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的變化,感受到自己的狀態也跟著不同。家裡曾經有各式各樣的玩具,現在偏向簡單且有質感的生活,想捨棄雜亂的東西,留下舒服的空間給自己。」--月櫻(放鬆生活推廣者)

自己手染的窗簾與充足採光的窗景。南風迎面吹進家裡,家裡留下簡單的、需要的東西,慢慢練習斷捨離。
跟月櫻認識,已經五年多了。每次進到她家,都會發現有一些小地方變得不太一樣,像是廁所門簾更換,餐桌位置調整,牆壁上了溫柔的色彩,多了兩隻小貓咪等等。
她說,以前看到什麼喜歡的東西都會買。然而,隨年紀增長,開始探索自己內心希望家呈現什麼模樣?
她發現,這必須顧慮到整體性,以及物件放在家中是否和諧。
因此,她開始學習有意識的選擇。

先設定好自己希望呈現的風格與色系,一旦確定下來,月櫻變得不像以前那樣,看到什麼便宜、好看就下單,而是更在意東西的質感,以及是否可以用得久,盡量避免選擇塑膠質感的東西。她以家裡的茶几為例,目前的桌巾是選棉麻材質,主要是因為耐洗,而且顏色與家裡的氛圍是一致的。桌巾特別挑厚一點,比較不會透過去,看到桌子本來的顏色,而讓視覺太凌亂。買坐墊時,也會先想想自己家的氛圍,挑選上就會有自己的準則。

收納很重要,月櫻選顏色和諧的布料作為開放式層櫃的門簾與桌巾,可以減少視覺的凌亂感。
「我現在希望把家裡的東西越少越好,很多衣服、碗盤都覺得不需要了,只留下基礎、耐穿、耐用的東西,不然做家事的時間真的好長啊!」

用枯枝做的樹燈擺放在沙發旁,成為一進家門的視覺焦點。燈罩選用絲瓜絡,與後方淡黃底牆面形成柔和舒服的視覺感。
#家的實驗室 #串門子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