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大破壞》(Rampage),這款自 1986 年就大受好評的大型機台遊戲,讓孩子們能夠操縱巨大怪獸們破壞城市,滿足了萬千小孩潛藏在內心的反社會人格。這款遊戲有著漫長的生命週期,不但製作了許多續作,甚至到了 21 世紀,仍然被移植到手機上。如今,怪獸們的生命將再度被延長:好萊塢推出了真人電影版《毀滅大作戰》,去年好萊塢年薪最高的男演員巨石強森將主演這部怪獸電影,而首支預告已於 11 月 17 日推出。 一言以蔽之,《怪獸大破壞》的魅力,就是簡單粗暴。玩家可以從三隻大怪獸裡選擇操控角色:全身棕毛的大猩猩喬治、全身布滿綠色鱗片與犄角的大鱷魚麗姿,還有眼發紅光的巨狼勞夫。不管你選擇哪隻怪獸,其目的都是為了滿足基本生物慾望:你需要拳打腳踢屁股撞,以破壞眼前街道的大樓,抓出大樓內無辜的受害者一口吞下;或是踩扁地上的計程車、坦克、警車,順手拍落空中的空軍戰機以得到高分。 如何快速地破壞大樓,就如同台灣建商如何光速拆除釘子戶一般,是一門藝術。如果你只是含蓄地站在大樓邊踢踢,那麼你幾乎注定喪失身為怪獸的資格,馬上被人打成馬蜂窩(怪獸還是會因為人類的槍炮炸藥而受傷的)。 你必須攀上大樓,每攀一層就用你強勁的下半身猛力撞擊樓層⋯⋯,同時持續這過程直到爬上樓頂,最後再以一個完美的屁股直下坐擊,把大樓給壓得扁扁地。當然,這過程中你也不時需要來個「下午茶」——從樓層破碎的窗戶中抓出驚慌失措的人類、或將跳出窗外降落在人行道上,自以為順利逃生的人群,一掌揉成大飯糰丟進口中,最後再來個滿意的嗝聲,你的血量恢復了。 續作《怪獸大破壞:全球之旅》 《怪獸大破壞》應該是全美國家長們最為痛恨的遊戲之一。製作這種充滿碾壓眾生笑哈哈黑色幽默風格的遊戲,似乎只為了誤人子弟。但事實上,《怪獸大破壞》在狂暴的遊戲過程背後,有著黑暗的設定:恐怖的大猩猩、大鱷魚與大野狼並不是原生怪獸,他們原都是人類,因為各種不同的污染而引發身體突變。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來自「人渣實驗室」(Scumlabs,看看這直白的命名,科學家們還不知道反省嗎?),而喬治、麗姿與勞夫都是實驗室的實驗對象:喬治吃下了實驗維他命、麗姿被泡在充滿輻射線的池子裡、而勞夫服用了奇怪的食物添加劑,最終他們連人形也不保,變成了咆哮的大怪獸。玩家們可以在遊戲中怪獸血量耗盡的瞬間,驚鴻一瞥這個「怪獸原來是人類」的黑暗設定:怪獸會瞬間變回一個全身赤裸的人類⋯⋯。 看看席捲台灣的食安風暴,你是不是能夠更理解些大怪獸們的內心辛酸呢?自然,電玩故事沒有交代他們是不是自願參加實驗,但台灣廣大的小市民在無意識之下也成了假藥、工廠廢水、地溝油⋯⋯的實驗小白鼠。好加在,我們還能坐在遊戲機台前遊玩《怪獸大破壞》,但誰又知道我們的身體是不是早已經進入了異變的過程——更糟的是,這些有害物質可能不會讓你變成巨獸,「僅僅」只會讓你少活幾年而已。 30年後的改編電影 好萊塢是不會放棄這樣一個讓電腦動畫部門有事幹的題材的,《怪獸大破壞》在變成《毀滅大作戰》之前,也花了很長的時間籌備,即便這款遊戲的母公司最終被華納收購,但華納這幾年來一直無法順利地處理這塊掌中肉。終於,《毀滅大作戰》靠著《加州大地震》的黃金搭檔——導演布萊德佩頓與演員巨石強森——的努力而得以誕生,而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到這部 2016 年夏天開拍的電影預告了。 但這段預告告訴了我們許多事:大猩猩喬治不是實驗之下的人類犧牲者,它就是隻大猩猩,奇妙的是它還是隻白化大猩猩(不知為什麼捨棄了遊戲裡的棕毛設定),更是巨石強森這位靈長類學家(✕)戰鬥傭兵(◯)的好朋友。喬治因被化學藥品所害成為大災難之後,壞人將其帶往美國本土,而造成了更大的災難。於是巨石強森扛起了榴彈砲,將要去拯救他的「動物朋友」們(但還是得對他們開槍)。 電影中的怪獸外型,也與遊戲裡有很大的差異,除了被美白的喬治與只露臉一幕的麗姿外,大野狼勞夫也變成了灰灰的乾癟木乃伊。這些怪獸被設定為「由化學藥劑引發突變的野生動物」,這也減弱了原作遊戲的黑暗氣氛;更糟的是,電玩原作《怪獸大破壞》是一款充滿黑色幽默的動作遊戲,原本華納與新線在 2011 年談起改編電影方向時,還認為《怪獸大破壞》的真人電影版應該要像是《魔鬼剋星》那樣,帶來恐怖中帶有歡樂的效果。但看看《毀滅大作戰》,你彷彿在看另一部《變形金剛》,而你知道巨石強森應該會笑到最後(因為「喬治會為了保護巨石而死」之類的)。 平心而論,《怪獸大破壞》這樣破格的遊戲,就算它過了三十年,仍然很難找到一個改編的切入點。希望《毀滅大作戰》的表現會好一點,如果如此,至少這部電影的成功,能夠吸引新生代的孩子們進一步地去接觸這些遊戲,而到時他們將可能立刻把《毀滅大作戰》拋置腦後,因為《怪獸大破壞》的樂趣,三十年後看來一點都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