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日本擬禁外國人買房 - 日報 - 工商時報、ChatGPT
🔹 一、重點整理
- 政策方向與背景 日本政府正研議禁止或限制外國人購屋的措施。 此政策源於外資近年大量湧入日本不動產市場(特別是東京、北海道、沖繩),推升房價、壓縮本地居民購屋空間。 政府初步考慮的限制方向包括: 僅限日本公民與長期居留者購屋; 外資企業購地需申報或受限; 針對防衛、戰略地區(如自衛隊基地附近)全面禁止外資買地。
- 市場現況 日本公寓房價連續8年上漲,2024年東京23區新屋均價約達 8,940萬日圓(創新高)。 OECD數據顯示,日本平均薪資在34個成員國中排名第25位,為 每年約4.46萬美元,房價與薪資嚴重脫節。近年外資主導的地產投資主要來自: 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歐美基金等。東京、札幌、福岡、京都等城市外資購屋比例近年均創新高。
- 潛在影響與爭議
支持方認為:可遏止投機、維護居住權。
反對方認為:將削弱外國資金流入、衝擊地產與觀光產業。 政府內部尚在評估「安全保障」、「經濟自由」與「地方振興」三者之間的平衡。🔸 二、與過往政策比較
項目 /過往政策(2020年前) /現行研擬政策(2024後可能實施) /差異與影響
外國人購屋限制 /幾乎無限制,外資可自由購屋 /擬設防衛區購地禁令、外資須申報 /政策轉向「管制」
關於投資 u should know
1. 不動產開發與營建產業
若外資買盤減弱,豪宅及高價商辦銷售可能放緩;但日本本地自住需求穩定。
若政策鼓勵本地自住市場,內需型住宅開發將受惠。
企業外資租戶比例高,若外資縮手恐影響商辦投資報酬率。
營建需求短期不減,惟大型地產開發案可能放緩。
2. 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
外資是主要投資者之一,若政策影響資金流入,REIT評價可能下修。
3. 觀光與旅宿產業
外資減少購置旅宿性不動產,擴張步伐將放緩。
以本地旅遊與住宅開發為主,若政府鼓勵國人置產反有利。
4. 金融與房貸業
外資房貸需求減少,但國內自住貸款需求或支撐成長。
政府若推動國民購屋補貼計畫,有望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