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過去,是為了走得更遠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老家,總能勾起許多回憶。那張你曾讀書的書桌、牆上泛黃的老照片、櫃子裡那堆塵封已久的剪報,每一件物品都像是時光機,輕輕一觸,就能將你帶回那個充滿熱血,也充滿迷惘的年代。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的歲月裡,感受了台灣從戒嚴到解嚴、從威權到民主的轉變。當時的我們或許還太年幼,或正忙於學業與青春的煩惱,根本沒有空與能力去感受政治的重量,但那些社會氛圍、那些生活中的點滴變化,卻默默地成為我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這段歷程,是我們青春的註腳,也是我們回望過去時,會不斷思索的課題。

我們小時候讀過的歷史,往往是特別寫給我們看的。那時的歷史課本,總有一套固定的敘事,許多故事不能被寫進去,許多聲音無法被聽見。等到長大之後,資訊愈來愈豐富,才慢慢知道,原來台灣的故事遠比課本上記載的更為複雜、更充滿了挑戰與掙扎。那些曾經被忽略、被噤聲的片段,如今透過各種管道浮現,我們才得以拼湊出更完整的歷史圖像。

隨著年歲增長,我們愈發感受到一種台灣人的使命感,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下一代。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段獨特的集體經驗,真實地傳承下去。這個故事,不該只是課本裡冰冷的年代與事件,而應該是有血有肉、有歡笑有淚水、有掙扎有希望的真實人生。它應該讓我們能夠驕傲地對孩子說:「看,這就是我們走過的路。」

民主,不只是過去式,更是現在進行式

在我們年輕時,資訊取得不易,許多事情只能透過口耳相傳,或是在有限的報章雜誌上尋找線索。許多事件的真相,總是被時間的迷霧所籠罩。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我們愈發明白,歷史不是用來批判或審判的,而是用來理解與反思的。正如歷史學家所說:「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我們需要一個機會,回頭看,看清楚我們是如何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看清楚是什麼樣的力量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看到《民主之眼》三部曲群眾集資計畫時,會如此觸動。這不只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個為台灣留下珍貴影像紀錄的龐大工程。它用鏡頭捕捉了台灣民主化進程中,那些關鍵的時刻、那些無名英雄的臉孔,以及那些我們曾經參與、或是錯過的歷史現場。

raw-image


這項計畫的發起人,是資深紀錄片導演與新聞工作者。他們投入了超過 10 年的時間,走遍台灣各個角落,訪問了無數當事人,蒐集了許多珍貴的影像資料。他們希望能透過三部曲的影像呈現,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能夠跨越時空,親身感受那段歷史的溫度與厚度。

或許你會問,我們為什麼需要這部紀錄片?

留下真實的紀錄: 我們這一代人,比誰都清楚擁有一個忠實記錄的媒體有多麼重要。當許多歷史事件被淡忘或扭曲時,這些影像紀錄將成為我們最珍貴的資產,讓後人能夠看見真相。

與下一代對話: 當我們的孩子或孫子問起「戒嚴是什麼?」、「學運是什麼?」時,我們不需要再只是用空洞的詞語解釋,而是可以與他們一起觀看,共同討論。

理解今日的台灣: 許多當前的社會問題,其根源都能追溯到過去的歷史。透過了解過去,我們更能理解今日的台灣社會,做出更明智的判斷。

民主如空氣,存在時理所當然, 消失後無法存活。我們能夠享有今日的自由,是因為有許多人曾經為此努力、犧牲。而這部紀錄片,就是為了讓這份珍貴的「空氣」,能夠被更多人看見、珍惜與守護。

這也是為什麼我特別想邀請中年朋友,以及所有關心這片土地的長輩們,一起來參與這個群眾集資計畫。這不是單純的捐款,而是我們為下一代、為台灣的未來,共同參與的一場歷史守護行動。

用群眾的力量,為台灣留下永恆的記憶

或許你會覺得,我們這個年紀了,還能做些什麼?其實,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我們可以參與群眾集資,成為這個歷史紀錄計畫的「共同作者」。你的每一份支持,都將轉化為影片拍攝、後製、發行與推廣的動力。這不僅僅是金額上的贊助,更是我們共同投入一份心力,讓這個屬於台灣的珍貴資產,能夠被永久保存下來。

這個群眾集資計畫的門檻並不高,有各種不同的回饋方案,你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與意願來選擇。更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就是一種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連結。

我們這一代,經歷過社會的劇烈變動,我們有故事,也有智慧。現在,是時候將我們的經驗與力量匯聚起來,為下一代築起一座通往歷史的橋樑。讓他們知道,他們所享有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用血汗換來的,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一起關心《民主之眼》三部曲集資計畫:回望過去,是為了走得更遠

回望過去,是為了走得更遠;留下歷史,是為了讓未來不再重蹈覆轍。

#台灣民主 #歷史記憶 #轉型正義 #公民參與 #影像紀錄 #民主之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貝感幸福的沙龍
10會員
113內容數
貝感幸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人生走到中年,就像進入了另一段旅程。我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只顧著往前衝,而是開始回望、沉澱,甚至有些倉皇地,為自己與家人規劃「老後」。我們想像中的退休生活,可能是手牽手去爬山,可能是一次次的旅行,可能是坐在窗邊安靜喝茶看書,是偶爾看兒孫回家熱鬧一場。我們以為,這是人生再自然不過的風景。 是嗎?
2025/09/10
人生走到中年,就像進入了另一段旅程。我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只顧著往前衝,而是開始回望、沉澱,甚至有些倉皇地,為自己與家人規劃「老後」。我們想像中的退休生活,可能是手牽手去爬山,可能是一次次的旅行,可能是坐在窗邊安靜喝茶看書,是偶爾看兒孫回家熱鬧一場。我們以為,這是人生再自然不過的風景。 是嗎?
2025/09/08
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引發省思:真正的幸福是擁有更多,還是找到歸屬?生態攝影師徐仁修與導演沈可尚的荒野之旅,詮釋了與自然共生的深刻哲理,以及放下執著、擁抱平靜的幸福真諦。
Thumbnail
2025/09/08
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引發省思:真正的幸福是擁有更多,還是找到歸屬?生態攝影師徐仁修與導演沈可尚的荒野之旅,詮釋了與自然共生的深刻哲理,以及放下執著、擁抱平靜的幸福真諦。
Thumbnail
2025/08/22
好朋友,是陪伴著你慢慢變老、卻不感到孤單的那個人。 許多科學研究和人生故事都提及,深厚而穩固的友誼,在中年階段,對身心健康有著超乎想像的影響力。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也是維持身心平衡的強大力量。 朋友,是預防孤獨與憂鬱的力量 人是群居的動物,而中年正是容易感到孤獨的階段。孩子漸漸長大
Thumbnail
2025/08/22
好朋友,是陪伴著你慢慢變老、卻不感到孤單的那個人。 許多科學研究和人生故事都提及,深厚而穩固的友誼,在中年階段,對身心健康有著超乎想像的影響力。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也是維持身心平衡的強大力量。 朋友,是預防孤獨與憂鬱的力量 人是群居的動物,而中年正是容易感到孤獨的階段。孩子漸漸長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將分成四個部分。一、童年;二、長大後;三、有關創作8想法;四、寫在最後
Thumbnail
本文將分成四個部分。一、童年;二、長大後;三、有關創作8想法;四、寫在最後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回顧二十多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時的情景,並談到了在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找回初心的重要性。文章充滿對文字、影像的熱情,並表達了生活隨興的信念。
Thumbnail
回顧二十多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時的情景,並談到了在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找回初心的重要性。文章充滿對文字、影像的熱情,並表達了生活隨興的信念。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離開故鄉後,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許。作者分享了他離開臺灣15年後回到臺灣的心情,以及某首歌曲對他的情感觸動。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和歌詞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作者的情感為讀者締造了共鳴的可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離開故鄉後,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許。作者分享了他離開臺灣15年後回到臺灣的心情,以及某首歌曲對他的情感觸動。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和歌詞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作者的情感為讀者締造了共鳴的可能。
Thumbnail
在丘丘森旅駐村有很多靈感,本想在這邊完成第二本書,寫到四萬字卡住,甚至有篇幅要修正和刪除。一想篇幅需調整,整個人又沒耐性起來。收拾自己發展出來的爛攤子,實屬活該。四萬字,已是策馬狂奔從台北到台南,現在要從台南折返,重新出發,不知要再奔去哪裡。 以前會覺得不安。 現在雖然沒耐性,還是放寬心的狀態。
Thumbnail
在丘丘森旅駐村有很多靈感,本想在這邊完成第二本書,寫到四萬字卡住,甚至有篇幅要修正和刪除。一想篇幅需調整,整個人又沒耐性起來。收拾自己發展出來的爛攤子,實屬活該。四萬字,已是策馬狂奔從台北到台南,現在要從台南折返,重新出發,不知要再奔去哪裡。 以前會覺得不安。 現在雖然沒耐性,還是放寬心的狀態。
Thumbnail
參觀完青田七六後 在書店無意間發現這本書, 由於故事是追憶的寫作形式 讀著讀著, 建築場景與書中人物竟然就自動結合起來 另外, 書中描寫不少台灣光復後二三十年間的社會生活樣貌 就像照片一樣,一張一張鮮活地呈現在眼前 帶我們走過那一段未曾真實生活過, 卻也能感同身受的歷史 青田七六
Thumbnail
參觀完青田七六後 在書店無意間發現這本書, 由於故事是追憶的寫作形式 讀著讀著, 建築場景與書中人物竟然就自動結合起來 另外, 書中描寫不少台灣光復後二三十年間的社會生活樣貌 就像照片一樣,一張一張鮮活地呈現在眼前 帶我們走過那一段未曾真實生活過, 卻也能感同身受的歷史 青田七六
Thumbnail
以前的許多故事 變成了夢,以及 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以前的許多故事 變成了夢,以及 生活的一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