE鐵礦石期貨,用人民幣計價。
⭐️新加坡交易所SGX鐵礦石期貨,用美元計價。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鐵礦石期貨,用美元計價。

🍂投資鐵礦石三種方式
⭐️期貨:DCE鐵礦石(I)、SGX(IO)、CME 62% Fe。
⭐️ETF:iShares MSCI Global Metals & Mining Producers ETF(PICK)、投資於全球金屬礦產生產商的ETF,重心在鋼鐵,佔33%。VanEck Steel ETF(SLX)追蹤鋼鐵行業上市公司股票指數。
⭐️公司股票:淡水河谷(VALE)、力拓(RIO)、必和必拓(BHP)、FMG。上遊礦商受益價漲。

🍂歷史價格相關性
由於煉鐵時需要用大量的焦煤,煤炭又是跟鐵礦石一樣主要從澳大利亞跟巴西透過海運運到中國,所以鐵價會跟煤炭,海運價格連動,也跟中國的工業生產,建築業有關,這些都是跟鐵礦砂報價走勢正相關,也就是鐵礦砂漲價,它們大概率也會漲。而鐵礦石多是美元計價所以跟美元走勢相反。鐵礦石需求跟中國大陸經濟與政策,尤其是房地產,鋼鐵生產有極密切相關性。
依照歷史傳統上,鐵礦砂價格跟美元指數相關性係數約-0.5上下浮動,但跟澳幣,巴西幣正相關,
跟中國製造業PMI正相關+0.5上下,焦煤正相關+0.6,原油價格正相關+0.3,波羅的海海運指數(BDI)正相關+0.3。

🍂但實證研究發現
⭐️2009年CME鐵礦砂價格自由浮動後,跟美元指數呈現負相關性達-0.67, 自2022年後脫鉤,2022年~2025年,相關性是-0.19。


⭐️澳幣/美元 匯率跟CME鐵礦砂價格正相關,2009~2022年相關性係數達+0.5,2022~2025年相關性係數達+0.51。


但中國鐵礦砂價格跟澳幣/美元匯率相關性係數降低到0左右,大趨勢同向,但一年內漲跌未必同向。
⭐️2014~2019,2021~2025,兩段區間,中國鐵礦砂價格跟中國官方PMI在短期間內(2~3年)有正相關性係數0.46,及0.32(如此劃分是因為Covid 19 期間資料異常飆高,無法參考)


⭐️2009~2025年間
CME鐵 vs ICE煤 : 正相關+0.48。
CME鐵 vs 原油WTI 正相關+0.65。
CME鐵 vs BDI 正相關+0.4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