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數位浪潮,創造了一個"人人編輯世代"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的ChatGPT5、Gemini3的橫空出世,讓我開始認為編輯學正在成為一種人人必備底層能力。

日本編輯教父松岡正剛在《知の編集工学》當中說過一個概念:"編輯"這個能力是人腦與生俱來的。就像閱讀能力、邏輯能力與寫作能力一樣,這儼然可以視為一種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基本技能。

AI的出現正在快速催化人類發展這種特質。在資訊進化頻度達到前所未有高度的現在,能夠俱備類似理解資訊結構萃取並重組內容的人,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編輯」不再是指傳統出版的「工作職稱」,而是一種次世代技能

如果要說到大家聽到「編輯」的聯想,應該屬於傳統出版業的「編輯」這個職位。

我想試著討論,這個之後不再單純是指「職位」,而是指「能力」。

工作內容加速向數位移動,美國勞工統計局在 2021–2031 的預測裡,編輯職缺下降 5%,這是一個實際存在的趨勢。

然而,同一段時間,網路媒體、影音平台、短影片、社群內容、品牌內容農場、線上課程、知識型內容工作者、AI 製作內容,都在快速擴張。文案、腳本、分鏡、標題、素材轉譯的需求愈來愈多,甚至企業內部的簡報、數據解讀、專案更新,都開始需要「懂資訊的人」協助整理、敘述、包裝。

我看到許多原本從事編輯的人,從出版轉向行銷、轉向企劃、轉向影音腳本、轉向社群、轉向 AI 輔助寫作。他們擅長整理資料、理解結構、抓重點、用更好的方式把內容說出來,所以自然被大量職位吸走。

有趣的是,與此同時,另一個職業群體正在急速增加:資料料學家(Data Scientist)。它是一門利用數據學習知識的學科,目標是從資料中提取出有價值的部分來生產資料產品。美國勞工統計局甚至預測,2021–2031,這類職缺成長 36%

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這兩個現象像是指向同一件事:

AI的出現,如果視為輔助而不是取代,反而「增進人類的編輯潛能」,會讓懂得將資訊加工、萃取、重組、呈現的人,變得愈來愈重要。

編輯的本質,是資訊與內容的「再譯技術」。

文字、聲音、影像、圖像,看似學科不同,其實都遵循同樣的規律:人們需要理解、需要重組、需要吸收。

松岡正剛稱編輯為一種「解讀目標資訊的結構,再重新設計傳遞方式」的技術。如果把這句話抽象化,它其實像極了資料科學的核心精神——從資訊中找出有價值的部分。

編輯與內容資料工作,在深層層次上是相同的。

雖然一個偏向語言與敘事,一個偏向數據與模型,但兩者都在回答同一個問題:

  • 什麼是重要的?
  • 什麼需要被留下?
  • 怎麼讓內容變得能被理解?

資訊越多,這種技能越稀缺。而AI則是加快編輯呈現的幫手。

當內容形式變得多樣化,編輯學變成跨域能力

次世代的內容,絕對不再只有書和文章。

編輯能力可做的事混雜且多源,簡報、會議、影片、圖像、論壇、模型輸出、AI 回應...。 資訊變得立體,人們也正在理解AI如何能協助我們用更立體的方式處理我們想講的事

  • 企劃書需要編輯力。
  • 業務簡報需要編輯力。
  • 影視劇本需要編輯力。
  • 城市計畫需要編輯力。
  • 數據可視化需要編輯力。
  • AI 的輸出也需要編輯力做選擇與修正。

編輯力成為一種橫向的能力,滲透在每個領域裡。

編輯力讓人能與 AI 共存

AI 可以生成內容,卻需要人類來為這些內容賦予結構與目的

AI 可以提供大量資料,卻需要人類來決定什麼是有意義的

所以 AI 不會減少編輯力的重要性,反而會放大它。

編輯力是一種「讓 AI 的輸出變好」的能力。

所以,編輯力是一種現代人的必備素養。

資訊量會繼續增加、繼續碎片化,工作會持續要求更高的整合力。

在這樣的環境裡,編輯力的價值不會減少,反而會因資訊增加而上升。

編輯學正在從一個專業職位,變成一個普及的能力框架。

它像閱讀與寫作一樣,是文明發展中的基本素養。

▌編輯學是一種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它能組織混亂的資訊,能讓人快速看見意義、能把內容轉化為清晰的價值。

在內容與數據都呈倍數成長的時代,編輯力會成為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技能。

它穩定、實用、跨領域、深度可遷移。

不論科技如何變化,資訊永遠需要被理解,而編輯學恰好掌握了這件事的核心。

能夠編輯,就能夠理解世界。

能夠理解世界,就能創造自己的位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知的水平編輯學
2會員
3內容數
知的編輯術-水平編輯學-永不退潮的次世代全民技能,跟大家在這裡我會分享我如何萃取知識、找出價值的過程,歡迎訂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上週跟在北京的編輯趙卓老師對談,雖然兩岸三地的出版市場跟政策都有各自的挑戰,但我認為對出版人而言,中國或許仍是最嚴峻的,不僅有審核還有書號費用,這些限制對新人作者和編輯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Thumbnail
上週跟在北京的編輯趙卓老師對談,雖然兩岸三地的出版市場跟政策都有各自的挑戰,但我認為對出版人而言,中國或許仍是最嚴峻的,不僅有審核還有書號費用,這些限制對新人作者和編輯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Thumbnail
FlexClip 線上剪輯工具教學,10分鐘做出高質感影片!AI 字幕、語音、動畫、模板一鍵搞定!支援教學影片、IG 短影音、品牌簡報製作,新手也能輕鬆上手。內含 AI 文字轉影片功能教學,5分鐘生成影片!
Thumbnail
FlexClip 線上剪輯工具教學,10分鐘做出高質感影片!AI 字幕、語音、動畫、模板一鍵搞定!支援教學影片、IG 短影音、品牌簡報製作,新手也能輕鬆上手。內含 AI 文字轉影片功能教學,5分鐘生成影片!
Thumbnail
學術寫作是一場智力與時間的挑戰,合理的寫作規劃至關重要。本文探討寫作規劃的重要性、學術寫作的兩大階段及其關鍵問題,並推薦pdftopdf.ai作為高效的文獻整理與寫作工具。從選題到撰寫,每一步都應有清晰的邏輯與結構,使寫作過程更為順利,最終提升論文的質量與傳播效果。
Thumbnail
學術寫作是一場智力與時間的挑戰,合理的寫作規劃至關重要。本文探討寫作規劃的重要性、學術寫作的兩大階段及其關鍵問題,並推薦pdftopdf.ai作為高效的文獻整理與寫作工具。從選題到撰寫,每一步都應有清晰的邏輯與結構,使寫作過程更為順利,最終提升論文的質量與傳播效果。
Thumbnail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喻為豆腐,先學習好如何做豆腐,再來切塊(換段)、切絲(換行)。許多網路發表的人常常用切塊或切絲,把自己的文章拆開,這並不妨礙讀者吸收,反而因為適合閱讀而更好消化,如果豆腐沒有做好,那無論是切塊、切絲,讀起來就是有點不對勁。
Thumbnail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喻為豆腐,先學習好如何做豆腐,再來切塊(換段)、切絲(換行)。許多網路發表的人常常用切塊或切絲,把自己的文章拆開,這並不妨礙讀者吸收,反而因為適合閱讀而更好消化,如果豆腐沒有做好,那無論是切塊、切絲,讀起來就是有點不對勁。
Thumbnail
Dritjon Grud,擔任《人格與個體差異》期刊的副主編,在《Nature》雜誌的一篇新聞文章中分享了他如何使用ChatGPT協助研究工作者完成學術寫作、編輯和同儕審查。本文將介紹該新聞分享的ChatGPT指示詞,並提供實際範例。
Thumbnail
Dritjon Grud,擔任《人格與個體差異》期刊的副主編,在《Nature》雜誌的一篇新聞文章中分享了他如何使用ChatGPT協助研究工作者完成學術寫作、編輯和同儕審查。本文將介紹該新聞分享的ChatGPT指示詞,並提供實際範例。
Thumbnail
作家 專長 散文、華語文學、創作、文學、繁體中文 代表作 《男子漢》(時報出版) 得獎經歷 2023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小說獎
Thumbnail
作家 專長 散文、華語文學、創作、文學、繁體中文 代表作 《男子漢》(時報出版) 得獎經歷 2023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小說獎
Thumbnail
能吸引大眾持續關注的人,肯定有獨特的地方。 對表演者而言,這是顯而易見的;對作家來說,文學雖然相對「文靜」,似乎也是這麼回事──這是「個人魅力」(與眾不同的力量與特質)的體現。
Thumbnail
能吸引大眾持續關注的人,肯定有獨特的地方。 對表演者而言,這是顯而易見的;對作家來說,文學雖然相對「文靜」,似乎也是這麼回事──這是「個人魅力」(與眾不同的力量與特質)的體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