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大陸人工智慧生態體系 戰力升級 | 外媒解析 | 國際 | 經濟日報、ChatGPT
好的!以下依你的「SOP」把這篇〈大陸人工智慧生態體系 戰力升級〉做成可直接上 vlog 的重點、政策比較與產業/個股影響分析。
一、重點彙整
- 主軸:大陸正把 AI 生態「從晶片→算力中心→大模型/應用」整鏈升級,目標是減少對美系供應的依賴與封控衝擊。
- 硬體端:受美國對 Hopper、Blackwell 等高階 GPU 限制影響,大陸加速自研(如昇騰/寒武紀等)與替代方案,同步擴建 AI 資料中心、強化散熱與能耗管理。
- 軟體/模型端:本土大模型與新創(報導點名 DeepSeek 等)以「高效率、低成本」為賣點,主打推理與企業落地場景。
- 雲/資料中心:國內雲端與電信業者加大投資,形成「國家隊+大型互聯網公司+新創」三層架構。
- 國際對比:美國生態(OpenAI、Google、Anthropic 等)仍領先;中國策略是以市場規模、政策扶植與基礎設施堆疊追趕。
二、與既有政策的差異比較
以近年的「新基建」「東數西算」為對照:- 戰略焦點
- 過去:偏向 5G/雲/邊緣與資料要素流動(東數西算)。
- 現在:更進一步聚焦 AI 專用算力(GPU/NPU、自研晶片)、AI 原生資料中心 與 大模型產業化。
- 供應鏈策略
- 過去:高階 GPU 依賴進口、應用先行。
- 現在:硬體「補短板」優先(國產晶片、伺服器、散熱/電源),同步推動模型與產業落地。
- 投入與執行主體
- 過去:以基建與示範區為主,資金較分散。
- 現在:形成「國家隊(超算/節點)+互聯網巨頭(雲/資料中心)+新創(大模型/Agent)」的 系統性投入。
關於投資u should know
(A) 半導體 / 晶片設計・製造・封裝
- 需求長期仍強;受惠非中系訂單成長與新一代 AI 晶片循環。
- 國產/替代 AI 晶片、客製化 ASIC 需求增加。
- 先進封裝需求延續,AI 晶片釋出更多封裝產能。
- 手機 AI SoC 受益,但在雲端訓練/推理高階算力話語權有限。
(B) 伺服器/資料中心(ODM、關鍵零組件)
- AI 伺服器/機櫃拉貨延續。
- 高功耗帶動液冷/氣冷解決方案需求。
- 高效電源/機房配電、整體能耗解決方案受惠。
- 高速網通交換器/光通訊設備受 AI 內部網路升級推動。 利多(中資主體)
- 國內 AI 伺服器/超算整機商受政策訂單挹注。 風險/變數
- 供應鏈若受出口管制或客戶認列時程影響,短線波動加大;機房能耗/PUE 要求趨嚴,導致方案轉換與驗證週期拉長。
(C) 雲服務/平台與大模型應用
- 雲+模型+應用一體化,公私雲/企業落地擴大。
- 垂直場景(教育、城市、安防、設計工具)推廣受益。
- 以「性價比/推理效率」切入,ToB 付費轉化率可望提升。
- 對中高階出貨受限,需以符合規範的降規產品或轉單其他地區消化需求。
(D) 儲存/高速傳輸・材料耗材
- AI 伺服器對 HBM/DDR、企業級 SSD 與控制器需求提升(中長期循環)。
- 高速 PCB/ABF 載板受惠於 AI 伺服器與先進封裝。
- BMC 控制晶片滲透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