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芬說,「媽媽自嫁入這個大家庭,她所有的委屈都往肚子吞,我們都看在眼裡,只能默默支持她,認真念書,乖一點,不要惹事,媽媽就會少掉很多麻煩。」嘉芬很孝順,但是很少談論對媽媽的感受,因為會想到媽媽從早做到晚,那個無我無私的神情和身影,有說不出的心疼。
玉珠從小做習慣,所以她不怕做,更不怕吃苦,她的人生座右銘就是大家好,她就好。大家庭的是非多、口角多、爭論多,如果沒有「無我」加上「無私」的忍辱精神,沒有退一萬步海闊天空的肚量,家庭不會平靜,不平靜就不平安。家庭和睦放在玉珠心中的第一位,她總是做過頭,撿別人不願意做的,明眼人都知道是吃虧的事,在她眼裡卻沒有吃虧兩個字,只有願不願意。
以前的人擅長忍辱負重,對孩子有深刻的影響,孩子在外面遇到不如意的事也是先忍再說,忍辱修得到位,吃虧上當的事都沒有他的份,因為命中的福氣被修忍辱的工夫給守得牢牢的。玉珠的兒子女兒從小到大,沒有讓她操過一絲心,學校一畢業就自己出去找工作,找到後就上班,下班就回家加減幫忙,不會跟酒肉朋友出遊鬼混。
老智者說,女人是桶箍,一個家庭最終能不能圓滿,女人扮演關鍵角色。從前的人容易辦到,現代人不容易,因為少了忍辱的工夫。以前的人每天要灌一整桶的委屈,現代的人偶爾吞了一匙委屈就覺得世道不公。玉珠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她知道做人的道理,知道不計較是讓家庭圓滿的良方。玉珠的先生由衷感謝太太的成全,沒有太太的無私,這個家庭早就分崩離析。
從前有一位老太太,經過市集聽很多人抱怨家裡頻頻遭竊,人心險惡。這位老太太聽完對大家說,「我這裡有三兩黃金,我跟各位保證,三天之後,這三兩黃金還是在原處,不會有人偷。」三天後,三兩黃金果然還在,大家都瞠目結舌,難以置信。老太太說,「因為我生生世世沒有偷竊,所以世世代代不會被偷。」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希望有一個圓滿、幸福、和諧的家庭,就不能有「破壞」家庭的言行,這個不破壞包括自己的家庭,以及別人的家庭。晚年的玉珠投入志工行列,每天做資源回收,先生孩子都很支持她,她說自己的運途通了,苦盡甘來了。
#修忍辱
#桶箍
#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