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五歲的白人小女孩叫麗麗,午餐過後獨自在客廳畫畫,媽媽走近,看見女兒畫得意猶未盡,不禁問,「親愛的,妳在畫什麼呢?」小女孩抬頭說,「媽咪,我在畫釣魚。」媽媽進一步問她為什麼要畫釣魚,小女孩的表情先是有一點嚴肅,然後指著畫中的人說,「這個人拿了桿子,在勾子放一點點食物,魚就大口吞下,這個人把桿子拉起來,魚就永遠離開牠媽媽身邊了。」
有人說,小女孩有一襲老靈魂,過往的生命閱歷豐富,所以能感同身受。老智者說,釣魚是最殘忍的殺害,以前的人為了生計不得已而為之,現代人多半都是為了興趣或打發時間而輕賤生命。如果能多想一想當自己牙痛不得不上牙醫診所,讓械器在嘴巴又鑽又敲又扎的無奈和恐懼,就能稍微體會尖銳勾子刺穿魚身,血肉模糊的滋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阿利國小畢業就去餐廳當學徒,一路從學徒做到大主廚,五十五歲那年從大飯店總主廚位置上退休。退休那一年,剛好遇到風災,志工邀他幫忙煮熱食給災民吃,他沒有推辭,挽起袖子就去幫忙。風災過去,災民生活回到正軌,阿利主動去環保站煮菜給志工吃,用五星級的手藝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蔬食料理。阿利說,做廚師的辛苦一言難盡,餐廳生意好,身體操到爆,生意不好,就要準備捲鋪蓋走人,討生活很難。
阿利每天很早就到環保站切切洗洗,煮完午餐就跟大家一起做分類,他很安靜,志工以為他性格冷酷不愛說話,相熟之後才知道,阿利的全身都在痛,不說話的時候不是忍痛就是為了減少體能流失。阿利的金孫年底就要出世,他既期待又擔心,期待家裡的第一個長孫出生,擔心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不知道能陪孫子多久。
煮了大半輩子的葷菜,退休之後轉進公益做蔬食給志工吃,也當起社區烹飪講師教婆婆媽媽煮好吃的蔬食,阿利說,煮蔬食沒有負擔,因為不用刀刀見血,也不腥臭。做一天算一天,結一天善緣賺一天好人緣,阿利漸漸知道,蔬食是尊重生命,無關宗教也無關信仰,而是跟同理苦難、同理動物身上的刀剮苦難有關。換句話說,看到家禽鳥類水族被開膛剖腹,自己的心會不會隱隱作痛。
#蔬食
#斷惡修善
#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