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寫過幾篇關於電子書與紙媒素材的比較了,不過前幾天的兩篇報導還是令我有感而發,第一篇是金石堂城中店宣布歇業 ,另一篇是台中新開了號稱全球最美的蔦屋書店。 對照下,這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 營業了超過30年的城中店宣布熄燈,大概在十年前,網路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重慶南路是台灣的「書街」,不管是那時候流行的99元驚悚故事、藤井樹或是蔡智恆的言情小說、現在已經過時的軟體教學、國高中評量甚至大學高普考參考書。你可以在重慶南路這條蠹蟲們的斜角街,挖掘到五花八門、琳瑯滿目的書籍。 而隨著文明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傳統書店就像那野柳旁無數的蕈狀岩一般,在時間的浪潮下逐漸被風化、侵蝕。傳統書店的價值在哪裡?又將何去何從? 我知道很多人常常在書店隨意瀏覽,或是眺望著門口的暢銷排行,在心裡默默做下筆記,再從網路上下單購買,畢竟至少有一折起跳的價差。是啊,我們難以抗拒那幾十塊到幾百塊的誘惑,就連我上次要買《渺小一生》,從新店的金玉堂跑到敦化南路的誠品,沒有折扣的話原價要990,相較下博客來只要600,遑論電子版只要500初頭的價格。 「未來一切產品(圖書、音樂、電影等)終將走向海量的免費,真正的稀缺產品將是滿足感。」——凱文·凱利 你可以透過網路找到許多盜版(非正式授權)的電影,當然也有很多經典文學的免付費電子版,甚至透過大量的書評你也可以大略知道你有興趣的書的內容,那麼當電子閱讀走向海量和接近免費的時候,書店本身將會轉變成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回到“書”本身。書將不再是一摞摞的紙張,而是成為知識,生活和樂趣的載體。紙質書,電子書,多媒體書都只是載體的形式之一,有著不同的特點而已,回歸本質,書終究是達成人類滿足感的載體之一罷了。 我知道書對於多數人來說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存在,我們寧願花大半時間在虛擬網路上,立即性的反應、龐大的資訊以及紙醉金迷的燈光幻影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進而使我們得到快感。相較下,閱讀一本書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得花大量時間消耗內容,反芻作者的用字遣詞,甚至可能涉及到額外領域逼迫我們得花更多時間滲透。 當然,我認為傳統書店與網路書店最大的差異一定是氣氛,有的人覺得沈浸在書香世界中很有氣質,隨意找個角落坐下來品味文字,就像踽踽獨行的冒險家,放逐自己在書本裡變化萬千;當然,也有人會在書店中找尋知己,說白話點就是搭訕,這種情況我也遇過,透過書本交流暢言自己的想法,渲染彼此的筆墨。 是的,我很喜歡走進書店,不管我是否有目標要尋找的書籍,我會瀏覽書籍的封面或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得到滿足,當我發現我中意的書,當下我就和她建立了感情,這是我這趟旅程中尋到的寶藏,可能是某個作家或學者筆耕很久產出的心血,是有靈魂的,付完帳,我帶回家,花上時間把她讀完,當做一段感情的結束,囤藏於書架上,等我想念她的時候再與她敘舊。 有留意的話可以發現,這幾年來獨立新興書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芽來,小小書店、無關實驗書店、新手書店、一本書店 等等,每間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並主打小眾市場。可惜小眾市場的分支越多,就越難留住客人,也越來越難生存,畢竟成功的商業模式裡,可複製性是很重要的一環。 回過頭來看蔦屋的「最美書店」,其實最美書店這個稱號見仁見智,畢竟我在南京造訪過的先鋒書店也是號稱「最美書店」,或是15年末蘇州新開的誠品文化館也有這個美稱,但共同點就是這些書店並不是以“書”為主打商品,充其量只是打著「書店」的羊頭,賣文化創意產業的狗肉罷了,以台中蔦屋為例,你可在裡頭找到DECHO、Candy Design、Allstime,甚至有義大利麵、抹茶甜點等等。書只是順便,能夠透過多方產業結合、網路人氣打卡提高關注度,打響行銷廣告才是當前趨勢下的本業。 書店真的很難賺錢了,房租人事物流倉儲成本,遠遠抵不過網路書店,大概兩年前柯文哲說要把書街規劃成像誠品書店那樣的百貨形式,兩年後書街黔驢技窮,排排都是廉價旅館、國考補習班,即使是文青風當道的年代,願意買書的文青也不一定再去書店了,二手書局、提供雜誌的咖啡廳比比皆是,沒必要花那額外的錢去和紙本談一場「虛擬戀愛」。還堅持下去的老書店猶如蚍蜉撼樹,除了透過附加的文具產品或是學生參考書來提高營業額,似乎也無力回天。文字作為傳統文化的傳送紐帶,期望有朝一日,吹起的復古風能讓傳統實體書店東山再起。 這個網路年代,我們已經失去太多太多古老的價值。 0430 寫於新店。