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美ETF比個股多 造成選擇困難 | 外媒解析 | 國際 | 經濟日報、ChatGPT
📰 重點條列
- ETF數量超過美股上市公司數量 2025年,美國ETF數量已達 4,300檔,首次超越美股上市公司數量(約 3,700家)。 2010年,美股上市公司約5,000家,ETF僅約1,000檔,現在出現反轉。
- ETF資產規模與成長 美國ETF規模達 約7兆美元,占美國基金市場比重近 25%。 2000年僅2000億美元,增長超過 35倍。
- ETF投資特色 投資者可低成本(費用率0.1%~0.3%)、高效率進行分散投資。 部分ETF日均成交量極高,甚至比許多個股更活躍。 反映投資人越來越偏好「被動投資」與「主題式ETF」。
- 潛在隱憂 ETF數量過多,可能造成選擇困難、同質化產品氾濫。 市場資金集中於ETF,可能造成流動性風險與市場波動加劇。
📊 與過去狀況比較
- 2010年 vs. 2025年 上市公司數量:5,000家 ➝ 3,700家(減少1,300家,-26%) ETF數量:1,000檔 ➝ 4,300檔(增加3,300檔,+330%) ETF資產規模:2000億美元 ➝ 7兆美元(成長35倍)
- 差異核心 企業 IPO 減少(監管嚴格、併購潮影響)。 投資人由「選股」轉向「選ETF」,資金湧入被動投資。
📈 關於投資u should know
1️⃣ 金融業(資產管理 / 券商)
- 受惠 ETF發行商:BlackRock (BLK)、State Street (STT)、Invesco (IVZ) 美股ETF規模擴張,管理費收入穩定增長。
- 影響 傳統主動型基金公司(如富達、T. Rowe Price)承受壓力,費用率競爭激烈。
2️⃣ 證券交易所 / 金融基礎設施
- 受惠 美國:納斯達克 (NDAQ)、洲際交易所 (ICE) 因ETF掛牌數量與交易量增加而受益。
3️⃣ 科技 / 金融科技
- 受惠 ETF投資仰賴交易平台與數據,受惠公司如:Robinhood (HOOD)、嘉信理財 (SC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