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總能勾起許多回憶。那張你曾讀書的書桌、牆上泛黃的老照片、櫃子裡那堆塵封已久的剪報,每一件物品都像是時光機,輕輕一觸,就能將你帶回那個充滿熱血,也充滿迷惘的年代。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的歲月裡,感受了台灣從戒嚴到解嚴、從威權到民主的轉變。當時的我們或許還太年幼,或正忙於學業與青春的煩惱,根本沒有空與能力去感受政治的重量,但那些社會氛圍、那些生活中的點滴變化,卻默默地成為我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這段歷程,是我們青春的註腳,也是我們回望過去時,會不斷思索的課題。
我們小時候讀過的歷史,往往是特別寫給我們看的。那時的歷史課本,總有一套固定的敘事,許多故事不能被寫進去,許多聲音無法被聽見。等到長大之後,資訊愈來愈豐富,才慢慢知道,原來台灣的故事遠比課本上記載的更為複雜、更充滿了挑戰與掙扎。那些曾經被忽略、被噤聲的片段,如今透過各種管道浮現,我們才得以拼湊出更完整的歷史圖像。
隨著年歲增長,我們愈發感受到一種台灣人的使命感,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下一代。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段獨特的集體經驗,真實地傳承下去。這個故事,不該只是課本裡冰冷的年代與事件,而應該是有血有肉、有歡笑有淚水、有掙扎有希望的真實人生。它應該讓我們能夠驕傲地對孩子說:「看,這就是我們走過的路。」
民主,不只是過去式,更是現在進行式
在我們年輕時,資訊取得不易,許多事情只能透過口耳相傳,或是在有限的報章雜誌上尋找線索。許多事件的真相,總是被時間的迷霧所籠罩。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我們愈發明白,歷史不是用來批判或審判的,而是用來理解與反思的。正如歷史學家所說:「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我們需要一個機會,回頭看,看清楚我們是如何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看清楚是什麼樣的力量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看到《民主之眼》三部曲群眾集資計畫時,會如此觸動。這不只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個為台灣留下珍貴影像紀錄的龐大工程。它用鏡頭捕捉了台灣民主化進程中,那些關鍵的時刻、那些無名英雄的臉孔,以及那些我們曾經參與、或是錯過的歷史現場。

這項計畫的發起人,是資深紀錄片導演與新聞工作者。他們投入了超過 10 年的時間,走遍台灣各個角落,訪問了無數當事人,蒐集了許多珍貴的影像資料。他們希望能透過三部曲的影像呈現,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能夠跨越時空,親身感受那段歷史的溫度與厚度。
或許你會問,我們為什麼需要這部紀錄片?
留下真實的紀錄: 我們這一代人,比誰都清楚擁有一個忠實記錄的媒體有多麼重要。當許多歷史事件被淡忘或扭曲時,這些影像紀錄將成為我們最珍貴的資產,讓後人能夠看見真相。
與下一代對話: 當我們的孩子或孫子問起「戒嚴是什麼?」、「學運是什麼?」時,我們不需要再只是用空洞的詞語解釋,而是可以與他們一起觀看,共同討論。
理解今日的台灣: 許多當前的社會問題,其根源都能追溯到過去的歷史。透過了解過去,我們更能理解今日的台灣社會,做出更明智的判斷。
民主如空氣,存在時理所當然, 消失後無法存活。我們能夠享有今日的自由,是因為有許多人曾經為此努力、犧牲。而這部紀錄片,就是為了讓這份珍貴的「空氣」,能夠被更多人看見、珍惜與守護。
這也是為什麼我特別想邀請中年朋友,以及所有關心這片土地的長輩們,一起來參與這個群眾集資計畫。這不是單純的捐款,而是我們為下一代、為台灣的未來,共同參與的一場歷史守護行動。
用群眾的力量,為台灣留下永恆的記憶
或許你會覺得,我們這個年紀了,還能做些什麼?其實,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我們可以參與群眾集資,成為這個歷史紀錄計畫的「共同作者」。你的每一份支持,都將轉化為影片拍攝、後製、發行與推廣的動力。這不僅僅是金額上的贊助,更是我們共同投入一份心力,讓這個屬於台灣的珍貴資產,能夠被永久保存下來。
這個群眾集資計畫的門檻並不高,有各種不同的回饋方案,你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與意願來選擇。更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就是一種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連結。
我們這一代,經歷過社會的劇烈變動,我們有故事,也有智慧。現在,是時候將我們的經驗與力量匯聚起來,為下一代築起一座通往歷史的橋樑。讓他們知道,他們所享有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用血汗換來的,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一起關心《民主之眼》三部曲集資計畫:回望過去,是為了走得更遠
回望過去,是為了走得更遠;留下歷史,是為了讓未來不再重蹈覆轍。
#台灣民主 #歷史記憶 #轉型正義 #公民參與 #影像紀錄 #民主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