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族群的人們居於寶島上,隨著不同的文化及自然環境,逐漸發展出多元的建築型態。你是否曾經疑惑,這麼多的歷史建築,到底建造時的文化背景是什麼?今天就跟著文化銀行,把橫跨兩岸三地多塊大陸、穿越不同時代的台灣建築史,一起說給你聽吧!
要談到建築史,不免俗的也會跟統治台灣的政權扯上關係,不同政權也為台灣的建築樣貌注入了不同的的元素。為了方便閱讀,我們以時間作為分野,將台灣的建築史簡單的分成下列幾個階段:史前時期、大航海時代(1624~1662)、明清時期(1662~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民國(1945~),並且把橫跨千年的資料分成三集,在第一集裡,我們會先介紹史前時代跟大航海時代的建築歷史。
先說好,這是一篇資料量非常龐大的整理文,看得頭昏眼花是必須的,我們盡量搭配圖檔和表格,試圖讓大家比較好下嚥。若你一目十行、輕輕鬆鬆地啃完這篇文章,代表你天賦異稟,是建築界的練武奇材,否則的話建議分次閱讀比較好消化,準備好了嗎?那我們開始囉!(背景音樂下)
兩萬多年前地球處於冰河時期,海平面比今天低,台灣海峽不存在,台灣與亞洲大陸相連,1萬8千年前冰河期結束,海平面上升讓台灣成為四面環海的島嶼。在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台灣就開始有人居住,由於具備氣候宜人、天然資源豐沛、位於前往東亞的交通要道等條件,吸引不同族群的人前來活動、交流。
以現有的證據而言,位於台東長濱的八仙洞遺址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聚落,以此可以得知舊石器時代先民以天然洞穴為住所。住在洞穴,以漁獵、採集維生,這是舊石器時代晚期長濱文化先民的生活型態。但,如果你認為史前時代的人都是「山頂洞人」,那可是大錯特錯囉!
為了有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空間,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建築物。從十三行文化的木柱洞遺跡,可以推測干欄式建築是較普遍的建築。以木竹與茅草為建材,住起來透氣涼爽,還具備防蟲、防潮及防震功能。
十三行遺址的柱洞遺跡,史前時代建造干欄式建築的證明。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計畫
除了草木建成的干欄式建築,石頭亦是另一個重要建材。在花東地區有不少石柱遺跡,各地陸續發現石棺,顯示巨石文化是史前時代建築的另一特色。雖然石柱在當時是建築物還是宗教象徵仍有爭議,但豎立石柱在當時仍是艱鉅的建築行為,而巨石文化也影響原住民族的家屋,如排灣族的石板屋等,也被歸類在巨石文化影響的範疇之下。
在台灣史裡,一般來說1624年以前都被歸類於史前時期,雖然當時仍然有來自日本、歐洲、甚至中國沿岸的人來到台灣交易或開墾,不過因為數不多因此極少留下紀錄。而針對台灣原住民族不同的建築風格,先不在此篇談論,之後也會有一篇專文清楚說明。
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示意圖
花東地區的石柱遺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6世紀葡萄牙人航經台灣,讚嘆「福爾摩沙」,台灣則進入大航海時代,南北部先後成為荷蘭與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大航海時期戰爭相當頻繁,建造防禦力強的碉堡是當時的建設重點。
大航海時代所建立的堡壘。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604年與1622年,荷蘭人二度占領澎湖。終於,1622年荷蘭人在澎湖的西南端築城,並於風櫃尾、金龜頭、時裡、四角嶼、漁翁島等地建築炮臺。兩年後,從澎湖轉入台灣,開始在台江西岸一鯤鯓(今安平地區)築堡壘熱蘭遮城,作為防禦要塞與政權中心,並規劃「台灣街」(今延平街一帶)與「普羅民遮街」(今民權路),一來作為市鎮居住區,二來作為商人轉口貿易的聚集地。
1652年,荷蘭人因收取高額稅賦引發漢人農民不滿,引爆了「郭懷一事件」。為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1653年於赤崁地區興建普羅民遮城供防禦,也成為當時的商業行政中心,兩城共同防守台江地區。
荷蘭人繪的古地圖可以看到隔台江相望的2座城堡:右下為熱蘭遮城,上為普羅民遮城。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場景換到了台灣北部,歐洲兩顆大門牙之一的西班牙人1626抵台,為了抵禦原住民以及荷蘭人,先在社寮島(今基隆和平島)建造聖薩爾瓦多城,1628年於滬尾建聖多明哥城。1642年荷蘭人擊退西班牙人後,重新修築這2座城,其中聖薩爾瓦多城於1668年被炸毀,聖多明哥城經荷蘭與英國重新整修,成為我們所熟知的淡水紅毛城,但西班牙建造的堡壘原貌已不復見。
聖薩爾瓦多城模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熱蘭遮城是稜堡形式的海岸堡壘,採用當時歐洲的築城法,外觀為平面四方形,角隅有放置大砲的稜堡,稜堡上建瞭望亭。後來由荷蘭改建的淡水紅毛城也有這種特徵。
結構分為內城與外廓兩部分。內城為方形3層建築,最下一層是儲存彈藥及糧食的倉庫,地上2層是行政的核心所在,有教堂、軍營、刑場等設施。外廓銜接內城西北方,為加強防衛、避免敵人長驅直入核心而建,是比內城稍低的長方形,裡面房舍林立,大多為商家、醫院及房舍,廣場是交易場所。
目前熱蘭遮城原結構大多已不復見,規模最大的是外廓殘壁,可以發現荷蘭建築的三要素:紅磚、三合土與鐵剪刀。
熱蘭遮城建材是經數十天窯燒而成的紅磚,並以糖漿、糯米汁與搗碎的蚵殼灰、砂為三合土,黏結磚塊而成。荷蘭人將三合土傳入台灣,形成了類似混凝土的材質,因此水泥有「紅毛土」的別稱,就是因為這個典故。
城牆紅磚以「荷蘭式」砌磚工法(Dutch bond)堆疊而成:一層順砌(紅磚長面向外)一層丁砌(紅磚短面向外),相鄰層磚密縫交錯,隔層相對應,如此能避免層與層之間因縫隙而容易傾頹。
至於「鐵剪刀」,其實是「壁鎖」的別稱,是荷蘭建築的重要結構,一端鎖住內樑,另一端鉤住外壁,產生固定作用,達到防震、強化建築體的效果。
而西班牙的建築材料又和荷蘭有所不同:位處南歐的西班牙習慣用石材,聖薩爾瓦多城即不同於熱蘭遮城的紅磚,而是用石頭蓋的。有一點相當特別的是,當時台灣還沒有磚瓦窯產業,荷蘭人建築愛用的紅磚來源仍有爭議,有的學者認為紅磚經由海運運入台灣,有的學者認為是荷蘭人大量引入燒磚技巧。
總結來說,大航海時代的建築為臺灣第一代建築代表作,多已列入古蹟,但在不同政權翻修之下,原貌幾已不復見。技術上,三合土的引入,開啟了台灣建築使用混凝土的習慣,往後的建築,也開始出現紅磚建物。休息一下,在下一集裡面,我們將介紹明清時期引入的中式建築。
封面圖片來源:文化銀行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